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寻找1000份家庭食谱,记录下最平凡的餐桌味道

点击右边星标👉 一条风味地图
2024-09-07
木质圆桌与转盘、可折叠式样,这个过去存在于中国家庭聚餐时的摆设,出现在了前不久的abC杭州艺术书展上。
策展人小样,几个月前发起“寻找 1000 位中国家庭食谱记录者”的项目,借由其中8位记录者的故事,策划了这场名为“饭桌上的家”的主题展览。

“饭桌上的家”展览现场

8道“菜”摆放于桌面,每一道菜就是一个家庭食谱记录者的故事,翻开旁边的菜单,可以看到记录者更为细节的讲述。

小样在现场准备了一叠粉色卡片,来看展的观众亦可参与其中。上联可以写下想要记录的家庭食谱的菜名、以及它的来源,贴在地图上对应的省份坐标。下联则像便签一般,留下一句话提示“今晚打电话给家人,询问并记录你的家庭食谱”。若是愿意,就把自己的故事与菜谱,通过便签上的邮箱与小样分享,成为1000位中的一份子。

展览上收集到的家庭食谱记录卡
这在小样看来,是能让大家重新感受个体与家庭连结的一个过程,家庭食谱不只是简单的烹饪教程,也是家庭情感与家庭记忆的载体。“寻找1000 位中国家庭食谱记录者”项目的最初,她并没有过多考虑未来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呈现。“先积累,在数量到达一定程度或者恰好有合适的契机出现时,自然有它的呈现方式”,小样说。这次的展览,或许就是很好的佐证。

小样在2021年6月离开全职工作。本科与研究生就读传播与营销专业的她,毕业之后先后在互联网公司、连锁餐饮、商业服务机构从事品牌相关的工作。并没有一个特殊的转变时刻,像是自然而然到了这个时间节点,她希望能有一个自己的作品,但对于“作品”的定义,在当时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答案。她选择先回家乡福州待一段时间,找寻线索。

小样在一席讲述自己的故事
这是小样在成年去到北京读书后,再次每天浸润于福州的日子。带着一些外来的眼光,重新回看家乡,重新感受本土环境。“1000小食计划”早在大学毕业时便已有雏形,偶尔,小样会用文字或图画记录食谱、留住食物在当下那个时刻的味道。这一次,她决定更完整地投入其中,从本土饮食出发,建立自己的作品。

1000小食报》封面图集合
《1000小食报》是项目最开始的形态。以newsletter的形式,每周通过邮箱传递给订阅者。比起更为主流的社交媒体,newsletter或许会折损一定程度的关注度,但小样认为这可以给她以更自由的表达空间,读者的阅读过程相应也会沉浸一些,会让人不自觉产生早些年阅读一份真正报刊的体验。

小样发起的“在地厨房”线下活动

体验亲手制作、亲口品尝「在当季、在本土、在当下」的食物

从文稿撰写、到排版设计,以及封面插画,都由小样一人完成,可谓一人撑起的编辑部。《1000小食报》的篇幅不短,内容来自小样对某个食物或是某道菜谱的观察记录,也有她过去一周读到有所启发的饮食书籍或纪录片的介绍。她说自己很大一部分的工作就是将一整周围绕项目的生活经历、获取的信息,汇集成自己的思考,并记录下来,若论及实际撰稿到出刊的时间,基本会用8到10小时集中完成。

《1000小食报》是公共的,食物是每个人日常生活的环节之一,读者从中汲取信息、共享某种感受。它又是私人的,“从本土饮食出发,从个体经验与好奇出发,每周二发送的田野日志”,这句从第一期起就固定出现在报刊封面的口号,很精准地表明了小样做事的初衷。

“在地厨房”活动现场
私人经验之所以可以引起公众共鸣,一方面与小样的语言与内容风格有关,细致、平实、温暖始终贯穿于阅读中;另一方面,她读书时的专业和工作经历给了她一些人类学视角去书写。她说,“营销或者传播这件事情,很重要的还是你的传播对象,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把信息更好地传达。这点和人类学做田野调查可能有相通的地方,去理解人、去观察人、去记录。”

小样在“在地厨房”活动现场
小样是“寻找1000 位中国家庭食谱记录者”的第一位记录者,把家庭食谱融入自己的日常饮食,或是以家宴、线下食谱体验的形式再次分享,是记录带来的额外收获,她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与某种传递的使命。她希望可以有更多人参与进来,留下关于个体的饮食经验。

