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近期CSSCI期刊“资本市场开放选题”15篇文章

会计学者成果推送 会计学术联盟 2023-02-24

欢迎加群:欢迎2021届海内外华人会计金融博士毕业生入群,欢迎会计学术联盟小伙伴入群,加群请及时修改群名片:姓名+学校。本群我们将严格管理,当天未及时修改群名片的,将被请出群。我们将统一往群里发就业信息。请联系群主萌小二微信13717527221,加群请注明姓名+专业/学历+单位,感谢配合!

诚邀参与《CCGAR2021审计理论研究指南》编制

211院校,南京农业大学招聘会计金融教师!

规模大!盐城工学院招聘会计类教师!

985高校,兰州大学诚聘“会计与财务管理”教师

中国大学担任校长的“会计教授”最新名单

中国会计学者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三篇盈余管理研究文章

国内顶级期刊《管理世界》,最新发表四篇会计类文章

国际知名财务期刊,发表三篇“中国高铁开通”研究文章

【会员公示】第十批会计学术联盟个人会员名单



本周盘点发表在国内CSSCI杂志,有关沪港通题材的研究论文,以期为广大朋友学习有所参考
(注:个别杂志虽然非CSSCI,但文章质量较高,一并录选)



1.资本市场开放与会计信息可比性——来自“沪港通”的经验证据

刘焱1;姚海鑫;2杜燕婕3
1.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2. 辽宁大学新华国际商学院3. 杜燕婕埃森哲(中国)有限公司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20年01期 第55-62页 北大核心CSSCI

摘要:以2014年"沪港通"的实施作为外生事件,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沪港通"政策对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沪港通"政策通过公司治理机制提高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沪港通"政策对于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会计信息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国后续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沪港通; 会计信息可比性; 资本市场开放; 公司治理;


2.“沪深港通”机制与企业创新研究——基于多期DID的实验证据

齐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当代财经. 2020年02期 第76-88页 北大核心CSSCI

摘要:"沪深港通"机制是否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创新与发展是我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中的重要议题。基于双重差分模型,以我国沪深港通的实施为自然实验事件,考察了以沪深港通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开放政策对公司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深港通实施后标的公司显著增加了研发投入以及专利产出量,提高了企业创新绩效。进一步检验表明,沪深港通对创新效率的提升效果在机构持股比例较低、信息透明度较低、管理层视野较低及代理问题较为严重的企业更加明显,说明其通过增强境外投资者的治理效应、改善企业信息披露状况、缓解创新决策中的代理问题等途径促进了企业创新。结论拓展了沪深港通事件对企业创新的后果及机制研究,检验了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并为我国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资本市场开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资本市场开放; 企业创新; 外资持股; 沪深港通;


3.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吗?——基于“沪港通”交易制度的经验证据

朱琳1,2;伊志宏1
1.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2. 无锡太湖学院会计学院
经济管理. 2020年02期 第40-57页 北大核心CSSCI

摘要:作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改革创新机制,沪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现有研究主要考察了沪港通交易制度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对其是否会影响微观企业行为,尤其是企业的创新投资行为研究不足。基于此,本文采用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沪港通交易制度实施这一事件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沪港通交易制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沪港通交易制度实施后,沪股通标的企业的创新水平显著上升。(2)经理人职业忧虑在沪港通交易制度影响企业创新的过程中既发挥了中介作用,又具有调节效应。表明缓解经理人职业忧虑,抑制经理人短视行为是沪港通交易制度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3)沪港通交易制度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受到上市公司信息环境的调节影响,二者之间的正向关系在上市公司信息环境较差时更加强烈。本研究为沪港通交易制度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并揭示了沪港通交易制度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对于深刻理解沪港通交易制度,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企业创新; 沪港通交易制度; 职业忧虑;


4.资本市场开放下的“沪伦通”研究:理论、现象与研究机会

孟庆斌1;杨志豪1;师倩2
1.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财务研究. 2020年03期 第54-61页

