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那个“护犊子”的老师!
小
媒
君
说
学生犯了错,作为老师,你会护着学生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品质,就是爱孩子,就是爱学生,谁不爱学生,谁就不适合待在学校。今天小媒君为大家推荐的这篇文章,讲的正是一个老师“护犊子”的故事,来看看有没有引起你的共鸣?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被我的一个科任老师演绎得淋漓尽致。
01
前不久,有一中学同学微信约我,说是联系到了一位科任老师,想一起去见见。
科任老师?我有些犹豫,因为一般来说大家只和自已的班主任有联系。刚想拒绝,这位同学又说:“是曲老师,教咱们俄语的。”
曲老师?我眼前一亮,那是应该去见见的。
曲老师当年是我们学校十二班的班主任,我是十五班的,她教我们俄语。
提到曲老师,一个文静,秀气,戴眼镜的中年女教师的形象浮现在眼前。于是,我爽快地答应了。
之所以愿意去见曲老师,是因为当年的一件事。因为那件事,她被称呼为“护犊子”的老师。
02
事件要追溯回四十多年前。
一次,曲老师的十二班有几个学生,同别班的学生发生摩擦,双方约定第二天放学后决个高下,有个学生把一条自制的七节鞭(将七根10多厘米长的钢丝,两头弯成圆圈,连接起来,就是一条简易的七节鞭,当年有人把它当成了凶器)装进书包,带到了学校。
不料,风声走露,这事被学校保卫部门知道了。于是,两位保卫组的老师急匆匆地来到十二班,要把这位同学带走。
曲老师堵在教室门口,和保卫组的老师展开了一番唇枪舌战。
那个年代,要是被保卫部门带走,一通审问下来,轻则一个处分,重则会在学生的档案上留下一笔。
曲老师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坚决不让把人带走。
“他参加到打群架中了吗?”曲老师问。
“没有。”保卫组老师回答,“但他有这个动机。”
“你怎么知道他有这个动机?”曲老师问。
“他带凶器了。”保卫组老师说。
“那他使用凶器了吗?”曲老师再问。
“没有。”
“这没有,那没有,你们为什么要带走我的学生?”曲老师提高了嗓音。
“他带凶器了。”保卫组老师有些不耐烦了。
这时,旁边几个教室的老师听到走廊里传来的争执声,纷纷开门探望。
曲老师向这些老师摆摆手,示意没事。
回过头来,曲老师对保卫组老师说:“什么叫凶器?我只知道我的学生没有参与打架,更没有动用凶器,你们不能带人走。”
“可他手上有凶器,”保卫组老师强调说。
“那好。”曲老师笑了笑,“这样吧,凶器你们拿走,学生给我留下。”
两位保卫组的老师互相看了看,妥协了。
03
送走了保卫组的老师,曲老师关上教室的门,只听到教室里传出一阵吼声:“参与此事的同学都给我站到前面来。”
具体曲老师是怎样教育她的学生的,后来传出了好几个版本。从此以后,这几个学生成了曲老师的左膀右臂,班级秩序有了很大的改观。
“凶器你们拿走,学生给我留下。”这句话瞬间传遍全校,众多学生对曲老师充满了敬佩之情。
当然了,我也是这众多学生中的一员。不过其实背后还有一个原因,那个带七节鞭到校的学生,是我的一个发小。因为他比较顽劣,他母亲就叮嘱我多照看点,所以我对此事格外关注。
这样的结局,也让我松了一口气。
04
这次再和曲老师相见,光阴已过四十载。
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稍微发福,但依然文静的老太太。她脸上的皱纹难掩岁月的痕迹。透过眼镜镜片,那一双充满智慧、时而流露出一丝狡黠神情的目光,让我认出来了,这就是曲老师。
曲老师虽然八十高龄了,可记忆力却出奇得好,同学介绍了我的名字后,她稍一思索,立马想到了。
她笑着提到了当年学俄语时我的一段糗事,之前,我常常傻傻地把俄语中男同学和女同学念错,过了好长时间还有同学以此来开玩笑。
说曲老师记性好是有道理的,她班里一个学生跟我说过:她们师生分别三十二年后第一次聚会,一共去了五十二名学生,只有一名女学生曲老师没叫上名字,其余五十一名学生,她竟能都喊对名字,无一叫错。
说来奇怪,她记性那么好,可我提起“凶器”事件,她却不记得了。拿她的话说,她从教五十年来,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曲老师说,她一直秉承着“以学生为中心,凡事为学生着想,促使学生进步” 的理念。
听了她的话,我想到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话:“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有时候,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在于老师不经意间的一件事或者是一个举动。
曲老师是这样对待学生的,学生们也一直感恩着老师。我听她的学生说过这样一件事:每逢曲老师生日,都会有她教过的学生自发组织起来为她祝寿。因人员、次数冲突,她生日前后几天都成了祝寿的日子。
05
席间,有个同学又想起一件事。
那是一次全校早操,十一班有一个同学来晚了,他偷偷地想溜进队列中,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了,他的老师一把揪住他,把他拉到队伍前面,大声训斥着。
这时曲老师看到了,她快步上前,把这个学生推回队伍里,又把这个老师拉到一边,小声说着什么。
“我能说什么?我告诉他,你回教室怎么教育都行,千万不能在全校师生面前给学生难堪,如果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见提到此事,曲老师解释说。
接着,曲老师又说:“我始终认为,一个老师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已的孩子一样,孩子犯了错不要紧,咱们关起门来自己解决呀。”
说到这里,曲老师笑了:“不是说,家丑不可外扬吗?话又说回来,学生也是有自尊心的,作为老师应该想到这一点。”
这时一个同学说:“当年就有老师和同学说您是护犊子的老师,这么多年您一直没变。”
“对,我就是护犊子,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学生你不去护着点,学生能服你吗?”
06
说到这里,曲老师沉默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
“我今年八十岁了,退休后又在私立学校干了十年,这么些年的教职生涯,我认为老师和学生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而是能完美融合的一个整体。”
曲老师摘下眼镜擦了擦,举起了酒杯:“今天,我很高兴,我不是你们的班主任,再说你们离校也四十多年了,但你们还记得我,我这个科任老师当得也值得了。”
她有些动情了:“谢谢你们!塔瓦利史,谢谢你们!塔瓦利莎(俄语:塔瓦利史——男同学,塔瓦利莎——女同学,这次我可没弄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品质,就是爱孩子,就是爱学生,谁不爱学生,谁就不适合待在学校。
愿我们的教师队伍,出现更多的“护犊子”的老师,那将是学生之幸,教育之幸。
山子:一位教师的父亲,关注教育的退休人员
往期推荐
来源: 教师枕边书,已获授权。
广东教育传媒 ,做您身边的教育资讯专家
你遇到过“护犊子”老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