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提前学的优势,通常会在三年级消失。”做了两年小学生家长,我终于变得淡定……

图图的妈妈 广东教育传媒 2021-06-28


《2018年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里面有一项调查数据,是关于“家长在孩子什么年龄段最焦虑的。


2018年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


结果和我们感知的差不多,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反而是我们最焦虑的年龄段。


其实不难理解,人最容易在有希望,选择多的时候焦虑。


幼儿阶段,总觉得这辈子培养孩子是最大事业,必须全力以赴、大干特干,所以很多家长搜集各类信息、尝试各类兴趣班,甚至考察幼儿园都能做成一个为期大半年的项目。


我第一次感到焦虑,是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


上了小学才发现,孩子的成长速度和学习进展被赤裸裸地和同龄孩子对比,被外界标准评判,想不焦虑都难。


记得孩子写字写得很费劲的时候,以及第一次语文单元测试才80多分的时候,我一度怀疑是不是因为没有给孩子报班提前学才耽误了。


但做了两年小学生家长,我从焦虑慌乱,变得越来越淡定。



淡定不是因为彻底佛系,而是明白了行动是治愈焦虑的良药,尤其随着孩子的成长和自我纠正,渐渐发现很多曾经的焦虑是没必要的。


教育这条路,焦虑很难避免。不怕焦虑,就怕焦虑错了地方。


未来的路上一定还会有很多焦虑不安,有个好办法就是请教过来人。


所以今天我也梳理一下,回头看看自己以前的焦虑,发现其实很多都没必要。记录下来,也许对还没上小学的家长们有些许帮助。


01


提前学的优势,通常会在三年级消失,其实没必要太焦虑。


和很多老师、高年级家长聊天,他们都告诉我,三年级是小学的第一道坎儿,第一个分水岭,你会发现很多孩子的学习优势开始重新排名。


一方面是因为三年级的作文、数学都有难度提升,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大部分幼升小提前学带来的优势会在三年级消失得差不多。


拼音、写字的差距、英语提前学的优势、跳绳练没练过,会是孩子在入学后很快看到的区别,但这些差距真的一学期就赶上、拉齐了。



我一位同事的孩子在海淀名小读五年级了,她和我深聊过一次。


当初本着素质教育小学前没任何学习课本知识,她家儿子上了一年级,发现各方面成绩都不如其他人。


但她没慌,她知道自己孩子的优势是读书多,这个优势在一、二年级还没展示出来;


同时她也根据学校的知识点给孩子课外夯实,尤其是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


结果她家儿子三年级开始一路起飞,直到现在都是稳居全班前五,语文英语的优势因为长期积累,尤为突出。


但说这些不代表提前学的孩子反而会落后,千万别误读。


核心不是提前了多久学,而是开始学了以后持续加速下去。


但凡坚信终生学习才是竞争力的家长,不会计较提前跑的那一年两年。


02


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是低龄孩子的本性,无须焦虑。


我一度也是大道理连篇地和孩子说学习多么重要,给自己不断赋能的人生才能前行......


总之我讲了一大堆他肯定听不懂的人生哲理。


细细想来,这些道理我都是成年了才意识到,怎么可能要求一个6、7岁的孩子理解呢?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只有真的遇到一定坎坷后,才会理解努力奋斗的意义,这不是特例,是正常现象。


虽然我们不希望孩子老大徒伤悲,但想让孩子从小就理解学习的意义,树立远大的志向,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曾经在给孩子找家教的时候,和很多重点大学的在读生聊天,我问他们,什么时候意识到学习重要性的,要奋发图强的?


几乎所有的男生都回答我是高中后,女生们倒是乖巧很多,从小觉得学习是义务。


尤其是男孩子的家长,肯定会经常深夜长叹,到底什么时候孩子才能对学习上点心呢?


我现在的做法,就是用孩子理解的意义去激励他,比如竞选班委需要成绩不错;比如参加一些比赛取得成绩很有成就感;甚至一个喜爱文具的奖励。


拔苗助长很难,我能做的就是扶着苗不歪,等到他自我觉醒的时候还有基础能发力。


小时候常听到长辈说,什么时候能收心了,学习才能好。


的确,寒窗苦读是需要定力和毅力的,不是刚上学的孩子就能明白的。


03


各种专家口中的敏感期,错过了也不是就不行了!


虽然我也主张抓住孩子的各种敏感期,语言敏感期,思维敏感期,想象力活跃期等等等。


但我就算错过了,又怎样?


难道孩子的一生就靠前6年决定吗?


就算6岁前没接触过英语,没学过数学思维,难道7岁开始学就注定学不好吗?



没有完美的起点,但可以加速过程,年龄大的孩子因为理解力强,通常学习效率会比小时候高很多。


所以这些有些负面的魔咒不要影响我们的前进信心。


我们这代人初中开始学英语,也大把学得很好够用的;


我还听过一个例子,一个五年级才开始进入奥数高端机构学习的女孩子,却碾压很多学了奥数多年的孩子。


不是因为天才,而是因为基础打得牢,一旦上了难度,依然很稳地步步为营。


前段时间我分享过带孩子纠正发音的事情,老师告诉我其实黄金时间是5岁。


我没有慌乱,而是和老师制定了适合孩子这个年龄的规划。


对于任何人来说,现在就是最早的开始,不是吗?


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有时候太追求起点的尽善尽美,却忘了长跑最需要的是一直跑,一直保持体力,最后还能冲刺。


共勉!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来源:三个妈妈六个娃,已获授权。

转载、投稿或商业合作回复关键词 转载/投稿/合作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当成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