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父亲节专题】父亲的肩膀|向家春
父亲的肩膀
● 向家春近些日子,在母亲家长里短的絮叨里,时不时地听到父亲的肩膀犯痛的消息。要他去治一治,他总不肯。大概是没到不能动弹的时候父亲是不肯歇下的。长年累月的劳作已把步入古稀之年的父亲变得瘦小,肩膀虽宽阔,但身子骨大不如以前强壮,脸上爬满皱纹。我没好好看过父亲,记忆里只有父亲在雨天用粗糙的手拿着大剪刀剪脚上黄滢滢的老茧的画面。父亲走起路来有风,即使老来,与父亲同步,走着走着也会落后。听母亲说,父亲的脚力是从小就练成的。父亲小时候上下学,不是走,都是一路跑。别人家的孩子还没到家,父亲早已放下书包在做事。与母亲成家后,家里穷,没柴烧,父亲便常常到母亲娘家去担柴。三十来里路,天没亮就出门,到早饭时候,远远地看到两垛柴移过来,走到近前,才知道是父亲,父亲整个身子掩在如山一样的两垛柴里面,一个早工,父亲一肩挑回来的柴有两三百斤。后来分家砌房,屋上粗大的椽檩都是父亲走几十里山路用肩膀一根根扛回来的。即使肩扛重担,父亲也是运步如风。父亲的衣服不经穿。在母亲收拾的破旧衣服堆里,常常能见到父亲的衣服袖口和衣领完好,而肩膀处崩线或破损厉害。分田到户年代,到了收谷的忙月,父亲就用他的肩膀扛起千担或竹担,穿过铁道,上坡下坡,来回奔跑,把二亩八分田的谷子一担一担运回家。父亲做事踏实,肯卖力,自己劳作之余,常常被人请去做挑工,完工回家脱了褂子,肩膀上一片红印。母亲看了心疼,常常埋怨父亲,父亲就说,给人家做事,不能偷懒卖滑。到了寒冬腊月,父亲便伙人做起了杀猪佬。父亲不主刀,只揪尾。杀完年猪,父亲便挑盆和担子赶下家,到第二家时,往往是杀猪师傅未到,盆和担子先到了。八十年代,为供我们兄弟二人读书,在种田耕地的闲月里,父亲便常常挑起箩筐,走乡窜户,收鸡蛋,卖麻花。早上天亮出门,晚上天黑回家。当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在疲惫里坐下来,敞开衣服纳凉,一条条赤红的扁担印便赫然落满肩头。那时候的父亲,只需一个夜晚的休息,肩膀便又恢复如初。还记得小时候的我调皮贪玩,和伙伴们溜坡坎,一不留神,肩膀扭伤。第二天肿起老高,不能动弹,村里的赤脚医生说要到医院住院治疗才行。父亲二话没说,挑起箩筐,一头担着我,一头担着被子用具。急匆匆赶了五十多里路,到了医院,医生都说父亲的脚力好,肩膀硬。长大后,父亲给我挑了两次行李。一次是我考取师范上学,一次是我分配工作到学校。其实那时候已经有了可以搭乘的客车,我也有了力气,到站后的距离又不远,完全可以自己手拿肩扛,可父亲总是理所当然地挑起我的行李,一路笑容满面地把我送到目的地。后来,村里年轻人都出门打工。看着田地一片荒芜,父亲便包了十来亩地,不再挑担出门做生意。农村渐渐来了农作机械,父亲也有了板车和三轮车,犁耙扁担上肩的日子也少起来。父亲的肩膀只是抡抡锄头,卖猪卖粮抬抬杠,偶尔挑点负重的东西。如今父亲的肩膀依然宽阔,只是感觉得到衣服下的骨头顶出来,父亲的肩膀已然不再那般厚实。劳作稍久一点或阴雨天,父亲便不时抬抬肩,“怎么肩膀疼!”父亲说。田不要种了吧!每次回家我都要对父亲这样说。明年不种了!父亲每次都这样回答我。(作者单位:松滋市新江口小学)推荐阅读:1、【梦里花语】溪云夜灯送行人|陈春霞2、【同题评论】五年级女生作文被批没有“传递正能量”引发跳楼悲剧,你怎么看|山栀子 刘婉璐3、【时评】“借1分”背后是教育观的“满分”|山栀子4、远安,你在怎样写“乡愁”5、花开的声音6、余晖映中语 潮涌大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