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融入城市演进的工业遗产价值再生——西安“大华·1935”更新设计回顾

高丹、蔡青等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2021-04-24


摘要

伴随着产业发展进入4.0 时代,工业遗产的迭代也迈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两种重要动因的作用下,工业遗产广泛地受到城市本身发展的影响;同时,其蜕变过程符合产业发展的时代规律。


在此意义上,西安“大华·1935”项目作为全国首批重要的工业遗产更新项目,从产生、发展、迭代到近期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开业,恰恰反映了这样的规律和趋势。


本文通过项目实践与研究,从工业遗产更新的“普遍性”到西安工业遗产发展的“特殊性”;从城市区域的“面”到具体实践的“点”,以多元维度细致记录项目的发展过程、关键要素及策略,剖析并佐证了西安工业遗产迭代的逻辑,以期为广泛的工业遗产资源寻求更新路径,并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1

中国国土景观结构的形成


1.1  工业遗产的迭代逻辑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和城市格局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或被新的产业所取代,或失去了曾经的生产性功能,转化为城市公共活动的载体。这种更新迭代,往往离不开两种逻辑关系。


1.1.1  逻辑一:产业迭代


产业发展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工业建筑更新改造的重要内因。从 1.0 到 4.0,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代,1.0 机械化时代及 2.0 电气与自动化时代,是工业遗产作为物质载体大量形成的时代;


而 3.0 电子信息化时代与今天逐步走入的 4.0 智能化时代,则在改变城市面貌、生产方式、社会经济、生活习惯和社会习惯的同时,带来了产业功能的不断迭代、升级或退出(图 1)。


图1 人类工业文明发展的四个时代


1.1.2 逻辑二:城市更新


工业企业的建设及围绕着工业企业的生产行为,逐步形成了现代城市的基本格局,也成就了现代意义的城市环境。曾经位于城市边缘地带的工业用地,由于城市的扩张和发展,转变为今天的城市核心地段,地价飞涨。


低效的产业功能已经无法与周边城市高速发展对高效土地利用的要求相匹配,即使现实的工业房产、物业的使用价值保持不变,土地本身的价值也会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及区位条件的变化而迅速上升,这种现实价值与机会成本的落差,将推动用地功能的调整,使之转变为与该地块潜在价值相对应的用途。


1.2  西安工业遗产的变迁与更新


这种发展和更迭的规律,在西安的工业遗产发展及转型过程中也找到了印证。除了作为十三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名城的身份以外,西安也是西北第一大城市,是建国初期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当我们讨论西安的近现代史时,工业的发展恰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工业萌芽到近现代的发展,再到当代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的工业发展特征显著。


与此同时,伴随着西安产业发展的变化,这座城市和其他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一样,也在经历着不断演进与变化的过程,整个城市在空间规模、尺度和面貌方面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如果把工业遗产和这座城市的发展格局结合起来看,这种演变的特征更为显著。西安工业遗产的萌芽发端于 19 世纪末,类型是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主要分布在城墙以内的城市区域中。


此后的几十年,随着 1935 年陇海铁路的建成贯通,工业布局开始围绕着铁路沿线发展,同时城墙外的工业布局也开始逐步显现;1949 年以后,西安曾一度作为我国中西部的工业重点城市来规划和发展;


到了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国家的三线建设布局,若干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安工业的发展。在城市以同心圆形状不断扩张的演进规律下,西安的工业遗产布局呈现出从城市核心向外延伸,以产业形式不断聚集的分布模式。


因此,西安初步形成了三大工业聚集区:城东灞桥纺织城、城东韩森寨军工城和西郊电工城。在西安城市产业格局大幅度调整的 90 年代末至今,这些工业遗产的生产功能不断衰退,大量企业破产或搬迁;而随着城市演进带来的区位差异,进一步促成了这些工业遗产的相继蜕变。


近年来,在西安出现了多个由工业转化为新型园区的优秀案例:如由艺术家自发进驻而形成的“半坡”纺织城艺术区;由企事业单位整体购置,更新为校园复合模式的西安老钢厂艺术园区;还有通过政府与开发商联合焕新形成的、融合商业与文化双效模式的“大华 ·1935”园区(图 2)。


