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越来越难管,只因父母扮演黑白脸!

窈小窈 广东教育传媒 2020-08-22
  


不少中国家庭都有这样的情况,父母其中一方总扮演严厉而强硬的角色,另一方就扮演宽容而温和的角色,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意图以这种方式达到家庭教育的平衡。但,这种方法真的有效吗?


那天有妈妈问,在家你唱黑脸还是白脸?

 

我说不扮脸,黑白都是我。

 

她一脸惊讶,“那孩子能受管吗?”

 

这个问题太宽,把我问住了。我应该说受管还是不受管呢?因为的确有很多时候,孩子不由我控制,她总有自己的很多想法,我不确定那是不是和扮脸谱有关。

 

不过,黑白脸的管教方式,我是不赞成的。

 


01



很多人觉得一个家,总要有人唱黑脸,有人唱白脸,否则孩子要么容易宠坏,要么容易被严厉压的透不过气。黑白脸是平衡宠坏与严厉的秤砣,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家的爱。

 

可孩子是活的,有自己思想和看法。他们不见得轻易能被平衡,也会导致孩子有错误的认知不知道该听谁的。

 

这样会使孩子学会一个行为:喜欢试探父母。

 

譬如说哭,哭是很多孩子用来试探大人的法宝。

 

你一定见过为了买玩具在地上哭得死去活来的小孩,他们哭,多半都是在试探,大人会不会心软给他买。

 

如果一个孩子,心里很确定爸爸或妈妈的立场坚定,他大概不会做这么浪费力气的事。

 

所以说,父母立场不统一,想靠唱黑白脸来平衡亲子关系,这其实对父母,对孩子都不是好事。

 

它损坏了父母自己的权威,也破坏了孩子的规则感。

 


02



小时候有篇课文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文章说的是,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父亲则说:“糟糕透了”。

 

成年后作者又写了好多诗、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父母依然是两种不同的态度。

 

最后,作者终于明白了,不管是母亲的“精彩极了”还是父亲的“糟糕透了”,都是对自己深深的爱。

 

以前我也是这么认为,觉得这是父母爱孩子的一种方式。

 

可现今有了孩子,我不会这么以为了。

 

有的孩子,他懂得自我内化,把父母的话放在嘴里细细嚼碎,体悟到了父母的爱。

 

可是,不是每个小孩都有那位作者的通透,知道体悟大人的用心良苦。如果换做是一个不太会“消化”的人,他可能会把“糟糕透了”当作当头一棒,彻底放弃创作。

 

有时候,父母的一句肯定,能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好,同样,一句打击,也能让孩子变得一蹶不振。

 


03



父母教养的方式不一致,就像在反复归零,做无用功。

 

比如,孩子做错了事,妈妈坚持立场不妥协,爸爸觉得算了,只要孩子不哭就行,从了他便是。

 

这样,父母的反复归零,孩子无法从错误的行为里认识到错了,因为他知道有一方家长护着。无理取闹又怎样,反正有人撑腰。

 

所以,父母唱黑白脸,即教养方式的不统一,才是孩子越来越难管最大的原因。


老一辈喜欢说,等孩子大了去学校有老师管教,就好了。

 

可是,一个老师管教一个班几十个学生,要帮助他们重新改掉坏行为,这是多大的工作量啊!

 

女儿去年幼儿园开学前,学校就举办了一次家长会,谈到了“家园共育”。

 

校长非常明确告诉我们:“如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一致,我们很难把一个孩子带好。”

 

她以孩子在幼儿园吃饭为例。在幼儿园,所有的小朋友饭前都需要洗手,吃饭要好好坐在座位上吃,吃完一起去漱口。这项好习惯老师大概需要用一周的时间来培养,甚至更久。

 

但如果在家里,小孩闹脾气说,我不想洗手,不想好好吃饭。若父母妥协了,那这项好习惯就等于老师白教了。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一致,其实也是在唱黑白脸,只不过是教养矛盾的升级版。

 

当然,并不是说要完全遵从学校的做法。

 

在我看来,一切对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有利的做法,都是值得统一的。

 


04



教养方式要一致,不管对父母还是学校,都是不容易的。

 

教养孩子要相互协作,需要父母、学校共同完成。

 

若一味地捍卫自己的立场,在孩子面前,肆无忌惮地争论谁对谁错,或者固执地以自己的方式管教孩子。在这种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大概也不会幸福吧。

 

父母都不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孩子又怎么知道呢?

 

所以父母要相互沟通,尽量达成教养共识。


往期推荐


来源:“十分妈妈”公众号(ID:shifenmama8),已获授权。

 广东教育传媒 ,做您身边的教育资讯专家 


父母要相互沟通,达成教养共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