摘要:"沪伦通"作为中国在金融开放和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中迈出的重要一步,是对"沪港通"、"深港通"等已有资本市场开放举措的延续与突破。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不仅能够增加双方投资者的投资标的,而且有助于新兴国家向发达国家学习成熟的资本市场运行模式和监管机制。本文在全面梳理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相关文献及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重大政策以及"沪伦通"的运行模式,阐述了"沪伦通"的实施对中国资本市场各层面的影响和意义,并结合"沪伦通"的独特背景探讨了其未来的研究话题。
关键词:沪伦通; 资本市场; 互联互通;


5.资本市场开放与并购商誉——基于“沪港通”的实证研究

李昆;周庆鸽
四川大学商学院
经济体制改革. 2020年03期 第137-143页 北大核心CSSCI


摘要:利用"沪港通"的实施检验资本市场开放对上市公司并购商誉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并购商誉,且对高商誉样本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沪港通"主要通过改善信息环境来抑制并购商誉;"沪港通"对于并购商誉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融资约束高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开放能够有效抑制并购中的商誉泡沫、改善并购效率,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应继续稳步推进,通过开放引入更多理性和专业的投资者,引导我国资本市场投资风格转变,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要加快完善和规范中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及监管制度,特别是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关键词:“沪港通”资本市场开放; 并购商誉; 信息环境;


6.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基于“沪港通”的准自然实验

张昭1;马草原1;王爱萍2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2.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管理. 2020年06期 第172-191页 北大核心CSSCI


摘要:本文利用沪港通开通这一"准自然实验"构造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沪港通的开通显著缩小了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并且在剔除"限薪令"、股权激励、最低工资制度等因素的干扰之后,这一效应依然显著,其他稳健性检验方法也证实了这一结论的可靠性,因此沪港通开通并非是近几年来中国企业内部薪酬差距乃至总体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2)资本市场开放显著地提升了上市公司监事会持股比例,但降低了董事会持股比例,从而通过强化监事会的监督力度来缩小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当然内部监督的中介效应仅存在于A股企业中,因为非A股(B股、AH股、AB股)企业开放程度已经较高,受沪港通的冲击较小;(3)企业所处外部法律环境对资本市场开放影响企业内部薪酬差距产生了调节作用,A股企业相比非A股企业外部法律环境更为单一,资本市场开放使得入选沪港通标的范围的A股企业面临的外部法律环境约束增强,因而缩小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程度也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厘清资本市场开放的收入分配效应,可以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深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提供理论和经验证据支持。
关键词:资本市场开放; 内部薪酬差距; 沪港通; 双重差分模型;


7.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资本结构决策——基于沪港通效应的准自然实验研究

丁一;李启佳
1.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2.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04期 第44-55页 北大核心CSSCI

摘要:基于沪港通所带来的政策冲击,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的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资本结构决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沪港通的启动显著加快了试点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并降低了资本结构偏离目标的程度,进而促进了企业资本结构动态优化。区分不同偏离方向和调整方式的进一步研究显示,资本市场开放效应存在非对称性,其影响在杠杆过度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稳健。高杠杆企业更倾向于采取权益融资方式调整资本结构而非债务方式。丰富了微观财务视角资本市场开放效应的实证研究,为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资本市场开放; 沪港通; 动态资本结构; 资源配置效率;
 


8.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与上市公司流动性管理——基于沪深港通实施的经验研究

姜永宏;曾晨光;何鲁丽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商业研究. 2020年06期 第126-134页 北大核心CSSCI


摘要:基于我国资本市场持续对外开放的背景,以及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实施,采用双重差分法,从公司现金持有和财务弹性积累的视角,研究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对我国上市公司流动性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深港通的实施降低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增加对经营净现金流量的敏感性,减弱了上市公司财务弹性积累与投资支出之间的负向相关性。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沪深港通的实施提升了上市公司积累财务弹性的市场价值;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沪深港通的实施降低了公司投资的同群效应对财务弹性的依赖,并且减弱了公司增持现金的同群效应。
关键词: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沪深港通; 流动性管理; 现金持有; 财务弹性;