图2 西安现存工业遗产及重点更新项目分布图


这些多元模式的案例为西安工业遗产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探索和尝试。其中,近期开业的“大华 ·1935”更新实践历程,反映了产业迭代和城市演进的双重逻辑,也是工业遗产面向多元价值再生的典型案例。


2

溯源大华纺织厂历史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中涌现出一批民族资本家。


1912 年,湖北商人徐荣廷承租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布纱丝麻湖北“四局”,经过 8 年的艰苦打拼,集聚了一群有识之士,开始了自主创办民族工业的历程:1920 年创办裕华纺织股份公司,建武昌裕华纱厂;1921 年创办大兴纺织股份公司,建石家庄大兴纱厂。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军事侵略和经济侵略,日货充斥着中国市场,使刚刚发展起来的民族纺织工业陷入危机。为了摆脱困境,大兴纱厂多方寻求出路。


1934 年 4 月,大兴纱厂派专人到陕西考察建厂条件,获知西安不仅具有原料丰富、运输便捷、产销条件优越等发展优势,且在西安建厂能够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大兴董事会遂决定在西安建立大兴二厂。


1935 年,大兴二厂开始筹备建设,1936 年 7 月正式投入生产,成为西北地区近代第一个机器纺织厂,同时诞生了西北“第一度工业用电”。大兴二厂逐步成为中国重要的棉纺织战略物资生产商之一,在抗击日寇时,由其提供的军布占总量的 70% 以上。建厂初期,由于武汉裕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对其增加投资,遂更名为“长安大(兴)华(裕)纺织厂”。


谈到大华纺织厂,必须提到一个人——石凤翔,他可以说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早年,石凤翔留学日本京都高等工艺学校,学习纺织专业,毕业后在大阪一家纺织厂实习了两年,在此期间,他一直刻苦钻研纺织工艺,一心想要振兴民族工业。


石凤翔回国后,从技师到裕华纱厂总工,再到接任大兴纱厂厂长,最后筹建大华纺织厂,他不仅带领大华纺织厂开创了内地纺织业的空前繁荣,还创办了陕西第一个纺织专科学校,培养出第一批“纺织女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华纺织厂转为大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秦厂(1951),再到国营陕西第十一棉纺织厂(1966),历经了公私合营、国营到改制的典型发展过程。随着设备的更新及产能的扩充,厂区多次改造,不断建设更新。在纺织产业逐渐衰退和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大华纺织厂于 2008 年宣布政策性破产。


在近百年的历史中,大华纺织厂见证了西安近代工业的开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也见证了西安城市在迅速发展背景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新功能植入带来的城市格局的变化与复兴。


3

“大华·1935”的更新历程


3.1  城市格局发展促发一次更新


在区位上,“大华 ·1935”园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城市环境:西侧是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南侧紧邻西安火车站,且与西安古城墙遥遥相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便利的交通优势带动了西安北郊的发展契机。


2007 年 10 月,作为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规划的重点工程,西安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项目启动。与此同时,杂乱的北郊旧城区也开始进入协同更新阶段。彼时,已经停产的大华纺织厂是东北郊重要的工业遗产,其首次更新便是产生于这样的背景之下。


2011 年,厂区整体移交给曲江大明宫投资集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恺领衔,开展第一次更新工作。


面对遗留的厂房建筑,崔恺院士的团队采用“谨慎的加法”和“积极的减法”策略,扎实地梳理厂区历史脉络与物质资源,坚持严谨的拆、改和介入策略,着重梳理了公共空间和各生产流线,着力打造了一条独特的、凸显纺织厂空间特色的中心轴线,完成了厂区大部分物质空间的更新,形成了大华博物馆、剧场及具有场所感的公共景观空间,更名为“大华·1935”。自 2014 年运营以来,“大华·1935”园区逐步积累人气,成为备受市民欢迎的文化地标之一(图 3)。


图3 一次更新后的“大华·1935”园区


3.2  二次更新的契机与挑战


依据《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年)修改》,大明宫区域迅速发展,遗址周边地区动迁工程逐步完成,用地性质调整,为工业遗产的商业功能转型带来规划上的保障。


