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道法自然,师法传统——重庆传统风貌街区保护更新路径探索

方钱江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2021-04-24

摘要

本文结合重庆传统风貌街区保护更新实践案例,回顾了“布景”“场景”“情境” 和心景”四个街区风貌保护更新阶段,提出基于重庆山水之城的自然格局和文化本底,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发展宗旨,明确了“回应时代,回归真实;道法自然,师法传统;以人为本,以用为体;创造转化,创新发展”的保护更新理念,提出了构建价值体系、实施完整保护、寻求传承转化、注重形象推广的保护更新方法与路径。


城市更新是当下较为关注的课题,历史文化保护则是城市更新的特定领域。


笔者所在团队自 2005 年起,有幸持续参与重庆从主城到区县多个历史城镇和街区的保护更新实践。重庆得天独厚的地理格局和巴渝特色鲜明的人文气质,使得我们有机会多维度地摸索城市更新的不同模式及有效路径,从最初的环境综合整治跨越到今日普遍提倡的城市微更新。随着一系列项目的成型,点滴的经验不断被积累,诸多教训也不断被反思。


由于重庆“直辖体制省域架构” 的特征,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主政理念与抓手各异,为促进全市保护更新实现较为理想的目标,需要在方法与路径的建构上,实现从规划管理到规划设计再到规划实施的全过程传导。


本文通过对笔者参与过的保护更新案例作系统性的小结,以期为继续深耕城市更新领域做一些发展理念上的储备。


1

新时代背景下的保护更新目标


重庆是山环水绕、江峡相拥的山水之城。“山城枕江流,奇绝冠三峡,丘原汇碧川,仙源秀武陵。”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壮美的山水形胜,构成了重庆基础的城市空间格局(图 1)。


图1  20 世纪20 年代重庆渝中半岛场景


重庆自古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争占之埠,是历史文化名城。距今二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中国最早的人类—巫山猿人即沿江生息。重庆拥有建城三千年、定名八百年、建市九十年的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和反法西斯东方战场的指挥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又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及西南大区驻地,20 世纪 60 年代成为“三线”建设的核心城市。重庆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成了城市经典的文化风貌(图 2)。


图2 可快速参照的重庆地缘意向图


重庆据盆地之东、扼峡江之险,借地缘之利,成就其举足轻重的区域地位。


1997 年重庆成为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重庆要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成为山清水秀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为此,重庆持续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以彰显山城、江城特色为重点,有序实施城市有机更新。


2013 年 12 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尽快划定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的开发边界,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留给城市居民;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句朴实、清晰和深入人心的话语,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和愿景目标。传统风貌街区的保护更新更应呈现出山水与乡愁互相成就的有机空间,实现自然与人文交相呼应的有机整体。


保护更新循序渐进的四个阶段

2


1986 年,重庆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主城区传统风貌保护利用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条例等,确立了国家和市级两级名城保护体系,确定了中心城区 28个传统风貌街区的空间保护体系。


为进一步明确保护更新的方向与路径,近期又开展了针对渝中半岛以及全市历史文化价值体系的研究,编制自然资源文化保护传承纲要等。经过多年持续推动,一批重庆传统风貌街区逐步成型,回顾其保护更新轨迹,大致分为四个典型阶段。


第一阶段,临摹建筑风格,打造“布景街区”。这一阶段主要保护路径表现为以街区核心建筑或历史记载为风格蓝本,多聚焦于统一形象的建筑风格,多着力于外立面整治。一段时间内出现了一批经“改头换面”后“自诩”为汉唐、明清或民国风貌的街区,披挂“马甲”,以假乱真。


不可否认的是,在特定区域及特定时期内,翻新建筑本无可厚非,但无差别、格式化、布景化地给建筑“穿衣戴帽”,覆盖其原本的历史痕迹与场所个性,削弱了多样性与迭代感,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山城引以为傲的市井味和烟火气。