9.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债券融资成本——来自沪深港通的经验证据

唐逸舟1,2;王婧文3;王姝晶3
1. 上海证券交易所2.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3.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证券市场导报. 2020年07期 第52-60页 北大核心CSSCI

摘要:利用2010―2018年沪深两市发债企业样本,本文考察了沪深港通对企业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沪深港通显著降低了标的企业的债券融资成本;进一步,沪深港通是通过改善股价信息效率的渠道,降低了企业的债券融资成本;并且,对于信息环境较差的企业,沪深港通的上述影响更为显著。额外的证据显示,沪深港通有助于促进企业债券融资,并提高融资的规模和比例。本文结论不仅丰富了资本市场开放的经济后果研究,也为提高直接融资占比、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资本市场开放; 信用利差; 信息效率; 沪深港通;


10.资本市场开放与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基于“沪港通”的准自然实验

孙诗璐;汪文生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0年04期 第144-156页 北大核心CSSCI

摘要:以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试点项目——"沪港通"为外生事件,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资本市场开放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这种影响在不同产权公司中的差异。研究发现:"沪港通"的开启能够显著提升高管薪酬的业绩敏感性;相较于民营企业,"沪港通"的开启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业绩敏感性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对于股权相对较为分散以及地处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上市公司,"沪港通"的开启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正向效应更强。
关键词:资本市场开放; “沪港通”; 薪酬业绩敏感性; 公司治理;


11.沪港通如何影响公司现金持有?

杨兴全;李沙沙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04期 第69-80页 北大核心CSSCI


摘要: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里程碑,沪港通的开启不仅对沪港两市的联动性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市场效应。基于沪港通这一外生政策,以2010—2017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沪港通如何对公司现金持有产生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可以带来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增加,其主要途径源于治理效应而非缓解融资约束效应;现金持有的增加源于抑制过度投资所减少的现金耗散,并将多余资金用于研发投入与股利发放。进一步研究表明,沪港通可以提高现金持有价值,且上述作用效果在高代理成本和低成长性的公司中更显著。因此,应当充分重视沪港通的外部治理效应,推进和完善资本市场开放机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市场功能。
关键词:资本市场开放; 沪港通; 现金持有; 公司治理; 融资约束; 现金持有价值;


12.沪深港通背景下的资本市场开放与资源配置效率——基于信息透明度的中介效应研究

王建新;丁亚楠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云南社会科学. 2020年04期 第122-128页 北大核心CSSCI


摘要: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资源配置效率;信息透明度在资本市场开放与资源配置之间起到了中介效应,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相比于融资约束较低的公司,融资约束高的公司信息透明度的中介效应更加显著,资源配置效率更高。因此,推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有助于提高信息透明度,改善市场信息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关键词:资本市场开放; 沪深港通; 信息透明度; 资源配置;



13.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促进公司创新了吗——基于“沪港通”交易制度的经验证据

罗宏;陈小运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当代财经. 2020年08期 第66-77页 北大核心CSSCI


摘要: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能否促进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一直是政府部门与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利用"沪港通"交易制度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从公司创新的视角考察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沪港通"交易制度实施提高了公司创新水平,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沪港通"交易制度实施通过优化公司信息环境、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风险承担水平这三种渠道使得公司受益,从而提高了公司创新水平。此外,在金融契约执行效率较高、产品市场竞争较强的情境下,"沪港通"交易制度实施对公司创新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因此,我国应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深化和完善互联互通机制,加强对本地投资者和信息中介的引导、培育,并积极防范与资本市场开放相关的风险,进而为实体经济带来更多的创新活力。
关键词: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公司创新; “沪港通”; 准自然实验;



14.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与企业融资约束——来自沪港通的证据

杨胜刚;钟先茜;姚彦铭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20年05期 第36-43页 北大核心CSSCI

摘要:基于2014年沪港通开通这一外生事件,建立PSM+DID模型考察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开通有效降低了我国企业融资约束,该效应在民营企业、非跨国企业、地方司法效率和市场化发展水平较高的样本中表现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沪港通能通过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和外部监督程度两种渠道来降低企业陷入融资约束困境的概率。沪港通有利于释放企业融资约束,为我国后续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系列政策的推行提供重要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沪港通; 融资约束; 信息质量; 外部监督;
 



