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想做出大观园同款茄鲞,必得用这种刚恢复种植的“老口味”茄子

2017-06-19 伟瓣桔 伟瓣桔


好吃不懒做︱撰文编辑


每每翻看《红楼梦》到第四十一回,伟瓣桔(微信号bjcbnews)都会被茄鲞馋到。我相信你们一定也是这样的。


凤辣子细细的讲述了这道菜“也不难”的做法——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514g1nhwp&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不过,先别笑话刘姥姥,就算你舍得十只鸡来配,也得先找到那种值得用十只鸡去配的茄子。这种茄子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蔬菜专家曹华告诉伟瓣桔,它的名字叫七叶茄。


“它肉质细腻,口感脆嫩,味道清香,是老北京名菜‘烧茄子’和‘煮咸茄’的最佳食材,《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吃的‘茄鲞’,就是用产自丰台区菜户营的七叶茄烹制的。”


在北京京朝花园农业发展中心的三个大棚里,分别种着六叶茄、七叶茄、九叶茄。目前,一个个茄子顶部青绿,上部深紫发黑,个头已长至拳头大小。



很显然,它们哥儿仨的名字是有来头的。曹华说:


“它们都是北京地方品种,六叶茄指的是茄子长在第六片叶子处,同理,七叶茄和九叶茄就是分别长在第七片叶子和第九片叶子处。”


那么大观园为什么只选了七叶茄呢?因为——


“六叶茄最早熟,怕热不怕冷,九叶茄熟得晚,怕冷不怕热,而七叶茄则既不怕冷也不怕热,品质最好。”


这3种茄子目前在京朝花园、蟹岛及昌平区的乡居楼等蔬菜基地有种植,其种植及采摘根据时令走,能使市民一年之中9个月有茄子吃。伟瓣桔探听到的消息是,六叶茄大概10到15元一斤。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因不同时期对蔬菜生产的要求不同,一些老北京口味蔬菜逐渐消失。面对餐桌上琳琅满目的蔬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念记忆中的老味道。伟瓣桔从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了解到,北京市老口味蔬菜品种的挖掘和恢复至今已有8年。


说起这些品种,各个特色鲜明。


2009年,在本市栽培有上百年历史的“花叶心里美萝卜”得以恢复。


花叶心里美萝卜

皮薄、肉脆、多汁,果肉红艳,“萝卜赛梨”说的就是它。

2010至2011年,先后恢复了“大核桃纹白菜”和“小核桃纹白菜”。


核桃纹白菜

这两种菜叶像核桃皮一样布满褶皱,但叶嫩帮少,味道清甜,纤维少,易煮食,耐寒耐储藏,在短缺经济时代由于产量较低,被新推的高产抗病的杂交白菜品种所替代。

2012年至2015年,又相继恢复了“北京刺瓜”、“苹果青番茄”、“北京秋瓜”、“鞭杆红胡萝卜”、“五色韭菜”等品种。


北京刺瓜

比普通市场上见到的黄瓜瓜条要短一点,而且偏细。它的刺瘤密,握在手里有微微扎手的感觉,真正的顶花带刺。果肉淡黄色,不要说吃到嘴里酥脆清香,没有吃到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清香味。

鞭杆红胡萝卜

鞭杆红胡萝卜是北京地区名优农家品种,20世纪40至60年代最受市民欢迎的特色蔬菜品种之一。表皮紫红色,根茎较长,味道浓郁,肉质紧实,更适合炖食和炒食。


自去年至今,“六叶茄”、“七叶茄”、“九叶茄”及“柿饼冬瓜”恢复种植50余亩。今年全市已恢复种植“老口味”蔬菜达千余亩。


这次与三种茄子一起恢复的柿饼冬瓜,是因其形状扁圆状若柿饼而得名,口味浓厚,经检测矿物质及维生素含量较高。每年5月至7月、9月至10月,柿饼冬瓜品质最佳,亩产可达2500公斤,目前在昌平区乡居楼及顺义沿河特菜基地种植。曹华悄悄告诉伟瓣桔,“‘羊肉熬冬瓜’是老北京市民特别爱吃的菜,‘瓤冬瓜’也很有特色。”


不能再说了,桔子饿了……




北京晨报都市部出品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转载请查看菜单底部“转载须知”


荐 读

房山有处密林农庄,能消暑纳凉品药膳

暴露年龄︱你看过38年前票房1800万的那部大片吗

住在这个老小区的爷爷奶奶再也不用爬楼梯了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