2014 年启动的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综合提升了周边区域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地铁四号线、七号线开通运营后,又为其提供了进一步激活空间价值的契机。


2017 年 7 月,复星蜂巢与西安曲江大明宫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大华 ·1935”迎来新一轮更新契机。这次更新重新激活了“大华·1935”园区还未启动运营的大部分空置区域,通过丰富活跃、年轻新鲜业态的引入,实现了更深层次的价值体现(图 4)。


图4 二次更新后的“大华·1935”园区


4

“大华·1935”的更新策略


二次更新设计伊始,“大华 ·1935” 就面临着比一般城市更新项目更多的保护性要求限制:大华纺织厂旧址于2011 年入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于 2014 年公布为第六批陕西省文保单位,2018 年 1 月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工业遗产名录。


由于其位于大明宫的遗址缓冲区及建设控制地带内,地下范围为大明宫东内院(唐代皇家的马球场)遗址,因此,地上、地下均属于文物重点保护范围。


同时,2016 年编制的《大华纱厂旧址保护管理规划》,明确提出了保护要求:在风貌、高度及地下空间方面均不能有所突破。文保管理部门也对项目提出了最小干预的保护性要求:注重建筑群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内涵的阐释和展现,减少对文物本体的干扰程度,不宜过多使用新型建筑装修材料,确保新添设施与文物风貌相协调。


除了以上保护性制约条件外,更新还面临着四大主要矛盾:

  • 一是在文物及工业遗产保护性要求的约束下,如何以最小的干预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用,并置入新的功能?


  • 二是在今天的消费诉求下,工业遗产历史空间应该如何焕新,才能满足人们对当下商业空间的体验感、时尚感的诉求?


  • 三是在物质条件欠佳的厂房中,应如何整合技术,实现兼具安全性与舒适性的商业空间改造?


  • 四是在跨界融合的新模式下,工业遗产的印象如何逆袭?

为了让工业遗产再现与其城市区位相匹配的活力及价值,新一轮更新将重点集中在工业遗产的价值保护与商业利益的平衡上。在“大华 ·1935” 的更新实践中,四个主要的策略被提出,从多个维度实现更新目标。


4.1  策略一:内容的置换,从遗产保护到活化再利用


工业遗产由静态保护到活化再利用,首先是根据工业遗产的空间和结构特征,将合宜的新内容植入到工业遗产空间中。经过商业策划团队与建筑设计团队的配合,将更新目标定义为:平衡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以青年及品质家庭为主要客群;总体定位为“文化 + 艺术 + 商业”的跨界文艺商业街区;通过二次更新,重新激活空置区域,通过丰富活跃、年轻新鲜业态的引入,实现更深层次的价值体现。


在充分理解场地文脉的基础上,方案以“线”为设计概念,“xian”既是西安的拼音,同时中文的“线”,暗藏了大华纺织厂作为西安纺织业先驱的身份,现有的南北区厂房被划分为六大既独立又串联的主题空间,复古的空间命名以怀旧的方式暗合纺织厂车间元素,将多元的商业功能与带有寓意的厂房主题空间和命名结合起来,形成了丰富的现代商业集合空间。


工业设施的再利用其实是文化的再利用,对工业遗产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于经济效益层面,还应发掘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


从 20 世纪 30 年代到本世纪初,对于“大华 ·1935” 园区内的建筑而言,其建造及改造的时间跨度非常大,不同时代的物质环境反映着时代发展的印记。规划尊重文物建筑及工业遗产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记忆,珍视岁月的痕迹,基于对大华纱厂从 20 世纪 30 年代至今的重要历史发展过程的考证与研读,通过具有可逆性的“修旧如旧、补新以新”的保护性策略,确保大华纱厂在不同时代的变化与今天的更新差异清晰可辨。


为了实现这种文化和历史的延续,设计前期对场地及建筑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评估:在总建筑面积为 7.1万平方米的园区内,包含七栋主体建筑,具有生产功能各异、结构类型多元、空间形式多样及建造时间跨度漫长等特征。针对每栋建筑不同的历史功能、位置特征、建筑空间、结构类型等要素,制定建筑策划和最小干预的策略(图 5)。


