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随笔】封城之下(连载之五)|山栀子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封 城 之 下(之五)
——聊聊新冠疫情中的一些事儿
● 山栀子
5
从广东打工返乡的妻弟一家,回老家涴市过春节。自正月十六后,开始坐卧不宁。他以开货车为营,负责给几个公司送货,兼做物流。孩子在那边的一私立小学读书,一年费用三四万。又刚在江西九江市买房,每月都要还贷。他成了家庭主要经济支柱,经济压力不小。不能近期返粤上班,这成了他们最大的心病。每天关注着疫情,每天盯着官方的复工政策,每天打着电话向我们询问能不能出行。看到本地的交通管制终于解冻了,他早早地在社区开好健康证明兴奋地赶到县城,“卡”住了。“只有复工证明,没有居住地同意证明,不行!”几番打电话和租住房东商量,恳求帮忙申请东莞的社区出具接收证明。得到的答复是“东莞不需要出具接收证明”。帮忙找了些关系也不顶用,松滋就是不放行。妻弟急,我们只能安慰。“万一没有接收证明对方不让进城回租住房,只能流浪在外岂不是更糟?”网上看到一睦类似消息,说很多车辆因为封闭下不了高速,进不了城,就在服务区的车上生活。岳母也跟着着急,整天情绪不好。除了担忧儿子工作,还担忧孙子读书。返回东莞太迟,回去若再隔离14天,还能赶上其他学生的成绩?于普通人而言,这还真是很现实的问题。我小弟也不能回苏州复工,我知道他也着急,只是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他工作的两个企业一个早已复工,他每天只能通过网络和电话工作。还有一个复工申请没有被政府批准。比起妻弟起来,他不是太着急,是因他从事的是技术活,可以远程办公。有时候,从打电话的声音可以听出,他急躁的情绪。“如果再过一个月不能复工,另一个企业极可能倒闭。”小弟担心地说。我问这是为什么。他说,再过一个月,其它省市的同类企业都复工了,你的企业不复工,哪里还有订单,特别是加工业。”企业我不懂,但这句话我相信。平常,职工关心的是自己的工资,何曾想过太多企业的发展和盛衰。但当企业的生存关乎个人切身利益的时候,没有人不关系自己所依赖的企业。关键时候,集体和个人的命运,就是这样捆绑的。在网上查了查,他的这种担忧还真很普遍。不少中小企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虽然各省市出台了一些支持企业减免税费和银行降息等政策。但,这些都是杯水车薪。我开始关注起像妻弟这样的农民工复工问题。妻弟、小弟的迫切复工愿望正是全国众多打工者的共同心声。网上关于复工复产问题正热。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刚刚讲了意见,各地正在贯彻行动。好消息不断从网上传来,到处在开始复工了。但坏消息接二连三,农民工到了打工地,却到不了岗位。隔离,隔离,还是隔离。还有的,原有岗位已被人顶替。他们担忧的是,再过14天,还有自己的岗位吗。果然,妻弟一家就是如此,虽然如愿回了广东,但全家居家隔离,不能下楼一步。更大的恐慌来了:他联系了去年送货的几家公司,都婉言谢绝。又通过同事联系新的企业,一听是湖北的就挂了电话。在这些人眼中,湖北人怎就真成了病毒?贷款买来的大货车,接不了单,这日子咋过。我也知道,车到山前必有路。只是,这路太迟到,每月近万元的贷款和花销,叫人何以承受。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在个人头上,也是一座山。方方的这句话,很深刻。那天,我心绪难平。我写下评论《刚柔相济,让农民工安心返岗复工》,刊发于湖北日报网。该文竟由中央网信办全网推送,以中国日报网、央广网、中青网、光明网、中国新闻网为代表的央媒和全国各省级重点媒体,部分地市主流媒体,还有新浪、搜弧等几百家网络媒体同步转发。我只能像这样,声援。像这样的农民工,举国皆是。那些整日劳碌于车间流水线上的农民工,对他们的真正体恤和关照,何时才能抵达?·end·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我们一起愉快的玩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