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超越生死——翁俊民不惧炮火赴黎巴嫩探访难民
爱,超越生死
——翁俊民不惧炮火赴黎巴嫩探访难民
图:翁俊民在印尼驻约旦大使陪同下来到难民中间
4月11日,联合国难民署亚洲区首席特使、印尼国信集团董事局主席翁俊民来到黎巴嫩贝卡地区探访难民,并于12日晚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为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捐助100万美元,为黎巴嫩政府难民事务捐助50万美元,为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捐助40万美元。这是翁俊民第三次涉险进入武装冲突地区探访难民。是什么让这位富豪不惧炮弹、不畏生死三次前往危险区域探访难民?4月20日,记者(以下简称记)专访了拿督斯里翁俊民博士(以下简称翁)。
记:翁先生,又一次为您的爱心和壮举感动和震撼!贝卡位于黎巴嫩东部靠近叙利亚的边境地区,多年来一直是叙利亚人与某些黎巴嫩人之间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军队与以色列人之间不断发生小规模战斗的地方,为什么您要去那么危险的地方?难道您不害怕发生意外吗?
翁:我计划出行前,就有很多人提醒我说,贝鲁特和贝卡不是那么安全,正因为如此,我更要去那里,给那里的难民带去一点帮助、鼓励和安慰。慈善是宗教的一部分,我是一名基督徒,因而我有一个信念,一个人若是在做慈善时,若是在事奉神时遭遇到不如意的事,应当把它当作神的恩典,而不是惩罚和灾难。从基督教的角度,做人的宗旨和唯一的最终的目的是成为众人的祝福,你的存在是成为别人的祝福,这是最重要的原则。因此,对于安危我没有太多顾虑。
我已经活了66岁,已经是一个好的年纪,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终点,重点是终点在哪里?如果此行我遇到什么不测,比起我死在一个豪华酒店房间里,或者死在夜店(那会让家族蒙羞),我会感到更幸福,我知道我的终点会停在什么地方,我知道我得救了,这是人生最大的安慰。最糟糕的是我们不知道会去哪里,最糟糕的是到死都还没有得救。因此无论发生什么都没关系,一切都是很好的安排。
图:援建的难民营,让无家可归的人们有安歇之所
记:这是您第三次前往中东探访难民,2016年和2017年,您探访了约旦和伊拉克边界,这次是黎巴嫩与叙利亚接壤的地方,是什么原因让您开始关注国际难民,并甘愿为他们捐资建校、建难民营、捐助大衣让他们过冬……甚至将生死置之度外?
翁:2016年初,联合国难民署向我提议筹集基金建难民营,我当即捐资200万美元;2016年10月,我第一次冒险去到约旦和伊拉克边界探访难民,感到非常震撼!这是人类史上的悲剧!在现代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还发生这样悲惨的事,我感到很痛心。2016年11月,联合国难民署委任我为“联合国难民署首席特使”,目前共有3位首席特使,一位是美国亿万富翁汉迪,一位是阿联酋国王的夫人希卡,我代表亚洲。这催生了我更强烈的使命感,这使命感促使我要来到难民身边,为他们做更多的事。
记:2016年和2017年,您探访了约旦难民营,并为在约旦的叙利亚难民捐出了400万美元,这次又特别为巴勒斯坦难民捐助100万美元,为叙利亚难民捐助40万美元,给黎巴嫩政府的捐款50万美元,您是基督徒,是什么让您愿意去帮助那些穆斯林难民?