图5 “大华·1935”园区二次更新的设计理念和总体平面图


4.2  策略二:空间的更新,从物质更新到价值再生


为了在工业遗产的历史环境内,将商业逻辑植入到原来的生产性空间中,从而实现今天的消费诉求,设计方案选取了商业动线塑造、空间模式提炼、精细化立面设计等重点进行研究。


4.2.1 工业遗产园区流线重塑


一期更新已为整个园区梳理出一条独特的、凸显纺织厂空间特色的公共中心轴线,但对于尺度较大的园区内外空间而言,仅以一条公共空间轴线难以贯通全局。


因此,二次更新方案遵循商业逻辑,重塑动线,对公共空间的格局及中庭的位置进行了整体及局部调整,形成更密集的商业环线结构,实现商业人流的全面渗透与回流 ( 图 6)。


图6 “大华·1935”园区二次更新的

一、二层商业布局总体流线图


4.2.2 空间模式匹配工业建筑空间


由于工业与商业建筑空间格局存在差异性,同时,场地内的工业建筑自身也各不相同,为了植入新的业态功能,方案将工业建筑空间形式与合理的商业类型匹配起来,形成四种典型的商业空间模式:


  • 一是集中式商业模式,以 N1、N2 大体量二层建筑为代表,围绕中庭空间塑造动线;


  • 二是街区式商业模式,以 N3、N4 单层建筑为代表,以临街边区的店铺组织内外开放的零售餐饮功能,又结合建筑中区自由的业态,既可灵活向外,也可与中心区域联动;


  • 三是博物馆模式,结合既有的工业博物馆,运用大主力、小零售的“内街式”空间模式,布局书店、文创、生活美学业态,打造“巷往”新概念书店;


  • 四是剧场模式,结合已有的“壹”“玖”“叁”“伍”四个剧场,增加了十厅博悦汇影院,含一个三百座 IMAX 影厅(图 7)。


图7 “大华·1935”园区四大商业空间模式


4.2.3 精细化的立面设计


在各种保护性要求的制约下,立面设计无法实现大规模的显著变化,而现代商业功能本身对时尚感和新型材料有一定的诉求,为了平衡两者的矛盾,立面设计采取部分更新策略,通过局部替换,适度打开外墙,有限地使用新材料,调整建筑的色调、材质,使其更加契合商业性。


与此同时,对各种材质、店招、壁画、广告及车间标识的位置、形式、内容作充分的考虑,配合夜间具有戏剧效果的照明设计,在保持原工业遗产特质的历史环境中实现商业氛围的营造(图 8)。


图8 “大华·1935”园区N1 建筑西北立面改造前后对比图


4.3  策略三:技术的整合,精细化设计配合


作为曾经的生产性空间,工业建筑转化为人的活动空间存在几个难点,包括体量大、主辅楼主体结构多样、保护性要求及多种业态混合,都为消防及设备布置等带来技术问题,需要通过设计来扬长避短,整合技术难点。


4.3.1 消防设计与工业遗产体验型商业


消防设计是工业遗产商业化再利用时的重点和难点,与功能落位关系密切。在“大华 ·1935”项目中,消防设计成为一种契机而非限制,在多方面形成建筑设计与商业策划之间的融合。


防火分区符合商业化逻辑:结合店铺空间开敞性和中庭视线流动性的商业逻辑,以隐蔽、经济为原则设计防火墙和防火卷帘,保留了厂房最为珍视的高敞空间感。


消防沟通辅助招商落位:结合厂房建筑的空间特征和消防审图要求,由防火分区的面积及位置划分,反推商业及重餐饮业态的落位,尽量集中布置,在设计阶段即为招商提供准确的依据。


消防设计契合业态模式:单层较大平面通过中区与边区的防火划分,形成两种疏散方式。而这种分区方式匹配了极限运动的大空间和沿街店铺的小空间组合,作为西北地区首家室内极限运动基地,带动人流,形成了人气颇旺的商业模式。


