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克思错了,还是我们学歪了?

四野子弟 2020-09-1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星空与内心 Author 星空与内心

从中学开始,教育系统就开始向我们宣传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可是经过这么多年下来的教育直至大学,这样的教育成功吗?

从某种角度上看,似乎是成功的。在这个不仅组织“扁平化”,就连思想也“扁平化”的时代,哪怕只是翻过几下政治课本的人,也可以侃侃而谈一下“世界是物质的”,像模像样地运用一下“正反两面都要看的辩证法”。

可是,在经历了中学到大学的多年教育之后,有几个人会对马克思的思想产生兴趣呢?又有几个人愿意去读马克思的著作呢?现实是:几乎没有!

对于绝大多数在校生而言,他们即使每个学期都要学习并背诵与马克思思想相关的词句,但是根本就不会对马克思的思想产生哪怕一丁点儿的兴趣,更不要说去主动阅读、研究马克思的那些“真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宣言》《资本论》。

在大学的校道上,只要随便找一个在校生问一问他(她)对马克思思想的了解和态度,就不难发现以下两个特征:第一,认为马克思的思想很厉害,第二,没读过马克思的著作。马克思的思想就像一尊“神像”,几乎所有的人都说他很厉害,但又对他敬而远之。

上述现象,导致了一个许多人都不愿意承认的结果——马克思的思想在大众心目中被边缘化、“神像化”了。在当今的中国,只要在公共场合上发言,没有谁会去否定马克思的思想,但是在大众文化生活中,却鲜有马克思思想的参与。

在主打“贩卖知识”的节目里,最火爆的是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节目,复旦大学张双利教授的《共产党宣言导读》等与马克思相关的非强制学习的节目一直不温不火;在茶余饭后的讨论中,人们宁愿引用“存在即合理”这种错误的典型“伪哲学”说法,也几乎不去引用马克思著作中的经典名句,或是使用马克思思想中的成熟理论解释身边的种种现象;在平时的学习与工作中,只要考试或报告总结一完成,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一样逃避那些自己刚刚完成的词句……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其实,问题就出现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上。

这种“灌输式”教育方法,只要求学生对课本上的内容强制背诵,判断学生学习掌握程度的主要标准是对既定结果的记忆。这样一来,学生与知识本身是相分离的,这就像在考察学生的数学水平时,不是考察学生对数学公式的运用,不是考察学生能否解决各种数学问题,而只是考察学生记得课本上有哪些数学公式并要求默写,至于这些数学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则只字不提。

马克思的思想如此的丰富,并且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他的思想本应该是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解释力的,可是“灌输式”教育根本无法把这些精华体现出来!马克思的思想作为一种具有科学研究要素的成体系思想,应该使用类似于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科目的教学方式,而不是以死记硬背为主。

由过去死记硬背的方法教出来的老师可以用面目可憎来形容,而他们将会继续以这种糟糕的方式教导自己的学生。许多负责授课的老师的专业知识水平非常糟糕,他们根本不知道马克思为什么选择了唯物主义而不是当时流行的观念论,也不知道辩证法的正确使用范围。在这些“死记硬背派”老师的教育下,学生也是一知半解、不知所云。

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马克思选择唯物主义而不是选择观念论,不是因为他坚信“世界是物质的”,而是因为观念论在面对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极度的无力。正是由于马克思认识到了“从自我意识出发来对现实进行批判,虽然可以发现许许多多的新奇角度,但却会造成思想与实际的脱离——将改变世界的期望放在一些虚无缥缈的‘思想实在’上,最终使得思想无法再定在(实践)中产生作用,而感性的方式(唯物的方式)却可以很好的解决观念论的这个问题——就像伽利略用实验的方式破除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由落体问题上的认识错误一样”。于是,马克思才成为了一名唯物主义者。

马克思的这一个思想转变过程可以在他青年时期的论文和手稿中找到依据,但现在的许多教师却不了解这一马克思的思想推论过程,这些老师错误的以为,马克思的唯物思想是以一种“死记硬背”、独断的、信仰的方式被确立的。“灌输式”教师在这一点上,完全曲解了马克思的思想,糟糕地把马克思思想错误的解读成了某种需要信仰等“独断”观点为前提才能成立的学说。这样错误的解读,导致思想上的基盘不稳,许多“死记硬背”式的老师甚至因此而开始怀疑唯物观念的正确性,认为唯心主义较唯物主义在认识世界方面有某些独特的优越性,并把某些宗教的轮回业报学说搬到本应该属于马克思思想的课堂上。

正确的教学方式就应该模仿现在的数学教育,遵守从易到难的顺序或者历史上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顺序,环环相扣的解释马克思思想中的概念,以及主要观点的推导过程。并强调如何运用这些学到的思想解决眼前的现象——就想数学中的应用题那样。教师还可以向生物课本学习,讲授科学史上的正确或主流理论如何在实验中淘汰错误理论的方法——比如高中生物课本上讲授关于“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 的“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等判决性实验的原理与实验过程。这样,就能更加凸显出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而不是通过“传教式”的重复说教来强制学生被动的接受。

知道一门科学中的一项理论是正确的,依靠的是实验、预言方面的证据,而不是依靠于宣传,更不能依靠信仰的方式——只有宗教才要求人们通过信仰的方式去接受,科学最终都是用事实与实效使得人们不得不去接受自身的理论。

马克思的思想拥有如此的科学性,就应该按照科学学科(特别是以生物学为首的自然科学)的教育方式来教学,摆脱过往那些“中国特色文科教育”的背背背、抄抄抄,这样才能够让大家读好、读懂马克思的思想这本“真经”。



欢迎留言,欢迎“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