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共艺术特辑 | 艺术与商业的共生

4月30日,复星基金会收藏展“一水艺世界”在南京大鱼开幕,这是继2018年4月在三亚举办的“一沙艺世界”后的第二个复星基金会系列收藏展,同时也是复星基金会积极探索艺术与商业结合的又一次全新尝试。


复星基金会收藏展“一水艺世界”海报


展览以“水”为主题,汇集复星基金会收藏的七位中外知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结合新媒体媒介与传统绘画,通过多形态的“水”与大鱼项目艺术空间依水而设的地理环境,为观众营造超越现实但又无限接近现实的独特体验。


“一水艺世界”展览现场

Judy Crook 4

珍妮弗·施泰因坎普 Jennifer Steinkamp

 

珍妮弗·施泰因坎普作品《Judy Crook 4》是一场建筑空间上的3D动态绮梦,将自然现象和大自然的动态带入高墙之内,将现实空间和幻觉空间互相交叠。


车库

乔瓦尼·欧祖拉 Giovanni Ozzola


一天的时间被浓缩在同一个空间内部,几处风景被隔阂在同一扇窗户之外,未知与谜底隐匿在地平线的那一头,这便是乔瓦尼·欧祖拉作品《车库》所寻觅的。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

蒋志


将电脑“系统错误”图像放大呈现在观者面前,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东方哲学框架下,探讨了“图像”产生的原理。


这个时代需要怎样的公共艺术?


艺术置于公共空间又能给观众带来怎样的力量与影响?



这是复星艺术中心在探索公共艺术之路上始终在思考的问题。从三亚到南京,我们积极探索艺术与周遭环境的互动与融合,希望以自然、亲切的方式为公众提供最直接接触艺术的机会。

 

值“一水艺世界”开幕之际,复星艺术中心特邀南京四方美术馆馆长、复星艺术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陆寻先生、当代艺术家石志莹,携手复星基金会及复星艺术中心主席王津元女士,共同展开一场有关“艺术与公共空间”的遐想与讨论:



复星基金会在2018年的时候曾经在三亚举办过第一次的收藏展“一沙艺世界”,当时我们展出了40多位中生代比较活跃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梳理了他们的创作脉络,同时我们也是把大部分的展品都留在了亚特兰蒂斯酒店作为公共艺术的留存;这次在南京是我们“一沙艺世界”展的一个延续,叫“一水艺世界”;其实我今天也是第一次到这个地方来,非常感动于这里的地理环境,有山有水,我们现在所处的这栋建筑似乎是漂浮在水面之上的,有一种很灵动的美,而且和自然结合的非常紧密。


陆寻是南京四方美术馆的馆长,四方美术馆在自然环境中做建筑实践非常令人感动,我觉得南京真的是一个风水宝地,不管是四方还是我们这个项目的地方都是有山有水,而这些山水自然环境都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首先我想请陆寻分享一下他关于艺术和公共空间关系的思考,正如我刚才介绍的,四方做了很多建筑跟自然相结合的艺术实践项目,具体你是怎么考虑的?我听说你也是做了很多年,为什么那么多年那么坚持去做这样的一个建筑实践项目?


四方美术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建筑是一种特别民主、特别自由的艺术形式。她不是在美术馆的白墙里,也不是在保管地非常好的昂贵的银行库里,她是一种非常容易去触摸的艺术形式。建筑师其实更多的是把一个房子带有功能性地建造出来,而公共艺术则更多的是展示艺术家的个性,公共艺术不仅仅是艺术家在工作室画一幅画,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他需要很精细的去结合当地的环境当地的人文、当地的社会。

 

我这十余年一直都在跟不同的艺术家、建筑师合作,做出比较永久的项目,不像我们在一个美术馆看展览,可能3个月就结束了然后换下一批,我们希望可以一直留下来,并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心境下去欣赏这些作品。四方美术馆从2006年开始,陆续邀请了24位国际、国内当时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其中有3位得了普利斯特奖(建筑界最高荣誉)。我们在这里持续做展览,由于空间比较有趣,我们不仅在室内做,甚至发散到美术馆周围的建筑空间和自然环境里面。

 

多年前我们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艺术项目“山中美术馆”,当时我们用了老山里面20多个非常有趣的场景,其中包括著名古寺,山林、湖面、民宅,同时邀请了20多位艺术家跟他们做结合、互动,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看展览方式。不是在展厅里面一个接一个地看,是从一个作品骑车、走路、甚至爬山去看另外一个作品,是一个非常有趣、漫长的一个过程。我本人也是对这种体验类的东西很感兴趣,其实很多东西到最后都是希望有一个不一样的体验。让你可以用一个不一样的方式去看世界,有不一样的世界观、价值观,我们希望把最好的建筑、最好的设计、最好的艺术带给大家。



山中美术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山中美术馆”这个展览我印象还是蛮深的,这个展览邀请了很多艺术家根据山纹理、地形或者当地的环境去创作艺术作品。而观众则被邀请体验一个发掘、寻找的过程,本身的体验也是很有趣的。

 

我们这次展览来自复星基金会的收藏,并不是艺术家专门为一个环境去创造的,我想请问石至莹:如果是我们这样的一个项目或者公共空间,你根据空间的特质或者一个已经存在的山水形态来创作作品,你会从哪些方面考虑?做哪一类的作品?