翁:是的,我承诺会为难民捐1000万美元。在帮助难民时,我没有想到什么宗教,我的眼中只有这些难民,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帮助穆斯林难民与我的宗教信仰不仅不矛盾,而且是相统一的。《圣经》里说:神是爱。爱是无国界、无宗教、无种族的,慈善应本着完全的人道主义精神来做。做慈善不是同情,不是施舍,不是沽名钓誉,是对自己良心的承诺,我以非常喜乐之心来做这些事。
特别为巴勒斯坦难民捐助100万美元,是因为印尼国家是支持巴勒斯坦的,我为他们捐款,是用实际行动来帮助巴勒斯坦,提高我们国家的国际声誉,是我作为一名印尼公民对国家的使命感。我虽然是华裔,虽然是基督徒,但我们是印尼国家不可分割的一分子,我们在对国家建设发展中有贡献我们的力量,我们更要在国际上提高印尼在伊斯兰国家中的声誉,用行动表明印尼对巴勒斯坦的支持。熊德龙熊大哥在贝鲁特也当场表态,为巴勒斯坦难民捐助50亿印尼盾。这是我们印尼华族融入主流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图:陈冬亮、熊德龙、黎巴嫩难民事务部长Mouin Merherby、翁俊民、印尼驻黎巴嫩大使、梁聪明
记:昨天,我看了你们此行的一些照片,您跟难民营的孩子一起玩球,您跟难民们坐在一起聊天,您抱着那个先天疾患的孩子,你们视察难民营建设……您来到难民营,来到他们中间,跟他们那么贴近,您的外孙也跟难民的孩子们在一起,那些孩子笑得那样的灿烂,那样的无忧无虑、天真无邪,有一种感动在心里流淌,我相信藉由您,有上帝的光和爱照亮他们,抚平战争带来的创伤。此行意义非比寻常,不仅仅是捐助善款而已。您能给读者们分享一点感受吗?
翁:我出生贫寒,我在他们中间并没有感到跟他们有任何的不同,人是生而平等的。我抱的是一个罹患唐氏综合症的孩子,那是一种先天智能落后和面貌扭曲的疾病,我抱着她,她很安静的跟我在一起,我希望能让她感受到爱和抚慰。但比较遗憾的是这次没有见到我的干孙女,去年4月,我在难民营认了一个孩子做干孙女,我将呵护并资助她直到她完成学业。回到印尼后我才知道他们一家回到了大马士革,我们相约一两个月后见面,或者我直接飞到大马士革看望他们。
此行充满喜乐和感恩。爱可以胜过黑暗,可以医治心灵的创伤,更可以净化我们的灵魂。
同行的还有熊德龙、江健梅、Clement Wong、梁聪明、朱庆、马恩明以及翁俊民的外孙陈冬亮等。翁俊民说:探访黎巴嫩难民营,不仅是一次慈善之举,更是一次灵性之旅。
本报记者 杜蘅 报道
全文刊登在昨日国际日报A8版
信耶稣得着永远的生命
——翁俊民熊德龙一行的灵性之旅
“因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看见子而信入祂的人,得着永远的生命,并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约翰福音 6章40节)
“但基督若在你们里面,身体固然因罪是死的,灵却因义是生命。”(罗马书 8章第10节)
图:朱庆、马恩明、熊逢生、熊德龙、翁俊民、陈冬亮、梁聪明、Clement Wong在哭墙前合影
4月12日,继探访黎巴嫩难民营后,翁俊民带着外孙陈冬亮,与熊德龙、Clement Wong、梁聪明、朱庆、马恩明几位主内弟兄前往以色列,开启了生命中最难忘的一次灵性之旅。
“我们去了6个神圣之地:耶稣基督在约旦河洗礼处、死海、加利利海、橄榄山、伯利恒和客西马尼园。2018年4月12日中午,我与熊大哥、梁聪明、朱庆、马恩明和我的外孙陈冬亮在约旦河耶稣洗礼处再次洗礼,我们还去了死海游泳,这是心灵的净化,也是灵性的提升,我们感到非常喜乐。”翁俊民脸上溢满笑容。他说:“我想告诉大家,信耶稣得着永远的生命。”
记:洗礼的目的是什么?已经受过洗的基督徒还需要再次在约旦河洗礼吗?
翁:约旦河是主耶稣降到世间,接受洗礼的地方,祂原本没有罪,却甘愿担负起我们的罪,让一切信祂的人得救赎。因此,在这个圣地再次洗礼我觉得意义非凡,能让我们心灵再次净化,灵性进一步提升。
记:在约旦河洗礼跟其他洗礼有什么不同?
