查看原文
其他

常吃的贝类也有毒?贝类毒素究竟从哪里来?

智渔 智渔
2024-08-04


秋冬季,是贝类最为肥美的季节。但一听到"吃贝中毒",特别是听到我们常吃的"海虹"也常发生中毒事件,有些吃货就停下了前进的脚步。看着鲜嫩可口的海虹被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永久移出了菜谱,怎能忍?今天跟大家唠唠贝类毒素那点事!

 

海虹又叫贻贝,煮熟加工后也被叫做淡菜,还有些高贵点的叫青口贝。自20世纪60年代航海兴起,它走南闯北,一路沿海安营扎寨。不挑咸水、淡水的同时,繁殖力还超强,常多到让赶海者都觉得“差不多得了”。虽然它是餐桌上的常客,但并不是除此之外毫无用处。贻贝们远在新西兰的大表妹——绿唇贻贝 (Pernacanaliculus),就被发现对关节炎治疗有奇效而进军了医药领域。

 

这能吃能治病的贻贝,怎么突然就变身毒王冲上热搜了呢?

 

其实,贻贝变毒王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贻贝“毒化”主要是受到大家熟知的赤潮影响,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要不是海水里营养过剩,基因单纯的植物、细菌们又怎么会增生变色呢?

 

新闻中常称的贝类毒素,严格来说其实是藻毒素。并且已知有七十余种能产生赤潮的藻类是会合成毒素的。其中六十余种属于甲藻门,比如亚历山大藻、裸甲藻、盾甲藻…

 

它们产生的毒素根据不同的中毒症状 , 被科学家们分为这几种,分别是 : 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记忆缺失性贝类毒素以及西加鱼毒素。其中分布最广、毒性最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麻痹性贝类毒素 (PSTs) ,也就是常见的贝类中毒新闻的罪魁祸首!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会影响细胞间的信号传导,使神经细胞过于兴奋致死。对中毒者来说,则表现为麻痹、肌肉僵硬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被安排去见马克思。

 

在我国东部沿海为祸一方的主要是亚历山大藻跟裸甲藻。身为海洋麻醉师,赤潮期它们会大量增殖,然后被海洋生物们取食。吃鲸!难道在发生赤潮的时候,所有的海鲜都有毒了?

 

说对了,但又不完全对。赤潮期间,鱼虾也有毒,可为什么我们只听说发布了贻贝食用风险预警呢?关于毒,有一句名言: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科学家们帮我们研究了这个问题:因为!贻贝特别能抗毒!所以也特别能蓄毒。而鱼类嗑一点毒自己就死了。贻贝通过可以美容的足丝和黏蛋白固定在岩石之类的地方。每天“饭来张口”,靠俩壳的张合过滤海水。“渣贝”来者不拒,就成了个无情的储毒罐。

 

听起来…有点像养蛊? 

 

在贝类里,贻贝可以说是在抗疫的第一线,它们对贝类毒素尤其不敏感,当其他贝类感觉“今天的菜放花椒了?”的时候,贻贝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科学家们判断,贻贝蓄毒又快又多可能就是因为它们迟钝。跟咱们吃饭差不多,贻贝吃进去的藻会被食道和胃消化,所以贝类毒素先积累在消化腺,之后再随血液流动分散到其他地方。有数据显示,贻贝对麻痹性贝类毒素蓄积的速率可以达到扇贝、文蛤、牡蛎等其他几种主要经济贝类的3-1倍。

 

所以,贻贝的消化腺或内脏团往往积累毒素最多,最高可达总毒素的98%。所以,食用的时候,如果能够处理掉毒素主要集中的消化腺跟内脏团,就能够大大降低染毒风险。

 

贻贝是我国四大经济贝类之一,所以每逢赤潮爆发,贻贝体内的贝类毒素超标、出事引发大规模的麻痹性贝毒中毒事件总是被最先发现。那咱还能不能安心吃贻贝了呢?
 
正所谓,来得快去得也快,贻贝虽然蓄毒很快,但与其他双壳贝类如我们常吃的牡蛎、扇贝、文蛤相比,它们排毒也要更快。只要停止吃毒藻,净水养殖的虹儿几周内就能排毒成功。而且,据说同时喂养无毒藻类会让排毒效果更佳。所以不要看不起那些在超市水池里养了很久的贻贝,或许人家还比较无毒一身轻?

 

春夏各种爆炒小海鲜是夜宵必备,大家在食用贝类的时候,最好关注一下所购买贻贝的产地,是否有发生赤潮,选择暂养净化的贻贝更安全,消化腺、内脏是毒窝、处理时给它去掉,更要避免生食。

 

吃前煮熟要开口,吃完尽量不喝汤!诶~不喝汤!

 








点击下列小程序可观看视频哟👇








[参考资料]

向上滑动查看


[1] 青口贝几乎只只都有寄生虫?晶杆:我不是虫!上海辟谣.

[2] 王祯瑞.青口贝,翡翠贻贝. 王祯瑞, 1997. 中国动物志-软体动物门-双壳纲-贻贝目.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68页,126图,4图版.百度百科.

[3] 钱钰.你知道青口贝背后这些神奇的奥秘吗?百科TA说-物种说.

[4] 程虹.绿澳青口贝养护关节好宝贝[J].食品安全导刊,2015(23):74-75.

[5] 钱钰.让你欲罢不能的青口贝究竟有着怎样的饮食魅力?百科TA说-物种说.

[6] 贻贝、海虹、青口、淡菜……到底有何区别?红餐网.

[7] Green Mussels vs Black Mussels: What’s The Difference?

[8] 呼晓群,解万翠,李敏,董泽群,杨锡洪.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蓄积及代谢研究进展[J].食品与机械,2021,37(03):187-194.

[9] 范礼强,郑关超,吴海燕,郭萌萌,卢霞,李玉,谭志军.贻贝对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蓄积代谢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21,45(04):201-212.

[10] 李钧. 中国沿海贝类中的生物毒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

[11] 汪娜,梁玉波,宋涛,王大志.麻痹性贝毒在虾夷扇贝体内累积、转化和排出过程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3,32(04):565-569.

[12] 邱江兵. 双壳贝类对麻痹性贝毒的代谢转化及其生理生化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4.

[13] 颜天,傅萌,李钧,等.麻痹性贝毒PSP在紫贻贝体内的累积、转化与排出[J].海洋与湖沼,2001(04):420-427.

[14] 汪宇. 贻贝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来源解析及其形成机制初步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20.

[15] 胡杨杨. 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对大田软海绵酸类毒素的蓄积和消除规律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9.

[16] 许道艳,刘磊,于姬,刘仁沿,梁玉波.紫贻贝体内麻痹性贝毒在自然条件下的排出[J].海洋环境科学,2014,33(05):705-708.

[17] 柳俊秀,何培民.赤潮藻毒素种类与化学结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9,4(02):144-147.

[18] 柳俊秀,何培民.赤潮藻毒素危害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9,20(03):446-450.

[19] 江天久,陈菊芳,邹迎麟,等.中国东海和南海有害赤潮高发区麻痹性贝毒素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3(07):1156-1160.

[20] 王金辉,秦玉涛,刘材材,等.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有毒藻类和赤潮毒素的本底调查[J].海洋湖沼通报,2007(01):52-61.









hi~ 还有你想看的










END
转载声明
视频图像素材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著所有;本文由智渔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作  者丨李  瑞、周理璇、黄怡学

排  版丨刘宋杨



感谢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银杏基金会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对智渔提供支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智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