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密林深处的美食
内蒙古根河市,中国最冷的城市,清晨四点,薄雾笼罩着北大兴安岭,久久不散,兴安岭漫长寒冷的季节即将拉开序幕。
半月前,部落中最德高望重的传奇百岁老人玛丽亚·索逝世,她是部落的精神图腾,也是迟子建老师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主人公的原型。
▲
索玉兰在林中召唤驯鹿
美食台曾到根河拜访玛利亚·索的小侄女索玉兰,听她讲她的家族、她的驯鹿。原始狩猎文明的荣光已逝,幸运的是,故事还在。
迟子建笔下这个追逐着星星与驯鹿脚步的部落,就是中国最后的狩猎民族——鄂温克族的分支“敖鲁古雅鄂温克”,也称“使鹿鄂温克”。
“鄂温克”,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三百多年前,鄂温克族最遥远而神秘的一个支系驱使着驯鹿,从贝加尔湖、北室韦等地迁至额尔古纳河流域,最终留在了大兴安岭密林深处、根河最北的敖鲁古雅河畔。
驯鹿饮清泉,食苔藓,在鄂温克人眼中,它们是最洁净的生灵。鄂温克人循着驯鹿寻找苔藓的脚步,随季节迁徙部落,一年中的搬迁有一、二十次之多。
用桦树皮制作工艺品
他们用桦树皮做皮蒌、皮船、婴儿床、小摆件,以兽骨做首饰。
▲
撮罗子
撮罗子之上从不封顶,夜间炊烟升腾之处,便是大片星空。
他们以渔猎为生,却不猎怀孕母兽与幼崽;他们懂得保护林木,用来生火的柈子都是“风倒木”;他们驱使驯鹿,也以驯鹿为伴;他们敬畏火神,营地的火从来不会熄灭,甚至还会把一团火作为嫁妆送给出嫁的女儿。
2003年,敖鲁古雅鄂温克人上缴猎枪,“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彻底告别狩猎生活。
而生活在大兴安岭西北森林地区敖鲁古雅鄂温克,保留了最古老的狩猎、渔猎、牧养驯鹿的生活。烤面包、稀奶油、肉干、各种灌肠、烤肉、鹿肉(非驯鹿)构成了他们的日常饮食。
“列巴”也称“格列巴”,即烤面包。方便携带又耐储存,成了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最传统、常备的口粮。
驯鹿秋日交配,五月到十月底哺乳,在列巴面团中加入一小杯鹿奶,就成了驯鹿哺乳期特别的礼物。
打一只列巴需要大概20分钟,要时不时翻动让每一面都烤到,还要在表面勾几个洞放气。这是索玉兰的姑姑玛利亚·索传授的诀窍。
完美的列巴要有均匀规整的金黄色,中间蓬松,边缘焦脆。打好的列巴能放上很长时间,是索玉兰一家必不可少的主食。
▲
▲
夏末初秋野果成熟,漫山遍野的“吉特”(蓝莓)、“牙格达”(红豆)、“乌利特”(山丁子)、“音额特”(稠李子),成了鄂温克人食谱中的最佳调剂。
鄂温克人口中的“吉特”,不同于我们常见的蓝莓,而是一种更小、更紫的野生果子,当地人也称“笃斯”,白露前后正是收尾季节。
笃斯果酱和列巴一样,可以保存很久,适合频繁迁移。煮好后封在罐中或桦树皮桶内,埋在地下,待天冷取出,不仅酸甜味美,还有酒的醇香味道。
列巴搭配野果做的果酱,或是涂抹上自己调制的稀奶油,便是鄂温克族常吃的主食。
肉干分熟肉干与生肉干两种。将肉煮至七、八分熟,切成小段,放在桦树皮上摊开晾晒,是熟肉干。鲜肉切成长条,加盐搅拌揉搓,腌透后挂在松杆上风干半个月,生肉干就做好了。
▲
鄂温克族保留了最初的渔猎传统,捕来的鱼除了借篝火烤食,还会用来清炖,一点葱一点盐,原汁原味。
白露过后,候鸟开始南飞避寒,迁徙是这个时节自然界最突出的生命景观。但是对于鄂温克人来说,有森林和驯鹿的地方,才是永远的家。
编辑:朱楠 陈韵蓉
部分图源网络
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