消防设计关注空间体验:纺织厂房独特的锯齿形屋面带来了防火封堵设计的复杂性,这里的防火分隔不再是平面概念,而是封堵逻辑下形成的异型墙体,通过精心的设计处理,恰好成为体验型商业丰富其店招形式的契机所在(图 9)。


图9 消防设计与工业遗产体验型商业


4.3.2 工业遗产空间的坪效潜力


根据规划要求,“大华 ·1935” 在更新前后建筑面积持平,而新增设施与设备又要避免占用商业面积,为了实现面积平衡和商业坪效最大化的双重目标,高大厂房的面积潜力有机会被充分发掘和利用。通过对厂房本体空间进行详细勘察,梳理出原厂房侧面高窗的下部空间,在不影响建筑主体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利用锯齿形高敞空间布置设备夹层,争取到几乎全部主体楼面的功能布局效率。


同时,高大厂房的优越空间条件也有机会在高度方面进行潜力挖掘:如极限运动及 IMAX 影厅需要高敞空间,规划通过剖面分析以及与结构工程师的反复探讨,对原有建筑立柱结构及建筑整体安全性进行复核验算,在取得文物部门的认可后,向厂房原有的地下管沟空间“借高”,发掘潜力,以满足新业态的使用要求(图 10)。


图10 工业遗产空间的坪效潜力


4.4  策略四:跨界的融合,从废弃工厂到网红打卡地


今天的城市活力,越来越少地体现在对城市经济单一的推动效应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对人的活动特别是公共活动的激发上。由于城市更新的综合诉求以及新兴产业模式的快速迭代,改造与更新活动都需要跨界合作与相互学习。


从这个视角出发,除了物质载体的更新,“大华 ·1935” 项目也是一次综合了规划、建筑、景观、策划、媒体和运营等多方面的跨界合作实践。在“流量”经济下,充分运用大数据、AI 技术等多重手段构建智慧零售生态,建立商品、空间、供应链和人的活动之间的数字化链接,通过线上、线下持续的活动组织,将大华项目打造成为城市级舞台。


此外,推出大华独立 IP“大华青年”系列衍生品,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有独立 IP 的商业体。“大华 ·1935”的“自有 IP+ 社群运营”型企划,刷新了商业只能依靠外部招商引入的思路,截止到 2019 年底,累计客流达 148 万人次,销售额已达 1.1 亿元。


不到一年的时间,原厂区一改工业遗产萧条的景象,用新潮的活动和景象吸引着年轻人,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魅力,成为一处网红打卡地。


5

结语


工业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在城市演进的价值传承中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工业遗产的更新研究,逐渐从个体层面上升到复杂的城市各系统层面,表现出从案例研究到理论总结,从技术手段到整体性方法的研究趋势。


“大华 ·1935” 案例作为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总结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在规划策略方面,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再利用跨越了单体的尺度,在城市层面寻求突破,通过大明宫区域的协同整体性规划,以保护性利用为出发点,采用分阶段的更新策略,逐步实现了更新目标;


在活化内容方面,“大华 ·1935”将文化、艺术与商业结合起来,拓展了众多以 “文创”为概念的产业园形态的工业遗产改造模式,为工业遗产的更新带来了新的可能;


在单体保护方面,“大华·1935”运用多种技术,实现了保护与更新的双重目标;


在实施运作方面,“大华 ·1935”反映了价值驱动下工业遗产保护的新思路,通过资本的介入,在多团队、多专家的跨界、跨地区协作下,激活了工业遗产的社会、文化及商业价值,从而最终实现了工业遗产的物质性更新及商业与文化活动的内容性更新。


城市演进和价值再生,是“大华·1935”更新的主要特征,也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期待在更长的历史发展变迁中发现更多智慧的思路。


作者

高丹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既有建筑更新研究设计中心副总建筑师

蔡青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既有建筑更新研究设计中心高级研究员

黄璐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既有建筑更新研究设计中心建筑师

推荐阅读

大都市圈外围城镇职住空间与交通模式研究——以京东燕郊镇为例

迈向城市品质时代——新时代国土空间治理语境下的上海城市有机更新

城市品质与城市设计的理性思考

道法自然,师法传统——重庆传统风貌街区保护更新路径探索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