大海4,Ocean No.4,2014



2012年上海双年展,曾展出我同系列的作品——大海,当时这张作品就是根据空间环境去创造的,策展人给到的空间是三楼的一个转弯贴近落地玻璃窗,窗外就是黄浦江。当时我在想,我的画很多都是和自然有关,这个自然的观念和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那种观念有点接近:当我们只是在一个小房间一个书斋里面,我们怎么把外部那么大的自然环境融汇到小小的画面中?中国古人很多风景绘画中你能体会到很多的大千世界,这也是我绘画的一个观念。说回当时的空间,黄浦江我站在窗边看的时候其实视线是非常低的,大概离地只有一米左右,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将海平面从外面的黄浦江的江面延伸到海面,你会在体验上有一种延续性。外部空间带入到内部空间,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又会有一个呼应。工作室中创作的绘画就像陆寻说的和艺术家个人情绪和经验有关,他和公共空间的关系并不大。而公共空间和艺术的关系,对于艺术家来说,会打破艺术家平时做作品的一种惯性思维,你会因地制宜去想我的作品应该会有一种新的元素出现,或者是一种新的体验。





从复星基金会的角度上来说,我们对公共艺术的研究和实践是比较多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有很多公共空间的项目,而这些项目确实需要很多艺术品在当中去呈现。我们发现现在的公众对艺术对美的需求和领悟力都越来越高,他们在一个公共空间中,往往会注意其中的艺术品或者去讨论看到一件艺术品之后的感受。所以我们今天在探讨什么叫好的公共艺术。当代艺术家不太喜欢做特别甜美的东西,他们会有很多属于他们自己的哲学思考,很个性化。个性化和公共之间是存在天然的矛盾。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公共艺术才是最合适的,但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答案。



我觉得这个世上没有公共艺术家,如果你本业是公共艺术的那一定做不好。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很好的艺术家。我特别喜欢复星艺术中心委托Julian Opie创作的《城市漫步》,把非常漂亮的艺术中心和周边的商场结合的非常好,我认为这是很成功的一个公共艺术的案例。艺术家需要被挑战。目前中国艺术家比较喜欢在工作室内创作,公共空间的挑战很少。平时思考的东西如何在新的环境中有效、有意思、同时还是一件好的作品,是最重要的。很多因素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成功的公共户外艺术。



位于BFC的“申城漫步”




我们当时觉得Julian Opie的作品很符合外滩很符合上海城市的气质,也很符合这个商业地产项目的理念,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再去和艺术家沟通。我们没有影响艺术家的创作,在了解艺术家的基础上再去考虑什么样的艺术家适合什么样的空间,什么样的作品更加适合我们这个公共空间的需求。

 

陆寻刚才说的我是很同意的,好作品是第一位的,而不是看上去很漂亮很协调的装置,好作品让你能够真正的和艺术产生一种互动,能够对艺术品有一个自己的理解。艺术的魅力就在于此。公众观看艺术是对艺术理解以及提升自己审美的一个过程;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讲,我认为公共艺术最重要的是策展人,怎么去安排、选择、合作、呈现,艺术家在创造作品的时候不仅仅是作品本身,其实在背后有很深层次的思考,艺术本身是一个故事,看你把故事摆在哪里。在复星艺术中心天台我们有一个日本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那个作品是300个LED灯组成的,当时灯跳动的节奏是艺术家和我们一起征询的300位生活在上海的市民一起商定的,每一个数字都是一个人生故事,一个社会。公共艺术不只是一个装置,更要和当地的人群有一个互动。


位于复星艺术中心的“数字空中花园”




艺术家的创作是比较独立的、个体的,他是比较有个性的。但是公共空间艺术的打造,需要更好的一个执行的人。中国艺术家作品越来越好,思想越来越深刻,但是现在公共空间艺术人才匮乏。缺少对公共空间有深入理解的策展人。复星基金会希望更多的实践和努力。我们大鱼这个项目在保护自然环境做的非常好,这里有自然的山水,在建造过程中非常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尽量不破坏这里的山水和植被。在建筑方面也是非常亲自然的,希望让大家在这里给大家非常亲近自然的一种生活,包括未来这里的clubmed酒店和环湖游乐项目,未来也会有很多非常好的艺术品呈现给大家。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复星艺术中心官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