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3分40秒视频了解九牧林氏的由来

2017-03-23 林凡 林氏宗亲订阅号

      一段3分40秒的视频帮您了解九牧林氏由来

积善行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段视频讲述了林披公的妻子乐善好施并最终荫及子孙——九个儿子都做了刺史的故事,从一个侧面介绍了九牧林氏的由来,增加了姓氏文化的趣味性,也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点击欣赏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38642vipb&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林婆饼·福泽子孙(建议Wifi条件下欣赏)

剧情解说:唐朝末年,莆田一户林氏望族迁往郡城居住,林府中有一位老婆婆,乐善好施,她每天亲手制作莆田特产糍粑,摆在临街大门口,任人自取,以此布施济贫,街邻四方都叫她为善心的林氏婆。高僧妙应祖师闻讯,为试探林氏婆是否真心,变作乞丐,每天前去讨食,而林氏婆没有一声怨言,总是乐呵呵的笑迎四方。三年以后,妙应祖师深为感动,为林氏婆指点一块风水宝地,待林氏婆百年之后葬于此穴,果然,林府第一代九个儿子分别考取功名,都做到刺史。

唐万宠公、韬披昌公及九牧林氏列祖像

特别说明:上述视频解读文字,摘自林春德宗长微电影剧本《卖糍粑的林氏婆》。

      故事来源:《了凡四训》

上述视频取材自《了凡四训》第三章《积善之方》:

莆田林氏,先世有老母好善,常作粉团施人,求取即与之,无倦色;一仙化为道人,每旦索食六七团。母日日与之,终三年如一日,乃知其诚也。因谓之曰:「吾食汝三年粉团,何以报汝?府后有一地,葬之,子孙官爵,有一升麻子之数。」其子依所点葬之,初世即有九人登第,累代簪缨甚盛,福建有无林不开榜之谣。

对比剧情解读和《了凡四训》原文,可以发现:视频《林婆饼:福泽子孙》中介绍的是林婆饼,《了凡四训》原文中说的是粉团,二者相比有微调,但核心观点一致。

      关于《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积德谦虚种种的效验;并且以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读了可以使人心目豁开,信心勇气倍增,亟欲效法了凡先生,来改造自己的命运;实在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转移社会风气不可多得的好书。

      《了凡四训》作者

袁了凡(1533-1606),出生于嘉善县魏塘镇,初名表,后改名黄,字庆远,又字坤仪、仪甫,初号学海,后改了凡,后人常以其号了凡称之。袁了凡是明朝重要思想家,是迄今所知中国第一位具名的善书作者。他的《了凡四训》融会禅学与理学,劝人积善改过,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提倡记功过格,在社会上流行一时。

       更多林氏文化及报道链接

视频:妈祖世系及莆田天后宫史迹

新华网读书频道:林则徐嗜书小记

千年信俗肇贤良·螺港海滨祭妈祖

百家姓溯源之林姓:贤人比干之后 妈祖泽被千年

林氏家族轶事

热烈祝贺林忠钦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弃千金之璧,林回负婴逃命

林遵 | 不愧为林则徐后裔,捍卫南海主权立大功

十无益:林则徐修身及教子标准

闽开派晋安郡王禄公简介:据《西河林氏重修族谱》

殷少师、唐谥太师比干公传

林氏名人 | 明·文渊阁大学士 礼部尚书林欲楫

       诚邀您关注林氏宗亲公众号

林氏宗亲新媒体平台感谢您的关注

欢迎海内外林氏宗亲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2010094823@qq.com

加入林氏宗亲QQ群,与各地宗亲互动:

林氏宗亲(1)群 ,群号:126730398

林氏宗亲(2)群 ,群号:534963554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林氏宗亲服务号

林氏宗亲新媒体平台祝宗亲:

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工作顺利、万事顺意

       林氏文化书籍收藏推荐

1.热烈祝贺《林氏宗谱文献选集及译文》正式出版发行

特别提示:《九牧林氏大宗谱》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编译:林海,定价:88元/册,ISBN:9787518922369,开本:1/16,页码:228

2.欢迎宗親订购《九牧林氏大宗谱》

特别提示:《九牧林氏大宗谱》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主编:林春德,定价:280元/套,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ISBN:978-7-5034-3920-9,开本:889*1194mm 1/16,印张:58  字数:1360千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