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开田:数字时代的财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会计人才培养专栏 会计学术联盟 2023-02-24
山东财经大学“智能会计”诞生记

山东财大2020级智能会计班举办数据分析报告会
山西财经大学智能管理会计研究中心”揭牌
第二届中国人民大学智能会计教学研讨会通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实践系列丛书

202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全年日历(收藏)






本文是王开田教授在“2020数字化时代探索人才胜任力培养峰会”上主旨演讲的内容节选。王开田教授是南京财经大学原副校长、中国会计学会理事,兼任中国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专家、江苏省会计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会计教学研究会会长。他先后在《会计研究》、《管理世界》、《经济管理》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会计行为论》、《会计规范理论结构》、《会计进化论》等三部专著。其中《会计行为论》曾获得由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会计规范理论结构》获得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作为主持人二次荣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


我今天为什么要谈“新型财务管理人才”?


为什么是“新型”,它产生的背景是什么?我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新时代呼唤新型财务管理者的出现。


之所以称为新时代,因为它有四个特征:


第一,世界地缘政治中心,将逐渐转向一个东方大国,那就是中国。


第二、世界地缘经济中心逐步向中国转移。无论是RCEP,CPTTP,还是中日韩贸易协定,中国都是核心成员国。据我判断,不用十年,人民币将与欧元、美元三足鼎立,并将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第三、中国将成为世界地缘科技中心。2019年全球专利申请数量,中国是美国的1倍。AI技术我们要领先于美国,6G我们也已经开始布局。在这些领域,中国都独占鳌头。


第四,中国将成为世界地缘会计中心。会计中心和政治中心、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是完全融合的,我从四五年前就开始思考国际会计中国化的问题,其表现之一就是国际会计计量的人民币化。


除了宏观层面,我们再从行业角度来看。经济国际化、多元化的发展,“大智移云”等科学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行业边界日益模糊,商业模式的变革,使财务管理的职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财务管理的角色、地位的改变。但我们传统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结构,与未来商业环境的要求去甚远。我们的大学里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落后社会需要了,这就需要改革和创新


新型财务管理人才的特质


新型财务管理人才应当具备如下特质:


新理念新视野、新知识新技术、新业态新领域、新素养新格局。


科技的革命大幅压缩了空间的距离,整个世界就在我们身边,如果缺乏国际化的视野和理念,我们很难去理解这个世界。另外,新技术让财务管理流程和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业务、财务和信息技术三者的融合要求我们必须具备新知识新技术。如果说我们现在处于AI 1.0时代,那么未来肯定还会有AI 2.0、AI 3.0、AI 4.0,我们无法预见那将是一幅怎样的景象,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会一直往前走。作为财务管理者,我们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要熟悉这些新兴的业态和领域,具备新的素养和格局。


新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架构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培养新型财务管理人才?


我总结为:一种人才培养方案、两个辅助方式、三个课堂、四种教学培养手段、五种考核方式。


1.一种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走访调研很多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加上我多年来的教学感悟,我认为,培养新型财务管理人才要建立一个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学阶段的知识框架就是未来的能力框架。所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一定要建立在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之上。


2.两个辅助方式


即慕课和翻转课堂。


3.三个课堂


第一课堂是理论教学,第二课堂就走到教室外,以参加社团活动为主。我做过的一项跟踪分析,结果显示,凡是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进入社会以后的成功率是比较高的,尽管他们的理论课成绩并不突出,但他们具备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情商很高,很讨人喜欢。第三课堂就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为将来走入社会做充分的准备。


4.四种教学培养手段


即课堂面授、线上授课、实习实训、课程论文。这四种教育培养手段我们已经在使用了,但是要继续改进,特别是这次疫情对线上教学的倒逼作用非常显著。


5.五种考核方式


即笔试、口试、案例分析、调查报告、学位论文。目前,我们对学生的口试考核不是很合理,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演讲能力很差,我认为这一块要加强。


新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那么,新型财务管理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呢?可以概括为:一养、三商、五能、七识


一养,即专业综合素养,涉及专业知识、职业潜能和学业修养。


三商,即智商、情商、灵商,学财务的学生智商都很高,情商还需要培养和引导,灵商的话比较薄弱。灵商就是灵动、灵感,也就是创新能力。会计是规范有余,创新不足。这个是急剧变化的社会,需要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五能,即信息化能力、职业适应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业务融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如果没有这五种能力,你很难适应岗位的要求。


七识,即财务常识、财务知识、财务见识、财务胆识、财务赏识、财务共识、财务卓识。学财务的人,往往是谨慎有余,而创新不足,果断力不强,所以要加强重视。我们培养的人才,一定要有胆有识,敢于决断、敢于拍板、敢于去做。面对风险,敢于承担,有能力去化解风险。赏识,其实就是团队合作意识,能懂得欣赏别人,看到别人的长处,能把周边的人调动起来,形成良好的氛围。


新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路径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四个步骤:


一、确定新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理念。也就是说,我们要确立明确的目标,站位要高,因为我们培养的是国际化、复合型的人才。


二、深化、改革与再造课程内容,抓紧课程建设,出精品课程。建设一流课程非常重要,没有一流课程怎么能有一流专业?要有一流课程,则必须有一流教材和一流老师。我们目前的课程过分老化,一定要改革,而且必须改革。


三、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我通过调研发现,我们很多高校的学生实践活动基本上都是放养式的,没有根据目标按照步骤去实践。一是教师不重视,二是社会的沟通不够。


四、注重社会反馈机制。一所大学如果不能认清社会反馈机制,再不断修改机制的话,是很难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学生的。也就是说,社会需要什么,我们要去调查,根据这些反馈来修正教育方式。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进行深思和改革的。我相信,通过不断的思考、实践和创新,可以让新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越来越完善。


来源:中博教育News公众号


更多人才培养资源:
王爱国教授:生态文明审计论 | 荐书
龙月娥老师《高级财务会计》(立体化数字教材版)
致财会学子,会计研究学习资源推荐(20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实践系列丛书
田高良教授:《财务共享理论与实务》
龙媒玉制新书坊 • 中青年经济与管理学者文库
陈伟:《大数据审计理论、方法与应用》
步丹璐:《会计研究方法:从案例出发》
荐书 |  政府会计制度解构与财务处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会计·财务系列教材



WINTER

关注会计学术联盟

为财会人智慧成长赋能

近14万高端财会人关注

前沿.会议.招聘.生态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