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野渡海战役的统计数据及意义

陈充 四野子弟 2020-09-13

编者:海南岛战役,是第四野战军南下最后一战,也是最及时的一战。今年适逢海南岛解放70周年,“四野子弟”特推出系列文章,供回顾和纪念!本文来源于投稿(作者:陈充,原标题:渡海战役胜利的伟大意义)军队,是成长的大熔炉军营,是青春的集散地。历史不遗忘,青春不散场。若有感触,欢迎留言分享;若有故事,欢迎邮件投稿。记录在,记忆就在;记录在传播,记忆就在传承。分享信息,分享观点,只为了一起缅怀先人,铭记历史,启发思维。


渡海战役的胜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正如当时直接指挥海南岛战役的四野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将军所说:“海南岛战役的胜利,粉碎了蒋帮以海南为据点负隅顽抗的企图,使海南人民得到了解放”。“海南岛的解放,不仅对于广东、中南地区当时的经济恢复,而且对于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宝岛的开发,直至捍卫祖国领土完整,保卫神圣海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①]。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歼灭了3万多国民党军队的兵员,削弱了国民党军队的力量。

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司令部于5月14日,发布解放海南岛战役的战绩公报称:我军一部在琼崖纵队直接配合下,在中南区人民特别是广东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以分批潜渡及大举敌前登陆的作战方式,发起肃清琼崖残匪的作战,于半个月内(自4月17日我军在琼北大规模登陆至5月1日解放北黎港为止)迅速粉碎了敌军的一切抵抗,全部解放海南岛。妄图依据海南岛进行顽抗的国民党残匪胡乱吹嘘的所谓“海陆空立体防御”、“海南防线固若金汤”等神话已完全归于幻灭。海南战役的胜利说明,中国人民的胜利,是任何反动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整个渡海战役,共计毙敌5679名,俘敌24885名,淹死敌1000名,受降敌1584名,合计33148名,其中将官有六十二军中将副军长罗懋勋(俘),四军二八六师少将副师长邱国染(俘),六十二军一五三师少将副师长张涤江(俘),六十二军一六三师少将副师长邢卓如(俘),保警三师少将副师长韩鹏(俘),第三舰队司令王恩华(伤后死),六十二军少将参谋长温轰(毙)。
在海南战役中,我四十军毙敌3000名,俘敌11710名,合计14710名;四十三军毙2415名,俘敌12175名,淹死敌1000名,受降敌1584名,合计17174名;琼崖纵队毙敌264名,俘敌1000名,合计1264名。缴获各种炮418门,名种枪17209支,击毁敌舰一艘,击伤敌舰五艘,击沉敌舰一艘,击落敌机两架,缴获敌机四架。我军伤亡损失4614名(四十军1385名,四十三军3153名,琼崖纵队76名)[②]
解放海南战役的胜利,用木船冲毁了国民党军队的海陆空立体防线,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战绩,给人民解放军渡海作战提供了可靠的经验并增强了信心。

第二,渡海作战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当局变海南岛为“第二个台湾”的美梦,为巩固祖国南疆保卫祖国安全,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创造了重要条件。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是中国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被蒋介石称为“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蒋介石龟缩到台湾后,妄图以舟山,金门,万山,海南诸岛互为倚角,构成一道防卫台湾的海上屏障,作为“反攻大陆”的跳板。蒋介石任命薛岳为“南海防御总司令”,纠集残兵败将十万人,仗着美帝国主义“援助”他的几艘军舰和几十架飞机,加紧巩固其所谓的“陆海空立体防御”,不断派军舰到大陆沿海骚扰破坏,派飞机窜入广州,武汉等城市狂轰滥炸,严重威胁着我国南部的安全。
海南又是我国南疆的重要门户,它既可控南海交通要冲,又能扼两广出入咽喉,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海南的胜利解放,使国民党当局失去了仅有的第二大“反攻大陆"的基地,彻底粉碎了他们变海南岛为“第二个台湾”的妄想,拔掉了它在南海上的主要基地,打破了它“反攻大陆”的海上部署,斩断了它封锁大陆的锁链中至为关键的一环,使海南岛一跃成为祖国南方国防前哨,成为保卫祖国安全、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钢铁堡垒,捍卫祖国南海海疆和南海诸岛主权的可靠后方基地。偌大一个海南岛,如果被国民党蒋介石控制,那么,将会给我国的南部边疆与海疆带来难以想像的困难局面。因此,海南的解放关系着祖国大陆尤其是南方的和平与安全,历史的进程已经给予我们很好的印证。