第二阶段,彰显空间氛围,营造 “场景街区”。传统风貌街区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布景冲动后,多数街区实际上并未实现预期的人流如织、文旅兴盛的目标。当意识到单一风格化会导致审美疲劳后,传统风貌街区保护更新开始进行路径检讨,将注意力转向立足重庆特有的山形地貌、江流水势,注重对整体格局的塑造,以及对空间氛围的营造。


第三阶段,激活内容体验,塑造 “情境街区”。第一、第二阶段都可归为物理空间层面的保护更新,随着文旅融合渐兴、市场主体跟进,传统风貌街区的时代价值逐渐被认知,保护更新已不再满足于对物理空间的供给,而是要激发市场想象,激活内容体验,提升内容经济,使之成为近年来保护更新的主流。


经过布景、场景、情境街区三个阶段,城市文化通过空间形态和行为模式得以展现,如何保持街区可持续的生命力?传统风貌街区保护更新的第四阶段,即培育文化生态,打造“心景街区”开始受到重视。城市发展到最后“拼”的是文化,传统风貌街区应是集合山水生境、乡愁故境、结庐人境和场所意境的全能空间,即文化生态的空间。


文化构成了传统风貌街区的核心价值,具有动态演进的意义。“文” 与“化”配合使用,首见于《周易》:“观呼天文,以察时变;观呼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组词则始于西汉,“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其意传延至今两千余年未有大改。


“文化”一词成为社会科学的中坚概念,竞相被多重定义,则始于19 世纪的欧洲,包括古典进化论学派、传播学派、历史地理学派、文化形态史观、功能学派、历史学派、心理学派、结构主义学派、新进化论学派和符号学派等在内的十余个学派分别对其进行了定义,仅《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一书中,从 1857 年到1951 年的八十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就多达 164 种。


费孝通先生将文化定义为“人人因为生活而对周围环境进行改变的成果,遵循功能定律”。文化是由价值观念所支配的生活方式最终生成的集体意识。这正是一座城市、一个街区的灵魂所在。


借用“生态”的概念来表达传统风貌街区应有的运转状态,具有整体关系的意义。“生态”一词源自古希腊语,是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具有自调节功能的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自然生态大小不一,类型多样。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街区呈现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态。城市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成为人们所依赖的场所,并主动在生活、生产过程中自我调节、适应,以保持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可持续和稳定。


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是一种刚需。因此,从长远看,相较于外迁原住、留下空壳、另起炉灶,传统风貌街区保护更新应以现有文化生态为本底,以延续调整为路径,而这也正是微更新的精髓所在。


3

保护更新关联影响的四个理念


第一,回应时代,回归真实。我国正处在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时期,社会也由文化“自在”转向文化“自明”。“超级网红”现象表达了“我们开始承认那些曾被我们丢弃的价值”,溯源寻根、去伪存真、返璞归真逐渐成为主流趋势,体现了社会对传统的回归,对乡愁的渴望,对中华文化的自觉。城市有机更新是新时代的任务,应清晰传达文化自信的信号,具体回应人民现实生活的需求,积极响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道法自然,师法传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是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中所言,也是中华文化珍视的遗产之一。正是先贤关于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智慧与哲思,才孕育了中华大地上重庆独特的山地营城的空间格局。传统风貌街区保护更新,无外乎把“山、水、林、田、湖、草”的地理景观,视作街区应保持的、稳定的基础空间结构,以及建筑类型生长所依赖的基础场地条件。


道法自然,意味着遵循传统,营造智慧空间的原生结构,延续山水格局的整体意向,包括山城传统风貌街区的肌理组织、层次布局和天际线形成的韵律,由此形成街区文化生态所需的场所意向和场所精神。


李先逵在其《四川民居》一书中,对四川和重庆的场镇街区作了详尽的研究,将其归纳为廊坊式、云梯式、包山式、骑楼式、凉厅式、寨堡式、盘龙式和水乡式八类 。这些场镇街区因地制宜,随势赋形,虽为人作,却宛若天成,重庆市域内多有实例,凝聚了巴渝人民千年的营城智慧,成为传统风貌街区保护更新的基本原型(图 3、图 4)。


