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一词最早出自美国科幻长篇小说《雪崩》,却在近年被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带出了圈,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投资蓝海。在元宇宙的簇拥者和质疑者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的时候,《无名链接》的出版恰逢其时——它是国内第一本以“元宇宙”为主题选编的科幻小说合集。资深科幻编辑刘维佳敏锐地抓住了时代的热点,以独到的眼光从国内优秀科幻作品里优中选优,最终把14篇极具代表性的佳作呈现在读者面前。
5月28日下午,由八光分文化和成都“屋顶上的樱园”联合举办的“光分科幻阅读沙龙”第七期活动圆满举行。本期活动邀请了来自VR技术创业者丛芳、罗布世界RLC社区CEO李许珊珊和八光分文化高级编辑刘维佳一起,跟主持人李昊一道聊了聊中国的“元宇宙”科幻及相关科技产业发展的故事。三位老师分享了自己在阅读《无名链接》时印象最为深刻的篇目、中国“元宇宙”小说的先锋性,以及科幻想象与科技发展各自的不同走向等多个话题。“虽然元宇宙这个词最初来自于《雪崩》,但1967年的作品《我没有嘴,但我必须呐喊》应该才是最早触及这个概念的作品。”刘维佳老师将“元宇宙”概念的历史沿革作为分享会的开篇词,在他看来,“元宇宙”与“赛博朋克”有着鲜明的区别:赛博朋克的框架具有局限性,现在的很多作品越来越只剩朋克,不够赛博了;相比之下,“元宇宙”反而更能概括赛博朋克潮流之后的一些作品,尤其是中国科幻作品的共性。《无名链接》责任编辑、八光分文化高级编辑——刘维佳
谈到元宇宙在现实中的发展,来自梦神科技的丛芳老师表现出了自己的独到眼光,她认为,元宇宙的发展理念应该是乐观、健康和善意,“我们都知道,XR(扩展现实,对多种虚拟环境技术的统称)是下一代的智能终端,但它并不只是‘下一代’——我们的设备,日后将会是我们的‘数字身体’。”目前,梦神科技的产品应用场景集中在教育和娱乐两大版块,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高危场景下的技能培训。丛芳老师提到:现在许多人可能认为元宇宙是危险的,其实不然——元宇宙不仅不危险,它还能够帮助我们救死扶伤。在消防方面,XR技术已经能够提供场景进行相关培训,从而让消防员能够更加安全地进行工作。除了构建元宇宙需要的“硬件”以外,对于元宇宙相关“软件”对现实的影响,罗布世界RLC社区CEO李许珊珊老师的理解也很有新意。被誉为“元宇宙第一股”的在线创作游戏平台罗布乐思(Roblox)公司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1989年,它在游戏世界具有独特优势。目前,Roblox正在尝试为下一代的小朋友提供一种更有参与感的、认知世界的方式——这是李许珊珊老师所描述的Roblox的发展理念。当下,互联网还无法实现“沉浸式的身份闭环”,而Roblox旨在为人们打造“数字分身”——事实上,未来元宇宙的一大特点是进一步连接虚拟与现实。美国Roblox已经打通了二者之间的经济系统,在传统的充值虚拟货币基础上,实现了“有入有出”的虚拟-现实货币兑换体系,这使得人们在Roblox上进行的劳动以及通过游戏内置引擎进行的创作可以在现实世界获取实际的报酬。李许珊珊老师对于Roblox在迈向“元宇宙”上的努力,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Roblox平台上的作品《越狱》(Prison Break)能为制作组带来约300万美元/年的稳定收入,而制作者们甚至在线下从未见过面——这就是完全由“元宇宙”催生的时代结晶。同为科幻迷的主持人李昊向刘维佳老师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科幻小说,尤其是《无名链接》中的绝大多数作品,会呈现出对科技发展前景的怀疑,侧重于反思科技可能带来的危害?刘维佳老师结合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中国全面进入国际互联网是在1994年,而在三年后,王晋康老师就创作了《七重外壳》这个质量极高的元宇宙故事。《七重外壳》讨论了虚拟世界可能带来的威胁之一——我们中国古代庄子提出的‘庄周梦蝶’这个命题:我们如何区分虚拟和现实?也许现在还很容易——当我们真正走向元宇宙以后,这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如果说《无名链接》是本书提纲挈领的一篇,那么本书末尾的《时间移民》就为本书做了一个总结。在刘慈欣笔下,一切都具有史诗感——《时间移民》中的‘移民’虽然没有进入元宇宙,却旁观了人类文明受元宇宙影响的全过程,最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大刘本人倾向于让人类走向宇宙——而元宇宙则只是这其中的一个阶段。而江波的《湿婆之舞》是本书中视角比较新奇的一篇:元宇宙不再是人类需要保护使其远离威胁的对象,元宇宙本身就是威胁来源——这也是一个有趣的设想。