第三,渡海作战的胜利,极有利于人民解放军集中力量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对以后的援越抗美战争也有重要的作用。

1950年5月中旬,蒋介石吸取海南守军被歼3万余人的教训,为了巩固台湾,主动收缩战线,自舟山群岛撤退了十余万守军,从而使杭州湾及江、浙沿海地区摆脱了蒋军的封锁。
6月25日,也就是海南战役结束一个多月之后,朝鲜战争爆发了,美国的海、空军事力量就侵入了台湾和台湾海峡。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海南岛没有解放,美军会不会侵入海南岛和琼州海峡呢?即使美军不这样做,蒋介石在台湾的安全确保无虞的情况下,他完全可以抽调大部分海、空兵力来增援和巩固海南岛。
如果海南岛成为了“第二个台湾”,那么朝鲜战争爆发之时,我们很可能在局面上会陷于被动,我国南方将面临更大的军事压力,势必要大量分兵去保卫南部海防,一方面要警戒台湾方面,另一方面要防卫海南方面,这对于我们集中力量进行抗美援朝作战极为不利。但是解放了海南后,情况就发生了重大转折。
尽管解放海南到朝鲜战争爆发仅仅相隔一个多月的时间,但就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使我们赢得了时间和局面上的主动,使党中央在作出抗美援朝重大决策的过程中免除了一大后顾之忧。随后参加解放海南战役的原第十五兵团主力之一的40军成为第一批入朝参战的4个军之一,统一指挥解放海南的第十五兵团主要负责人及其领导机构,并入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所,成为志愿军指挥机构。
这些都说明了第十五兵团参加渡海战役的军事领导人及所属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这一切如果没有渡海战役的胜利都是不可想象的,他们极有可能都被牵制在南方而难以北上。
第15团部和第40军被牵制住了,就不可能及时组建东北边防军,从而会拖延入朝作战的时间,志愿军入朝只要晚半个月,后果将不堪设想。另外,如果海南岛和北部湾控制在美、蒋手中,那么以后的抗美援越斗争也将会更加困难,既要加大力量防备海南的国民党军队,援助物资也难以通过北部湾运抵越南。

第四,渡海作战的胜利使海南获得全面解放,翻开了海南历史新的一页。

“海南解放前夕,从大陆逃窜到海南岛的国民党加紧白色统治,海口处在灾难深重之中。”当时就读于国立华侨中学(今海南侨中)的唐冠雄说,当时的海口工业支离破碎,道路破烂,内河、港口淤浅,交通处于瘫痪状态。文化教育事业凋零萎谢,市场更是一片萧条零落,洋货充斥,通货膨胀,资本家投机倒把。
海南著名的历史胜迹——五公祠,变成国民党的兵营。在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市区内,特务流氓打手横行,乞丐满街头,赌窑、妓院遍里巷,人民在恐怖、失业和饥饿中过着苦难的日子[③]。老百姓对国民党已不抱有任何幻想。
这种情况下,首先,海南的胜利解放就使灾难深重的海南各族人民彻底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开启了海南历史的新纪元,这是海南历史上最伟大的转变和巨大的进步。其次,海南的解放,为开发建设海南创造了前提条件。海南岛上蕴藏着大量的资源,热带作物异常丰富,自古以来海南人民进行的建设及国民党反动派从大陆上掠夺到岛上的资财,由于解放军进展神速,敌人还来不及进行大规模破坏和运走,这就大有助于今后海南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发展。海南的解放,使其得以进入和平建设的新时期。经过 60年的艰苦创业,海南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再者,有了海南的解放,才有海南改革开放、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历史机遇;才有海南站在建设国际旅游岛新一轮改革开放制高点的今天;才有海南从一个经济落后的边陲地区发展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从贫困步入小康的经济特区。
总之,海南的解放是其以后发展变化的根本的历史转折点,它开辟了海南通向未来的光明之路。