翁:首先,那是主耶稣受洗之地,对一名基督徒而言很有纪念意义。其次,虽然我们已受洗,但有的受洗时,只是象征性的洒一点水在头上,表示受洗,而在约旦河,我们每一个人的全身和头部都要完全浸到约旦河水里,这是一个非常庄严圣洁的仪式,受洗又叫获得新生,表明旧的“我”已经死去,新的“我”得以重生,也表明我们的心更加坚定的跟随主耶稣。接受约旦河的洗礼,让我们更懂得生命的意义。
图:翁俊民在约旦河洗礼
图:熊德龙在约旦河洗礼
记:6个圣地分别带给您什么样的感受?
翁:伯利恒是耶稣诞生地,客西马尼园是耶稣受难前一晚祈祷之地,橄榄山,耶稣曾居住在这里,教导门徒并说预言,死海是《圣经》中的亚拉巴海,加利利海是当年耶稣传道的一个重要场所,圣经里记载彼得捕渔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我们来到这些地方,都会想起曾读过的经文。特别是在客西马尼园,我感受到主耶稣受难前心被撕裂般的痛苦,可是为了完成对人类的救赎,祂甘愿承受巨大的痛苦,祂三次流泪伏地祈祷:“父啊,尚若可行,求祢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这让我们看到神的爱、神的义和神的伟大。
记:这是一次朝圣之旅,更是一次心灵之旅,同行的其他基督徒们有什么感触呢?
翁:大家最大的感触就是充满喜乐和感恩。通过这样的旅程,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洗涤,让我们生命得以完全。特别是熊德龙熊大哥,回来后还一直对我说感谢,说让他得到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旅程。让我特别感动的是,熊大哥的小儿子特别从美国飞到以色列,全程陪伴父亲朝圣,一路上搀扶着爸爸,对父亲关怀备至,父子之情溢于言表,非常温馨。“看一棵树的好与坏,就看它的果子。”熊大哥的子女们都很优秀,孝顺父母,从这里也能看出熊大哥的家教非常成功。
图:翁俊民与外孙陈冬亮在耶稣降生之地伯利恒
图:熊德龙、熊逢生父子温馨一幕
记:这次心灵之旅,您最想给读者分享的一句话是什么?
翁:信耶稣得着永远的生命。根据圣经,人有三部分,最外面是身体,中间是魂,最里面是灵。所以也有三种生命,身体的生命,魂生命,以及灵的生命。灵的生命是永远、非受造、神圣的生命。罗马书 8章第10节:“但基督若在你们里面,身体固然因罪是死的,灵却因义是生命。”
22日,记者采访了熊德龙先生,他满怀感恩和幸福地说:“这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次旅程,在基督徒里我是很幸运的,能到主耶稣受洗的地方再次受洗。我要谢谢翁俊民博士,因为有他,才有我这次充满喜乐的圣地之行。我更要谢谢我的家人,我的孩子们,谢谢他们对我无尽的关怀和爱,我的家人们特别让我的小儿子逢生从美国飞到耶路撒冷,全程陪同我走完这次神圣的旅程,在我生命中刻下永恒难忘的印记。”
翁俊民先生的分享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人固有一死,而我们的灵可以得以升华,身体死亡了,我们的灵要去向哪里?这才是最重要最值得我们追寻的答案。
本报记者 杜蘅 报道
全文刊登在今日国际日报A8版
报纸原版面呈现,具有放大阅读、浏览版面、按日期搜索、多种社交媒体转发等功能。
重要提示:放大阅读时双击版面,版面下方有缩放引擎。
(点开二维码,长按二维码,再点“识别图中二维码”。)
近期《国际日报》微信版 链接
近期微信平台专稿 链接
《国际日报》是印尼最大的华文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随国际日报在印尼发行。印尼《国际日报》与美国《国际日报》均由熊德龙博士创办。
《巴厘之窗》面向中国游客及当地相关产业经营者,主要介绍旅游景点、人文景观、风俗习惯、节庆活动等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