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家教】教育孩子,请“关门”!
8月中旬,一条“父亲将暴打儿子的视频发到班级群”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1. 这位父亲太不懂控制自己的情绪。
2. 打伤孩子后,又将孩子不堪的一面,曝光在同学面前。
01
笔者还记得自己上高中那会儿,跟母亲在大街上吵过一次架,导致我俩近两个月没有说过一句话。究其原因,就是那天一起逛街,母亲嫌弃我买的衣服“花里胡哨”,一直嘟囔后,我回了一次嘴。从商场出来到街边她就开始训斥:“你刚刚不是很会顶嘴吗?现在怎么不说了?” “哑巴了?你瞧瞧哪个孩子跟妈妈是这样说话的?” “我说的话,你听见了没有?”……我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想的,丢下我妈就跑回了家。
直到现在,回想起这件事情,我还能感受当时的气愤和无奈,那些难听的指责自己的话被母亲嚷到整条街都听到了,任何一个有点自尊心的人都会觉得难堪吧。
与此同时,现在的我作为一名家长,我也明白其实父母对孩子“爱之深、责之切”。只是,这样当众训斥孩子的做法我却不能赞同。
在《圆桌派》节目中,马未都曾说过:“中国的很多父母都喜欢‘当面教子’。即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都喜欢在公共场所直接教育孩子。这样做好像能强化记忆,让孩子‘长记性’。”
02
还记得前段时间网络上很火的热搜吗:#初三男生被家长扇耳光跳楼身亡#
从监控上看,气冲冲的妈妈一见到儿子,二话不说冲上去就是一记耳光。站着比妈妈高出半个头的男孩,下意识做了防御动作,却依然躲避不及后,麻木的又受了第二个巴掌。 过往的路人纷纷驻足侧目,其中一位女性上前进行劝阻。即便如此,也拦不住妈妈一把将儿子顶在墙上,一边不停责骂,一边又掐又推。发完一通脾气后,这才随着路人离开。 被留在原地的男孩,静静站了一会儿,若有所思。紧接着,猛然转身,跳上围栏,纵身一跃,不带丝毫犹豫,决绝告别一切。 有网友在评论里说:这么矫情,长大了还怎么适应社会?
其实,笔者在这里想说,这真不是矫情的问题!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当众揭短,能否加强孩子对错误的认识,不得而知,但是对孩子来说,父母将他的错误,拿到众人面前教育,就像在撒他的“脸皮”一样,让孩子的自尊碎了一地。
03
我们再来看下面一则新闻:
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妈妈不停责骂小文不认真做作业,但小文却顶嘴:“我成绩好,不用写作业。”
这句话瞬间点燃了妈妈。她一气之下扒掉小文的衣服和裤子,仅留下底裤和袜子,随后自行离去,留下被扒光的儿子独自面对一车乘客的围观。 乘客里有人笑小文,有人劝他不要和妈妈赌气,还有人拿手机录视频,就是没人给他递一件“遮羞”的衣服。
原本张牙舞爪的男孩,在不知所措中坐到了终点站。待到被带回派出所时,已经变成闭口缄默的“哑巴”。
我们难以想象他的内心到底有多煎熬? 在他眼中不影响成绩、不值得一提的“作业”,演变成一场令他终身难忘的被当成猴耍的“公车羞辱”。难怪有网友说:我要是这位孩子,以后打死我也不坐公交车了,因为还没有上车,脑子里都浮现的是这个令人难堪的画面…… 大人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小孩子还不具备羞耻心的认知能力,所以不会觉得没面子。可是,对孩子来说,他们觉得在哪里丢的丑,便不想到哪里去。因为走到那里,便觉得自己像没穿衣服的人,总觉得有人在背后嘲笑和指指点点。
04
毋庸置疑,父母为孩子付出的一切是出于爱,期待他们能尽快改正错误,变得更加优秀。可殊不知,爱的方式一旦不对了,就会演变为孩子成长中的痛苦。
在节目《少年说》中,一位高一女孩走上勇气台,请求妈妈能够“关起门来教育”她,不要在外人面前一点就炸。但妈妈却对女儿提出的请求不予理会,反而质问起女儿:“在外面,是你的面子重要,还是妈妈的面子重要呢?”在妈妈的话语里,女儿的面子始终不及维护自己的威信重要。
节目的最后,母女俩虽然在台下挽手和好,似乎总隔着一颗心的距离。
05
成年人爱面子,孩子更爱面子。没有“面子”的孩子,“里子”早已惨不忍睹。
各位父母可以看看这三句话:
1.孩子犯错,父母要调整好情绪,给孩子留“面子”,避免将“教育”变成“教训”。
2.多倾听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将认错、知错、改错的主动权,留给孩子。
3.“关起门教育”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尊重,家长们别在外面一点就“炸”。
每个孩子“有面子”的起点,都源于父母的理解与接纳。自尊心如果被碾碎,就会成为一道难愈的伤疤。
哲学家约翰·洛克曾说:父母越是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也就越看重,因此也会更努力地去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越是当众宣扬子女的过错,让他无地自容,那么他便会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