图3 淹没前的龚滩镇

图4 拆除前的洪崖洞


在渝中半岛山城巷保护更新实践中,我们建立起“山城五线谱”的规划管理与设计原则,“五线”分别指构成山城立体街区的地平线、层高线、天际线,退距线和色谱线,从街区平面肌理、立面体量及剖面层次三个方面全方位有效控制,建造与自然同律、与山水同构的整体空间形态,完整呈现山水之城的地理标识、乡愁巴渝的景观场景。


师法传统,意味着类型学意义上的建筑景观的营造和改建。重庆历经传统巴渝、明清移民、开埠建市、抗战陪都和西南大区五个代表性历史时期,同时也衍生了相应的五类建筑风貌。以发现的眼光审视,笔者以为巴渝建筑当是颇具现代审美的传统建筑,与重庆人豪爽耿直的人文气质悄然呼应,同时又穿越般地与现代主义之初的荷兰风格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图 5)。


图5 山城典型传统聚落及吊脚楼


荷兰风格派又称新造型主义画派,1917—1928 年由蒙德里安等人在荷兰创立。其宗旨是完全拒绝使用任何具象元素,只用单纯色彩和几何图形来表现纯粹精神。把传统建筑、家具、绘画和雕塑的特征完全剥除,变成最基本的结构元素进行组合,在新的结构组合中,元素依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深入运用非对称形式,反复应用纵横几何结构、基本原色和中性色,追求形式的变化,从而赋予建筑流动、延展的动态审美(图 6)。


图6 山城巷传统风貌区建筑保护更新实例


巴渝传统建筑,收获自然馈赠,汲取生态灵感,蕴含山水智慧,其传达的简约拙朴、几何拼贴、空间灵动以及态势张扬的个性建筑形象,被称为“巴渝风格派”,在保护更新实例中有诸多具体演绎。


第三,以人为本,以用为体。当下,传统风貌街区的保护更新应对以往功能主义规划技术路线作批判性反思,须以历史眼光区别对待居住型和商住型传统风貌街区,逐步解决控规层面将传统风貌街区土地利用简单地归为商业用地性质的做法。


城市的根本目的是让市民安居乐业,传统风貌街区在历史上多为复合型多功能街区,保护更新应注重延续本土社会网络结构,重建邻里生活,重构人地关系,逐步改变仅以旅游和商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向。


第四,创造转化,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风貌街区保护更新,既要注重历史脉络的更替和延续,也要加强城市文化的传授和继承,重新认知传统空间价值,重新组织传统空间内容,重新唤起传统空间活力。


价值导向下的保护更新四步骤

4


笔者所在团队经过四个阶段项目的实践摸索,依循四个理念,逐步形成了较为清晰的保护更新方法与路径,并实际运用到山城巷传统风貌区保护更新中。


山城巷,爬坡上坎,临江阅山,怀旧场景,让人一见如故,作为重庆唯一以“山城”命名的街区,契合了城市的意象,也预示着山城巷会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要求保护更新须更审慎地推进。


山城巷保护更新以溯源寻根、去伪存真、返璞归真的基本态度,按照价值体系、完整保护、传承转化和形象推广四个步骤,以“绣花式”的微更新呈现山水形态、空间形态和功能形态。令人欣慰的是,近期初现形象的山城巷传统风貌区获得了各方的认同。


第一步,构建价值体系。传统风貌街区保护更新,应坚持价值导向。价值属于关系范畴,表示主体需求与客体属性间的效用、效益或效应关系。


文化在适应人类需求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新的需求,这正是文化最大的能动,也是人类进步的关键。传统风貌街区由价值载体、价值要素、价值特征和价值主题构成完整的价值体系。