小样以读者的家庭食谱为素材,绘制了制作示意图
小样曾在一封newsletter中记录过家乡的消暑小食:烧仙草和石花膏,这是两样经由天然食材经过凝胶作用而形成的固态食物。后来有读者回信,介绍了老家金华的类似食物,小样将读者的家庭食谱画成示意图,放在了后续的newsletter中。与读者的持续联结,让小样发觉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食物、家庭食谱都有着最丰沛的表达,这也更坚定了她做“寻找 1000 位中国家庭食谱记录者”的信心。

样制作的本土食材出版物《鱿鱼料理手册》

可撕单页的设计,方便翻阅或贴于冰箱
在小样看来,她不是一个本土饮食文化的研究者,她只是在写下自己所经历的饮食变迁、记录自己的家庭饮食故事,当越来越多的人书写下他们的个体故事,“在饭桌上建立家”的理想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聊起家乡福州的味道,小样的语调明显更轻快上扬。

福州菜里一个很典型的调味,要属红糟。这是以红曲酿造的稻米黄酒,酒倒出后沉淀下的渣滓。红糟在福州菜中强势到何种程度呢,如果去福州的大排档,红糟几乎可以用来炒一切。在小样看来,这个味道几乎可以用来辨别一道菜是不是福州菜。

糟炒河蚬
而现在红糟也已经渐渐隐退福州人的家常厨房,相较而言,福建老酒,更多出现在了日常烹饪中。如果路过一个福州人家的厨房,最先钻进你鼻子的肯定是老酒或虾油的味道,一个鲜香一个醇香的感觉。

小样联合福州「白杨商店」策划的“两代人的厨房”主题展
若在福建省内来看,福州会比其他地方更嗜甜,这里过去聚集的也多是身份阶层比较高的人,而甜本身在原来的社会体系里,就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小样与父亲在“两代人的厨房”展览现场筹备家宴
小样称福州菜是“雨露均沾的甜”,不会太过度或极致。再者福州喜欢以酸搭配其中,经典名菜荔枝肉便是酸甜口,当地人家做炒海蜇或是爆炒双脆,也会调一个酸甜口的酱汁。

捞化

让她推荐一道在福州必吃的食物,小样选择了捞化。细米粉过水汆烫即熟,搭配各种下水海鲜做“浇头”,再来根油条,是很本地人的夜宵吃法。

谈及“把自己比作一样食物”的话,她说可能会是“粿”吧。这种用大米磨浆、晒成米粉制成的糕点类食物,在福建各地都很常见。通常来说是蒸热后吃,因此很温暖,而因为是大米做成的缘故,又有一定的韧性。柔中带韧,恰似小样的性格。

关于“正宗”,小样表示词语本身并没什么问题。但它是需要界定的,每一个人在说正宗时,究竟是在说什么。很多人的正宗可能关联小时候的的某种味道,更多还是在于个体记忆或是个体情感,这就会导致一定的差异性。

在她看来,正宗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或者法则,而是一个变化着的概念。之所以人们认为一个食物应该是某种味道,这跟当地文化、或是跟曾经做这道菜的人的情感联系是相关的,小样更在意其中的关系,也更愿意去将这些记录与呈现。

福州菜市场
她认为一个好的食谱不应只记录烹饪步骤,还有食物背后的家庭故事、地方文化、甚至是代代相传的厨房经验,都会让食谱生发出更完整的生命力。这和平日在做《1000小食报》的选题策划时,是一个道理,“它好像就是自然从生活里生长出来的”,图文、线下展览、在地厨房体验活动,都只是不同的呈现方式。

小样在“在地厨房”活动现场
“家庭食谱值得被珍视”,这是小样在收集与记录中愈发相信的一点,也是她在未来愿意始终秉持的信念,从个体出发,连接更多个体,用家庭食谱记录我们这代人的生活。
记录本身就是意义,记录也可以是每个人的第一步。
作者:diuv啊

责编:王筱祎

图片由受访者小样提供

 近期报道 

《想念曼谷了吗?先收下这份咖啡私藏地图》‍
《上海藏着个“乌托邦”,城市人抱团来种田》‍
《深秋宜食栗,我们测评了16种栗子风物》‍
《这三家新开餐厅,在成都掀起Fine Dining风潮》‍
《北大学霸在深圳市中心造花园建菜地,改变居民生活方式》‍
《上海滩黔菜第一人:他的餐厅是一座博物馆


美食台招人啦!如果你爱吃、懂吃、又愿意和我们一起奋斗,就投递简历加入我们吧~



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内容,
记得进入公众号点击星标哦~

  粉丝专享菜谱 
1500道美味,点击 阅读原文 轻松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条风味地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