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心态,影响孩子的一生幸福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钱志亮工作室 Author 钱志亮
很久以前,读过这样一则小故事:
一个青年背着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找大师。
他问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一路跋涉让我累到极点;你看我鞋子破了,手也受伤了,为什么还是找不到心中的阳光?”
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什么?”
青年说:“里面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着它,我才能走到您这儿来。”
大师带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了船赶路吧!”
“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
大师微微一笑:“是的,孩子,你扛不动它。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就像这艘船,须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心中抱有太多焦虑、不安、烦恼、愧疚、失望,不仅心会不堪重负,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孩子。
为人父母,要重视日常生活自然内化的教育过程,你的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世之道,这些细枝末节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心态,就是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
01
漫画家几米曾经在画中写道:
衣服越来越紧,那表示我吃的很好。
有巨额的电费账单,因为那表示我冷气吹的很爽。
有阴影陪伴我的劳动,那表示我在明亮的阳光下。
心态好了,生活就会幸福很多,反之亦然。
身边一位朋友就是典型的“悲观主义者”,遇见问题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担心,哀声怨气。
有一次,一群大人准备带孩子出门玩一天,没想到天公不作美,像是要下雨,其他人都在想办法换个室内的场所玩,只有她在一旁发愁:
“该死,这雨一时半会不会停的!”
“烦死了,这下洗的被套又不能干了!”
“怎么我一出门就这么倒霉啊!”
10岁的女儿站在一旁,像霜打的茄子一样,出来玩的精神头瞬间没了。
悲观消极的父母,一直在重复抱怨问题的发生,自影自怜,与自己的情绪作斗争,从不想着解决问题。
如果连妈妈都这么悲观,孩子该从哪里获得勇气和信心去解决人生中的大小问题?
我年轻的时候听到一种说法:“一叹穷三年”,意思是说人千万不要唉声叹气,叹气会把好运气叹走。
一位悲观消极的父母,也会叹走孩子对生活的希望和热情。
02
焦虑,也是所有父母都逃不掉的一种情绪。
有的孩子说话晚,父母开始担心孩子的智力发育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有的孩子一次考试没考好,父母就急得睡不着:这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吗?明年的小升初考试怎么办?以后要是上不了好大学,这辈子不就完了吗?”
看到别人家孩子报了才艺班得了奖,而自己的孩子表现平平,又开始急着给自家孩子报上,短期内看不到孩子学习成果,又责怪孩子资质平庸.....
似乎有了孩子之后,焦虑永远不会结束,对自己犯错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对孩子的错误反应过度,表现出来的就是对孩子急躁、烦闷、怨恨。
可怕的是,这种的焦虑会传染。
举个简单的例子:
学生在中考、高考前,我经常给家长朋友们的一条建议是:不要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千万不能搞内耗。
我曾遇到过一位家长,儿子高考,她表现得比孩子更加紧张,孩子在家复习,有时候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她就会一个劲地念叨:“你还不抓紧......"
孩子考前本来就紧张,被妈妈一念叨更加烦躁,两个人忍不住就吵起来,考前那段时间,母子关系变得很紧张,孩子在高考中的表现远远没有平时优秀。
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也很能说明问题,如果养孩子养到鸡犬不宁、痛苦不堪,十有八九是心态出了问题。
家长的心态不好,家里的气氛也好不了。
焦虑是最消耗人的情绪,因为不管我们怎样焦虑,我们都无法保证孩子的未来。
而克服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放弃追求完美。
当我们能够放下焦虑,心态平和地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对孩子的成长才能起到正面的作用。
03
绘本《妈妈的红沙发》讲了一个很温暖的故事:
有一个小女孩和她妈妈、她外婆住在一起,一家人在“蓝车餐馆”工作,她们每天都努力挣钱,将钱存在一个大瓶子里,希望买一个漂亮柔软的大沙发。
因为在不久前,一场大火把椅子、沙发、所有的东西全烧光了。
邻居们带来披萨、冰淇淋和好多东西,外婆乐观地安慰道:
“幸好我们还年轻,还能从头开始。
这场灾难并没有让这家人灰心丧气,她们搬进了新家,把墙壁漆成黄色,把地板擦得亮晶晶的,妈妈每天努力上班,外婆经常哼着歌。
小女孩、妈妈和外婆一起把零钱存起来,为了买一个可以让家人在上头休息的沙发,生活充满盼头。
面对如此变故,一家人还能淡定如初,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实属不易。
每个人的生活其实都不容易,我们没办法改变眼前的困难,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看待困难的角度,换个思路。
对父母而言,这份对生活的乐观与淡然也能感染孩子。
父母的心态是影响家庭幸福的关键因素之一,乐观的父母传递乐观,悲观的父母传递悲观。
慈善家汤姆•亨特爵士曾说:“我的生活经历告诉我,对生活持积极态度的人更幸福,事业更有成。”
教育路上,需要父母有这样强大的内心、积极乐观的心态,毕竟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是一种教育。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ID: qzlzgs),已获授权。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专注于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儿教育领域。著有《入学早知道》《科学的早期教育》《急用先学的140个汉字》等。
转载、投稿或商业合作回复关键词 转载/投稿/合作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当成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