价值载体,是指传统风貌街区留存的所有空间遗产,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以及未对整体格局造成结构性冲突的其他建筑,它们从一定意义上也真实地传达了本土居民的生活、生产样态;另外,价值载体还包括植被、铺装甚至电杆等能够提示场所意义的地景。


价值要素,则是对价值载体予以分门别类,包括山水、聚落、街巷等点、线、面要素,成为街区结构性的空间描述。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对空间的中心、路径和区域间的关系,以及地理、景观、城市、住宅和用具等要素的发展阶段进行论述,对街区价值要素的提炼具有实际的启发意义。


价值载体和价值要素是作为文化的基础形式得以呈现,并被归纳为价值特征,形成人们对传统风貌街区的整体印象。


价值主题,则是传统风貌街区保护更新的核心要义,通过对价值主题的载体、要素的评估,发现载体和要素对主题的支撑度与缺失点,能够明确“为什么保、保什么和怎么保”的关键技术路线。


以往价值评估多简单地沿用历史、科学和艺术领域的文物价值评估标准,但在多年实际操作中发现,如针对街区类区域性或综合性遗产,其提炼结果值得商榷。面对传统风貌街区,价值主题应包含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两个层面。


历史价值,参照世界遗产评定标准,可依据杰出、典范、见证、交流、人地、精神六项指标予以认定,并评估其对城市、区域或街区不同层面的支撑和贡献程度。


时代价值,则是基于价值作为效应关系的基本属性,包括实用、经济、景观、情感价值等。生活的继续、文旅的融合等都是对时代价值的具体阐释,而“记得住乡愁” 正是对情感价值的精炼定义。价值体系的确立规定了保护的方向。


第二步,实施完整保护。传统风貌街区保护更新以调整和重构为主导,以“留、改、拆”为初衷,留山、留水、留建筑,最大限度地保全自然的结构、历史的痕迹、生活的印记、记忆的载体和文化的价值。


通过空间修复,对构成街区基本意象的崖壁山形、街巷院坝、层次天际等予以完整保护;分门别类、多种措施实施各类传统建筑及景观要素,溯其原型,归其类型,取其大型,喻其新意,包括按原貌修缮文物和历史建筑,按原型翻修残损建筑,按类型复建废墟建筑,并精心收藏各类地景艺术;同时重点关注地下设施、建筑附着设施如空调、管道的前置设计,满足时代生产、生活需求。


第三步,寻求传承转化。达尔文曾经说过:“唯有变化是永恒的。” 生长演替是城市持续的主题,山水、乡愁是城市永恒的情结。传统风貌街区保护更新,应重构街坊邻里、山水邻里、时光邻里和文化邻里,见人、见物、见生活(图 7)。


图7 山城巷传统风貌区建筑保护更新实例


第四步,注重形象推广。“好酒也怕巷子深”,在流媒体发达的今天,在对老街区的保护更新中,各种正面与负面声音会不断叠加。


重庆老街区在保护更新实施过程中,对微更新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并在相关平台上发布微视频,举行“故城影像展”等现场活动,借助音乐、电影、流媒体等,生动地讲好故事,让更多的公众参与进来,达成共识,产生共鸣,激活市民响应,激发市场想象。


正如《最后的大熊猫》一书所讲:“最终,我们只会保护所热爱的,我们只会热爱所理解的,我们只会理解所知道的。”


传统风貌街区的保护更新,是一项需要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这一过程涉及多类人群,因此将面对多种诉求,以表达多方目标,争议、争论甚至争吵在所难免。


同时,传统风貌街区保护更新仍有诸多政策机制的规范瓶颈亟待破解,如土地归属、住民权益、建筑规范等。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是以民生福祉为初心,用心、用力、用情、用时,老街就会像一个“圆”,演变兴起、随之远离、最终又回到源头的过程。

作者

方钱江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技术中心主任

推荐阅读

基于 WID 导向的滨水区空间组织模式及设计实践研究

城市设计图则的实践检讨及适应性管控思考

中国城市的自然系统

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文明—9 月29 日“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修编工作视频会议”有感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