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散文】今天,我与爸爸的距离是担当|夏 憋

山栀子 乐乡树人 2022-03-2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今天,我与爸爸的距离是担当

●夏 憋
今天一大早,张老师跑到卧室告诫我一定要给邓老师发句“父亲节快乐!”,换来的却是我的嗤之以鼻。想都不用想,今天的朋友圈肯定是一幅父慈子孝的景象。我一向不喜这些洋节,因为国外有的节日我们有,国外没有的节日我们也有。可能有人会问父亲节我们就没有。不是没有,而是我们不需要。在中华传统中一直强调“孝”,我们从小就受到“孝”文化的熏陶。什么“黄香温席”“陆绩怀橘”“卧冰求鲤”这样的典故比比皆是。在我看来,如果我们国家再来专门设立类似父亲节的节日,无疑是隔靴搔痒。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平时尽孝就够了,不需要专门说一声不痛不痒的话。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来自于人民日报的公众号今天的推文。内容着实触动了我,题为“今天,你与爸爸的距离       ?”。推文中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然而我认为过于平淡。经过一天的思考,我补全了这句话。在《请回答1988》中,德善爸爸对德善说:“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我女儿,稍微体谅下……”。这段话真的完美解释了 “今天,我与爸爸的距离是担当”。没有我,邓老师也成为不了父亲。他成为了父亲,他就必须担当起父亲的责任。“子不教,父之过”,正是因为我注定了他必须挑起教育我的重担。我在长大,邓老师何尝不是在摸索着前进。其中艰辛任谁都体会不了,他也是头一次当爸爸,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可能他刚熟悉怎么和小学的我打交道,转眼间初中的我又让他焦头烂额。好不容易把我拉扯到高中,但是升学的压力也让他操碎了心。终于拽着我进了大学,又要开始担心我以后的发展。我的腰板是越来越直了,而他的背却驼了起来。有句话说得好“父母总有操不完的心”,这些也是他们必须经历的。正是这些,邓老师“父亲”的形象才逐渐丰满起来。作为父亲,他每天都能体会到我不一样的“孝顺”(可能是顶嘴、也可能是抱怨)。作为儿子,我只会感受到他不变的关爱(是毒打,抑或是训斥)。其实,邓老师得庆幸,由于我对“如何平时尽孝”这个问题思考得早,才让他轻松不少。那如何平时尽孝呢?每个阶段的方式不一样。求学的年纪就好好学习,工作的年纪就好好工作,邓老师这个年纪就争取每周回家看望父母。说白了,就是做好每个年纪该做的事。其实,写下这篇文章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田叔叔的父亲前几天去世了。在他父亲去世的当天,我就准备写点东西开导他。可转念一想,田叔叔当孙子的时间都比我长,我作为晚辈何德何能在他面前班门弄斧、大放厥词。最后一想,我作为后浪,迟早要把他拍在沙滩上的,遂心一横,码下这些胡诌之言。亲爱的田叔叔:听闻您父亲离世,我深表遗憾。在疫情期间,我分享过您的喜悦,现在也感受到了您的悲痛。但是,我觉得您不宜过度伤心。生离死别是人生必须经历的,我经常和张老师:“万一我明天就死去,你不要太伤心。因为我已经做好明天死去的准备,至少到今天结束我没有什么遗憾了。”。在我眼中,您是一位大孝子,每周末都带着许阿姨回去看父母。我没有“自己的孩子常回家看看”的经历,也做不到感同身受。但您肯定体会过女儿回家,所以您父亲肯定和您那时一样。其实,您也陪伴您父亲成长了五十多年。我相信他走得很安详,他至少知道了八十几岁的父亲的当法。多少人都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田叔叔,您该高兴,作为父亲,您和您父亲的距离在缩短。他那些多您的经历,您在未来的日子里也将拥有。作为父亲,他肯定希望你比他强,在我看来这种强不局限于地位、金钱。至少,在“父亲”这个角色上,您不一定比他强,现在您有机会去超越。父母与孩子是共生的,缺一不可。父母和孩子怎么相处一直是难题。在我看来,父母既需要彰显自己的威信,也有必要尊重孩子的想法,我很幸运在这样的家庭。孩子既要体谅父母的难处,也不需要过于老成,在此我要感谢了邓老师和张老师的培养。最后,祝愿各位爸爸妈妈在身体健康、天天开心!(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生)推荐阅读:1、【朗读者】刘婉璐:永远的山栀子2、【同题评论】五年级女生作文被批没有“传递正能量”引发跳楼悲剧,你怎么看|山栀子 刘婉璐3、【时评】“借1分”背后是教育观的“满分”|山栀子4、【时评】应引领“钟美美”钟情于健康之美|山栀子5、【散文】再见杰克|夏 憋6、【时评】致战“疫”中贩卖焦虑者|夏 憋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