15.资本市场开放与超额在职消费——基于“陆港通”的准自然实验

赵东;王爱群;闫盼盼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证券市场导报. 2020年10期 第60-71页 北大核心CSSCI


摘要:"陆港通"是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的关键步骤,对于规范上市公司治理具有重要作用。基于"陆港通"实施背景,本文以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了资本市场开放对公司超额在职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陆港通"显著降低了管理层的超额在职消费水平;股权集中度越高,"陆港通"标的公司超额在职消费下降的幅度越大;该结论在使用PSM方法控制样本选择偏差以及进行安慰剂检验后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表明,"陆港通"实施后,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的改善是资本市场开放抑制标的公司超额在职消费的影响路径;并且,当外部信息环境较差时,资本市场开放对超额在职消费发挥了更大的治理效应。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有助于约束管理层的隐性私利侵占行为。本文丰富了资本市场开放治理效应的相关研究,也为监管部门继续完善并推进互联互通交易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资本市场开放; 陆港通; 公司治理; 超额在职消费;

 



会计学术联盟简介

会计学术联盟,是一群有朝气,有活力,有理想,有追求,正能量满满的“年轻人”组成的成长共同体。以“传播会计前辈思想,引领青年一代成长 ”为己任,从回归人本性的视角,探索交友与做人,倡导建立大会计金融生态圈(平台),服务有缘人成长,成全他人,成就自己,整合资源,服务社会!


会计学术联盟不仅仅是一个微信公众号(ID:KJXSLM,关注人数近140000人),她是以微信公众号为媒体,传播信息,整合资源的高端交流平台。承担着为有缘会计人成长服务的历史使命!


主要服务项目:

1.公众号推文:科研学习,文献速递,硕博招生,求职招聘,学术会议,热点关注,成长训练营等。

2.线下会议:已联合举办四届会计学术年会,16期会计学术Seminar,一届会计教育创新论坛,两届齐鲁会计论坛。

3.线上直播:实证会计Stata训练营(已成功举办四期);优秀会计学子科研成长暑期训练营(已举办两届);国家社科、自科经验交流会;会计核心期刊经验交流会;会计考研经验分享;会计考博经验分享。

4.线上社群:联盟旗下有200多个社群,30000余人,顶级群有全球会计院长/系主任联谊平台(462人);华人高端会计金融学者群(525人);财务总监百人慧.能量场群(173人);中华会计博士群(776人);中国高校会计教师联盟群(1025人);还有硕士群,CPA学习群,会员群…


投稿或合作请加总服务员微信:13717527221,介绍自己,注明事项,感谢配合!


会计学术联盟

为高端财会人的智慧成长赋能!


2020年中国最好学科“工商管理”排名

全国74家会计博士点院校值得关注!
国家级"会计类"一流本科建设点高校名单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会计类”课程入选名单
教育部高校“会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名单
经管类.北大核心期刊及投稿地址清单
最新北大“会计类核心”期刊目录(第八版)
经管类学者关注的最新224本C刊投稿清单
环境会计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顶级期刊!
十位会计教授入选2020年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项目
双11!领取优惠券,学习实证会计与Stata!
新华社2021年校园招聘「财会类专业」
会计圈热议:研究某CEO“自恋”会计硕士论文

“经管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公示!

王化成教授荣获2020年“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

耄耋之年的“大学者”,著写世界首部会计通史!

北京师范大学会计硕士生导师名单及简介

北京大学会计硕士生导师名单及简介

复旦大学会计硕士生导师名单及简介

第一届财务会计和公司披露学术会议"征文启事"

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2021招聘「财会审专业」

近期国内CSSCI期刊“创新研究”五篇文章

2021年浙江工商大学会计博士招生简章及博导介绍

“交大会计合作论坛”暨第二届学术年会(2020)征文启事

WINTER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会计学术联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