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巴曙松:人口老龄化与全球经济转型升级丨新刊鲜读

巴曙松 北大汇丰PFR 2023-02-27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挑战。据联合国统计,2021年全球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9.6%,据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国这一占比为13.5%,已经接近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标准(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14%)。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全球经济趋势、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金融创新方向。

本期《北大金融评论》聚焦“银发经济与养老金融”本文为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北大金融评论》总编辑巴曙松为《北大金融评论》第10期撰写的卷首语。


人口老龄化与全球经济转型升级


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新现象,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更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据联合国统计,2021年全球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9.6%,据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国这一占比为13.5%,已经接近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标准(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14%)。这一新的变化正在深刻改变过去几十年的经济运行机制、社会保障制度,而长期也必将深刻改变一个经济体的宏观格局和市场运行。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挑战,将贯穿国家未来战略转型。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全球经济趋势,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金融创新方向。 首先,银色经济引领新一轮全球经济发展。在人口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中,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对劳动力结构、储蓄率、资本积累、投资、产业发展产生多维影响。一方面,银色经济运会更加趋向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原有人口红利慢慢衰减,旧的增长模式逐渐瓦解;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并非社会老化,人均寿命的增长和对生命质量的追求,创造出健康护理消费的更高需求,推动健康管理产业、医养服务业快速成长。特别是一场新冠疫情,让人们更加明白在银色经济时代健康财富的价值,这很有可能引发继工业革命之后的健康产业革命。 其次,人口老龄化贯穿未来几十年国家战略转型。目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战略。《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与即将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将共同构成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为老龄工作提供基本遵循和保障。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更快,这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快速稳步发展、中国人生活质量大幅提升的结果,同时也意味着,中国会面临着现行养老金制度不可持续、城乡养老差距、照护和医疗缺口巨大等“未富先老”背景下的严峻挑战。实践中,在政策设计、项目运行、制度保障等各个环节和领域,可以通过延迟退休、以房养老、“时间银行”等形式鼓励老年群体更加有效地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更公平地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此外,养老金融关系金融未来创新发展方向。养老问题本质上是带有典型金融特征的问题,存在着跨期、跨地域资产配置的基本需求。养老金融不仅涵盖养老金金融,还包括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分别针对养老金资产保值增值需求、老年金融消费需求以及养老产业投融资需求。其中,养老金金融是养老金融的重中之重,主要包括养老金制度安排和养老金资产管理。从全球养老金改革趋势来看,长寿时代的金融创新主要围绕个人账户制下的积累制展开。中国养老金体系正在从依赖第一支柱逐渐转变为三支柱均衡发展,可以预见中国长寿时代的金融创新重点在第二、三支柱。从世界范围来看,长寿时代的金融创新主要可分为以个税递延为改革方向的制度设计创新,以金融机构为主导的投资方式创新,以及以智能投顾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 人口老龄化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必须妥善应对的共同课题。机遇与挑战并存,积极把握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形势,已成为一家金融机构、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乃至全球应对未来发展的政策重点。
《北大金融评论》第10期目录
卷首语人口老龄化与全球经济转型升级 | 巴曙松 理论国际前沿研究 宏观中国不是全球通胀的“推手” | 舒畅中国已经接近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 高善文一位首席经济学家的心灵史 
发展之路

推动金融与制造业协同发展 | 肖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 | 唐杰 李珏


封面解谜老龄化 | 编者按银发经济和养老金融的发展要适合国情 | 楼继伟老龄化时代如何提高生产率?| 蔡昉老龄化的中国会将世界带入全新的全球化 | 查尔斯·古德哈特 马诺杰•普拉丹机器人既会缓解老龄化,也会加剧不平等化 | 理查德·弗里曼提高生育率来解决老龄化问题是不可能的 | 克劳迪娅·戈尔丁中国式养老:从家庭走向社会 | 王格玮 赵耀辉测估养老风险 | 房连泉以ESG理念推动养老基金可持续发展 | 巴曙松 等老龄化加速下中国养老金融的双重属性 | 周星 刘娜公共政策性金融如何战略性支撑中国银发经济?| 陈阳国际经验为中国养老金改革提供的可行性思考 | 周岭 等中美比较视角下的中国养老目标基金 | 蒋昭昆 等完善标准是促进老龄金融发展的当务之急 | 杨丽娟以风险分担推动混合养老金计划 | 杨妮 等商业银行如何服务“中国养老金融”?| 杨光以养老金融的“产品思维”匹配银发经济需求 | 董克用 等长寿时代下的老龄金融探索 | 杨铮辨析“创新康养金融” | 程越 等重构“时间银行” | 于博 等更新“以房养老”的模式构建 | 柴效武 前沿

“元宇宙”的本土模式和DeFi发展路径 | 郑磊

 解读

审思中国金融行业开源生态 | 陈波 王冠

 金融家论坛

银行的社会角色:负责任的企业公民 | 杰米·戴蒙 吴卫军

管理者超额剩余:一种绩效评价新视角 | 苏敏

 随笔掩卷追怀刘文泉教授 | 蔡咏科幻作品的道德叙事 | 本力
品读新书压卷


现在征订《北大金融评论》全年刊(第11-14期),

即可免费获得新刊(第10期)1本,以及往期随机1本!


并且,价格十分优惠哦(3.3折,100元6本)!

购买单期同样有优惠(8折,40元/本)!

快扫码订阅吧~


相关阅读
养老问题为什么本质上带有典型金融特征?(含精彩视频)
郑磊:“元宇宙”的本土模式和DeFi发展路径
独家专访高善文:中国已接近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杨铮:长寿时代下的老龄金融探索
舒畅:中国不是全球通胀的“推手”
科幻作品已经取代史诗,成为人类的新神话
“养老金融与银发经济”主题征文获奖公告
肖钢:打通金融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堵点”

文章来源:《北大金融评论》2022年第1期(总第10期)
本文编辑:都闻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