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早餐喝下一杯牛奶,正准备开启一天的工作,没一会儿你却开始感觉肚子在咕咕叫。胀气不说,严重时还会出现腹泻。这很可能是因为乳糖不耐受找上门了。
乳糖不耐受这个词,相信不少读者并不陌生。牛奶中含有大量乳糖,如果这些乳糖没有被及时分解,就会在结肠中堆积,而这里的肠道细菌通过发酵分解产生气体、导致腹泻。要在此之前分解乳糖,离不开在小肠中产生的乳糖酶。
其实,我们并不是天生就乳糖不耐受的。出生伊始,绝大多数人都能生产乳糖酶,因此婴儿几乎不会受此困扰。但从断奶开始,情况就开始变了。从断奶期到青春期之间,大多数人的乳糖酶产量明显下降,结果就是全球三分之二的成年人有着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
图片来源:123RF
不过,这个比例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由于演化出了乳糖耐受的基因突变,欧洲人很少受到乳糖不耐受的困扰。相比之下,包括东亚人在内的其他人群,拥有这一突变的几率则小得多。
问题是,这种能让我们顺利喝牛奶的突变是如何出现的?一个合情合理的猜想是,乳糖耐受的出现与数千年前欧洲居民喝牛奶的行为密切相关。这个猜想也是当前的主流观点。
然而,在一篇最新的《自然》论文中,一支由超过100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向这个观点发起了挑战。最新研究指出,乳糖耐受与牛奶的摄入毫无关联,真正导致这一突变普及的是饥荒与流行病。
要揭示两者可能的内在联系,研究团队需要分别重建喝牛奶以及乳糖耐受突变演化的历史。
对于欧洲居民喝牛奶的历史,研究团队从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获取了研究材料。他们利用了从500多处考古遗址的陶器上,收集的近7000份动物脂质残余样本。从这个庞大的数据库中,研究团队可以追溯在不同的时间点,欧洲人喝牛奶的情况。
结果显示,最早在近9000年前,喝牛奶的行为就开始在欧洲流行了。有趣的是,在此之后,喝牛奶的行为并不是持续增加与扩张的,而是在不同地区与时间段会出现明显的波动。
▲研究团队绘制了欧洲人的牛奶摄入时空地图(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那么,乳糖耐受突变的发展史能解释这样的趋势吗?答案是完全不能。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已有研究的数据,建立了乳糖耐受演化的计算机模型。在公元前4700-4600年,乳糖耐受的突变已经出现;但直到大约3000年前,这种突变才开始盛行。在这个模型中,乳糖耐受与喝牛奶之间没有建立起相关性。
“通过某种自然选择作用,乳糖耐受的基因突变以非常高的频率出现。问题是,如此强烈的自然选择效应很难予以解释。“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伦敦大学学院的Mark Thomas教授表示。
接下来,研究团队在现代人群中的发现也印证了上面的结论。利用英国Biobank的数据库,他们发现乳糖耐受与否,几乎不会影响今天人们的牛奶消耗。毕竟,即使有乳糖不耐受,喝牛奶也不会真正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在这项研究中,人们的死亡率与生育情况都不受影响。
当曾经的猜想落空,研究人员结合历史与现代的案例,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猜测:乳糖耐受的大量出现,可能与更加生命攸关的事件相关,那就是饥荒与疾病。
“如果有乳糖不耐受,当你在健康状态下喝下很多牛奶时,你可能会感到不适,但显然不会因此而丧命。但如果你本身就严重营养不良,这时(再喝牛奶)就有可能面临生命威胁了。当这些史前居民的庄稼歉收,饥饿的他们更可能在还不能分解乳糖的情况下,去饮用高乳糖的牛奶。”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布里斯托大学的George Davey Smith教授解释道。
▲乳糖耐受突变在欧洲的演化历程(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因此研究团队猜想,乳糖耐受的演化可能与饥荒或者流行病有关。在这些情况下,人们的身体状况已经很差。这时,乳糖耐受与否,就成了重要的自然选择因素——乳糖不耐受人群因喝牛奶而腹泻,就会造成原本不佳的身体状况雪上加霜,因此他们更可能在自然选择中出局。而那些乳糖耐受突变的拥有者,则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了上风。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研究团队将饥荒与传染病事件的指标纳入模型。果然,模拟结果支持了他们的猜测,在这两种情况下乳糖耐受成为优势基因,驱使了乳糖耐受自然选择的发生。
“看上去,这些在今天影响人类死亡率的因素,也在历史上驱动了乳糖耐受基因的演化。”论文作者总结道。某种意义上说,或许正是前人遭遇的艰难处境,在无意间帮助今天的人们更好地生存。[1] R Evershed et al., (2022) Dairying, diseases and the evolution of lactase persistence in Europe. Nature DOI: 10.1038/s41586-022-05010-7[2] Famine and disease drove the evolution of lactose tolerance in Europe. Retrieved July 27th, 2022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59769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微信团队,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谢绝转载到其他平台。如有开设白名单需求,请在“学术经纬”公众号主页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