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国家大科学装置“航空遥感系统”投入正式运行
图文转自空天信息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就是大科学装置,被称为原始科技创新的国之利器,7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承担的大科学装置航空遥感系统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并将对各领域用户开放。视频丨大科学装置航空遥感系统通过国家验收
视频丨内蒙古综合遥感科学实验顺利完成
“面临重大地震、洪涝灾害时,往往需要航空遥感影像来评估道路损毁、山体滑坡、房屋倒塌等情况。”航空遥感系统项目总工程师、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丁赤飚介绍,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农林渔业、水利、测绘等领域。相比卫星等航天遥感,航空遥感的分辨率和精度更高,影像更清晰,并可对一个区域进行连续、全天时拍摄。
据介绍,投入运行的航空遥感系统可以同时开展多个载荷作业,同步获取观测信息。系统还具备机上实时处理和卫星通信功能,可在应急减灾等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系统80%的遥感设备为自主研发,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航空遥感系统,就是把各种对地观测载荷集成在一架飞机上,通过航空飞行,实现对地观测。经过多年科研攻关,航空遥感系统建设完成了具有6种、10个对地观测窗口的两架国产中型新舟60遥感飞行平台,并集成装载了多光谱、高光谱、热红外、激光、微波、大气成分等载荷的综合对地观测系统,填补了国内具有长航程、多功能、多观测窗口的中型航空遥感飞行平台研制空白。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空天院院长 吴一戎:这里有全球应该说最先进的从光学载荷、红外、激光以及微波的载荷,那么它可以一次飞行,能够得到地物的各种各样的散射特性,能够反衍出地物的地表的很多的特征,这些先进的指标,首先是用于科学研究,今后还可以辐射到国家各个领域的对地观测应用中。据介绍,航空遥感系统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验收专家组认为,该系统实现了我国中型航空遥感平台和系统从无到有的跨越,建成了我国目前综合能力最强的航空遥感平台和科学实验平台,实施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综合遥感技术在农业、林业、应急、水利、海洋、测绘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应用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空天院院长 吴一戎:在验收之后正式投入运行之后,实际上这个系统的机时已经订得非常满。在国家的包括科学研究,如我们第三极的科考,在我们国家对整个的大气的环流的研究,对我们水圈、生态圈的研究中都有重大的任务,需要它进行大量的飞行获取高精度的数据。
相关阅读
层析SAR地表参数信息提取研究进展
L波段机载重轨干涉SAR系统成功获取数据并提取高精度高程信息
基于ALOS-2 PALSAR-2多基线极化干涉SAR数据反演森林高度
航天欢迎报考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航天微波遥感系统部走进高分辨遥感综合定标场第五届“中科星图杯”国际高分遥感图像解译大赛火热启动第五届全国雷达对地观测大会
雷达对海探测数据2020年第3期正式发布
编辑:程东阳
审核:贾守新声明欢迎转发本号原创内容,转载和摘编需经本号授权并标注原作者和信息来源为《雷达学报》。本号发布信息旨在传播交流,其内容由作者负责,不代表本号观点。如涉及文字、图片、版权等问题,请在2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雷达学报》拥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