“除了这些之外,书中的《演艺》这篇作品从‘接口’这一点上切入,作品中接入虚拟世界的设备能够操控人的情绪,影响人的欲望,起初是被用来给人提供新的精神体验,后被用来引导观众购物,最后酿成命案;《夺魂者》则描述了人的意识完全数字化的可能性,并由此提出未来人们的意识被‘篡改’的可能——针对生产力尚未达到这一层面,人们还无法想象这一威胁的未来,它进行了一次大胆的思想实验。本书中有很多作品的确是持一个相对悲观(深刻反思)的态度——《超时空同居》可能是本书中对元宇宙的未来最抱希望的一篇。
“科幻创作者就是时代的哨兵,对未来持悲观的态度是很正常的。”刘维佳老师指出,科幻小说的使命之一就是为人们揭示科技会带来的麻烦和危机,这就是它的前瞻性。所以很多科幻创作者去想象未来,总是带着某种恐惧的。“在高山上,你的恐惧会保护你”——只有带着这种恐惧去观察时代,才能对未来给出有价值的建议。“元宇宙的确可能为我们带来‘沉迷’的问题,使我们过于依赖它。”丛芳老师认为,只要设计好反沉迷机制,将虚拟和现实有机结合,就可以克服这样的潜在危害。至于元宇宙存在的其他危险,我们可以通过完善备份机制以及法律规范去解决它,毕竟相比于现实世界的交通事故等概率性风险,元宇宙或许要安全得多。
元宇宙能够创造更加多元的世界,会为人们提供更多就业甚至创业的机会,引导人们体验新的锻炼体魄身心和参与社交的方式,能够产生的社会价值十分广阔——这是丛芳老师的观点。“我曾经其实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很多人也和我一样,我想我们需要元宇宙提供的平台帮助我们获得心智上的提升——对于文创工作者来说,元宇宙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创作工具。”对于元宇宙和真实世界的“虚实结合”,李许珊珊老师认为:很多人对真实世界的观察是不充分的——元宇宙可以倒逼人类真正地观察现实,毕竟元宇宙终究是根据现实制作的。在教育领域,元宇宙的这一作用会进一步放大——圄于升学的压力,当下的孩子们深入世界的时间与机会太少,元宇宙则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感知未来的窗户,“元宇宙和现实是融合的、互补的,而不是相互分割的、矛盾的。”李许珊珊老师还提到了元宇宙对“数字鉴权”和内容创作起到的作用:元宇宙能够更好地保护原创内容生产者,为其提供技术保障——未来创作者们毋需额外所谓的保护伞,技术本身就会成为知识产权的保护伞。未来的元宇宙将会需要大量原创内容,而元宇宙对于创作者来说,门槛将会越来越低,成本越来越小,Roblox的素材库与一键发布功能就预示着这样的趋势——元宇宙的内容将更多地由用户来决定。“人的自我可以分为三层:真实的我、他人眼中的我与社会中的大我,这三个我并不是分裂的,而应该是不同层面上、可以叠加的——元宇宙+现实,就可以实现对自我的整合(intergration)。”分享会上,嘉宾们还就女性在科幻和元宇宙当中的位置进行了探讨。刘维佳老师指出,《无名链接》书中收录的《橙色倒数》一文展现了相对真实的女性视角,而很多科幻小说都倾向于让女性以代表人类美好品质的“母性光环”形象出现;元宇宙之下,性别和其他一切外在因素将会在社交中被淡化,人们将真正欣赏“有趣的灵魂”。分享会的最后,来自NFT(非同质化代币,也称“数字藏品”)行业的热心读者分享了自己对“web 3.0”时代之后的元宇宙发展的看法。本次光分科幻阅读沙龙在嘉宾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但由12位科幻作家联袂献上这部《无名链接》还等待大家认真翻阅哦——点击下方购买《无名链接》,了解更多关于“元宇宙”的精彩想象!当前“元宇宙”这一概念全球大火,极为瞩目。它是完全诞生于科幻领域的新概念新词汇,滥觞之作距今也才半个世纪。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很快便出现了生动演绎“元宇宙”概念的优秀科幻小说。这二十多年间,中国科幻作家们焚膏继晷,全力用卓越的想象力探索“元宇宙”的全方位边界,并努力将其具象化为精彩绝伦的文学故事,向人们展现“元宇宙”到底长什么神奇模样,其间会发生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并深入探讨了元宇宙的种种问题,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影响。这本选集收录了当下中国广受好评和关注的优秀“元宇宙”题材的科幻小说。以充满时代印痕的滥觞之作《MUD——黑客事件》和《无名链接》开始,以刘慈欣的大气恢弘的《时间移民》为终,辅以《洪荒世界》《七重外壳》《湿婆之舞》等斩获银河奖的经典力作,构成了旷古未有、霞明玉映的奇妙“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