第五,渡海战役的胜利及海南的解放,对我国完成统一大业,最终解决台湾问题产生深远的影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我们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创造了有利条件。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在祖国大陆日益繁荣强大、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两岸经贸关系深入发展、国际形势发展推动等因素的作用影响下,两岸正在一步步向统一迈进。而海南的解放对两岸的统一创造了重要条件。
一方面,解放海南本身就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一个重要步骤,一个重大政治事件;
另一方面,海南的解放使国民党当局减少了一个重要地盘,孤立了台湾,使其在以后解决台湾问题时少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讨价还价的筹码。虽说台湾问题的解决还有一段艰巨的路要走,但假若海南不能解放,比起台湾、海南两头兼顾,解决单一的台湾问题相对来说要好得多,因而有利于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
此外,海南与台湾均为孤岛,地理位置相似,不管过去还是现在,海南与台湾均有可比性,可以相互影响。1983 年 4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加快海南岛的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中指出:加快海南岛的开发建设对于“促进台湾回归、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党中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正确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我们今天全力以赴推进海南建设,逐步缩小与台湾的经济差距,彰显政治经济制度上的优越性,会更加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
渡海作战的胜利有这么重大的意义,南路人民的全力支援以至作出的奉献牺牲,都值了。近水楼台先得月。实际上,渡海作战的胜利,海南岛的解放,对南路来说,得益更为直接。
首先,南部沿海及内陆从此得到了安全的保障,整个南路地区从此可放心全面进入和平建设。正如《南路人民报》的评论所说:“对于这一次胜利,相信南路人民都会感到莫大的兴奋欢欣,因为从此可以解除过去敌人所给予我们的各种威胁,使我们可以恢复海运,安心就业,并使我们工商各业得到发展,市场得到繁荣的有利条件,迅速去掉过去所存在的顾虑”[④]。海南未解放之前,“海南岛的匪机经常轰炸骚扰我城市乡村,匪特不断从海岸和边境潜入内地,勾结恶霸反动势力,劫掠破坏捣乱我们的后方”[⑤]
其次,海南解放后,渔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海南解放后,南路与海南、广西等地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促进了南路工农业生产和工商业的快速发展。海南解放战役损失损坏的船只经过赔偿与修理,使渔业生产大部份恢复,渔民船工失业减少,交通运输大部份恢复,连带也活跃了造船业,以及有关造船的商业等,国营贸易公司的贸易范围扩大了,在雷州半岛各县开始了粮食的供应,北海扩大了纱布的推销范围,在湛江供应了桐油及设立修船部,与此同时协助和扩大了人民币的下乡运动。
据统计,南路1949年到1953年经济发展是较快的,请看下表几个主要数据[⑥]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工农业总产值(万元)
38170
41694
47970
59115
67145
工业及手工业总产值(万元)
5222
7121
8570
10544
13667
农业及副业总产值(万元)
32984
34573
39400
48571
53478
社会购买力(万元)
17556
17828
20095
26540
36154
完成基建投资(万元)
几乎为0
11.9
466.8
1539.4
10309

可以肯定,若海南岛没解放,没有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南路绝对没能够取得这么快的发展。

再次,渡海战役的胜利,使南路人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组织,是人民的领导核心,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过上好生活。更加了解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是无坚不摧的队伍,从而坚定跟共产党走的决心,为共产党在南路长期执政奠定和扩大了群众基础。 



[①]邓华《雄狮飞渡天险 踏破“伯陵防线》,广东省武装斗争史编写办公室编《伟大祖国的广东》,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87、389页。

[②]于振瀛《战争史上的奇迹》,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7—328页。

[③]陈文剑 王敬芳《薛岳逃命“叶挺独立团”攻占海口》,2010-04-22国际旅游岛商报。

[④]《庆祝海南大捷》,1950年4月25日《南路人民报》。

[⑤]中共湛江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湛江历次代表大会资料选编》,湛江,2003年出版,第263页。

[⑥]湛江专署计划委员会《湛江专区十年来(1949—1959)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汇编》,湛江档案馆52—2—7。统计时湛江专区范围即是历史上广东南路地区范围。


声明:资料来源于投稿,版权归作者所有。


至德功将,军旅漂泊,自强不息,惟朴惟慈。

时光匆匆,往事渐渐模糊……

大时代下,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小历史。

欢迎推荐资料,欢迎分享故事、感悟。

想看留言的,可以往下拉拉,如果看不到或者看不过瘾,欢迎留言。

投稿:siyezidi@126.com


【推荐文章】


历史,总应有不同的角度,有容乃大。毛主席说:“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如果发现不同的观点,敬请理性分析论证,避免感性宣泄攻击。自己说话,也让别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这,才是自信该有的样子。

  点击“在看”,让更多的人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