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宗英磁芯自动测试堪称神奇
1961年底,留学苏联加里宁工学院的孙宗英同志来到738厂三科,分配在电子二室104机内存组。我们二人在上世纪60年代也先后分配到738厂工作,分别从事104机、和103机内存调试工作。磁芯存储器把我们连接在一起,接下深厚的友谊。
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1955年),美籍华人王安博士发明了磁芯存储器,电子计算机开始使用记忆磁芯作为快速内存储器,风靡二三十年不衰。1957年,苏联向我国提供了电子计算机成套图纸,科学院计算所和738厂合作仿制电子管计算机,分别称之为103机和104机。我国就此开始了计算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新时代,也是艰苦创业的时代。在20多年的时间里使用磁芯作为计算机的存储器,直到80年代出现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磁芯存储器逐渐衰落、淘汰。
孙宗英先生
随着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提高,要求磁芯存储器的存取周期也要缩短,记忆磁芯的尺寸也逐步趋小,由原来的约2mm、1.4mm缩小到0.8mm、0.55mm。国外水平已达到了0.35mm。每颗磁芯都需要经过两次合格测试。过去靠集中大量工人进行手工测试,生产效率低下,738厂的41台103机、7台104机是电子管计算机要用磁芯;830厂批量生产的上百台121机是晶体管计算机也要用磁芯,使用磁芯约2000余万只,直到集成电路的100、200系列计算机无一例外都要使用大批磁芯,急需改变人工测试工序。
今天我们回忆,磁芯存储器在生产中对磁芯合格标准的制定,逐个选择,自动测试机的研究等往事,都离不开孙宗英同志的贡献。当初由科学院计算所提供了手工测试台,738厂三科电子二室设有磁芯组。有十几位女工承担测试工作。104机内存所用磁芯是外径2.0毫米,内径为1.4毫米的铁凎氧磁芯(绿豆外径3×5毫米)。一个2048容量的磁芯体,需要17万颗合格磁芯。
当时磁芯的合格率不高,女工们需测试500万颗才能完成一台计算机所需,这是艰巨的备料任务。手工测试要将每颗磁芯放在专用的测试台上,手拿测试叉子穿过微小的磁芯内孔送上读写驱动脉冲电流,观看示波器上的磁芯读出信号波形,根据幅度大小判定合格与否。看似很简单的工作,日夜三班倒重复劳动不停,很费眼睛,手酸,也容易引起颈椎病。
测试磁芯
体积越小,测试越难,手腕都酸痛!
三科领导决定成立磁心测试攻关小组来解决磁心自动测试问题。大约七人组成小组,参考了中科院计算所提供的资料,经半年多时间研制毫无进展,最终宣告结束。
1962年由孙宗英同志牵头再次组织了攻关小组进行磁芯自动测试机探索,并配有八级钳工老师傅凌朝根、章福生对机械结构,磁芯的排列、進料、穿测、分类等一系列动作进行试验,无数次的失败和反复实验及修改方案历时一年多,最终第一台磁芯自动测试机样机诞生了,它可以测2mm磁芯,速度为每秒一颗磁芯。
孙宗英同志
磁芯自动测试机
1963年,由于国内用户急需第二代晶体管电子计算机,厂部和科领导决定成立三科电子三室,钱基广为室主任,孙宗英为内存组组长,承担DJS-121机内存储器设计任务,直到样机调试完成投入生产,孙宗英做出了很大贡献。
1965年四机部根据国家布局,决定738厂筹建三线贵州凯里830厂计算机专业工厂(423人)和4292外部设备厂(254人)。将738厂刚完成的新产品转移到新厂。121机大部分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管理人员于1966年随迁新厂。为磁芯存储器在830厂顺利投产,除部分磁芯测试工随迁之外还招收培训了40多名年轻女工,携带一批手工测试仪到830厂,为批量生产121机做好准备。
几千万只磁芯就是她们一个一个测试挑选出来的。
任务紧急,必须继续研制发展磁芯自动测试,次年朱顺福总工程师要求老厂支援了两台自动测试机。
另据老厂同事回忆,738厂为批量生产108乙机,将磁芯测试由三科转到25号车间,成立磁芯测试生产线,并有陈华陵、赵荣桂、陈崇荣等同志负责调试4台一型磁芯自动测试机。后来对磁芯尺寸不断变小而逐步改進了磁芯自动测试机,有二型、三型、四型机等。
笔者方鹤铭忙于121机的调机,但经常关心磁芯自动测试;郑植华在电路实验室作些其它准备工作,经常和孙宗英一起交谈讨论自动测试机的技术细节。现有的自动测试机穿测针是在一片薄薄的圆形铜片上用线切割加工出三个鹰嘴钩,三个鹰嘴钩沿圆周120度均分。圆片步进式转动一周,就从料罐导向槽勾出3个磁芯依次进行测试。这样的结构始终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多针分别接触同一个触点时,接触电阻不同所产生的干扰,就不可能用同一补偿电路解决,于是总不能获得干干净净的磁芯读出的信号。这样的机器只能用于磁芯初测和第一遍复测,最后经人工再复测一遍的磁芯才能提供使用。另外鹰嘴式穿测针不可能做得最细,不能测更小的磁芯。
精密机械部分示意图
磁芯测试工作框图
我们对这问题有共同认知,我偶然提出何不用单针垂直穿测?左右手的食指比来比去,这是一套简单的平面垂直动作呀。老孙非常谦虚,喜欢耐心听取下属意见。他说,好哇,咱们试。用吸的办法把磁芯从导槽拉过来,那吸嘴小孔如何打法呢?他夫人是大夫,他说先用注射针头试。
电磁铁的行程也够用了,返程减震等问题迎刃而解,立即勾画草图,金工车间施承祖师傅很快作出了零件。抓紧时间,仅用三四天便完成了装配和调整。机械部分与电路联机后还真的动作了,由志和副厂长知道了这事,在会上风趣地表扬我们“技术人员和医生结合起来搞起了技术革新”。我们都不懂结构设计,这样简单粗糙的结构没有实用价值。更不可能照此试产。此时,郑植华已承接903工程计算机内存新任务。
吴效民同志是1968年进厂的结构设计人员。他用心观看了人工测试,机器测试和原先的垂直穿测。不久便搞出一个全新设计,一个小马达降速带动一个测试盘,沿测试盘圆周均匀分布八个垂直穿测针,测试盘每转一周可测八个磁芯。他说唯有往复运动才最可靠。他搞的样机很漂亮,结构很严谨,看一眼便知出自造诣较深的结构设计师之手。
但是磁芯测试的关键所在是穿测接点接触电阻的大小和耐磨性,补偿电路的效果,以及被测磁芯的平稳传送等。所以几经试验并不成功。在老孙多次长时间耐心解释和说服下吴效民几次试验更改了设计方案,最后成功地设计了单针垂直穿测磁芯自动测试机的结构部分。孙宗英对电路部分作了相应的改进与修改。试生产几台,全部用在了测试生产线。
自动测试台启用后,初测复测都用机器,人工用于监测和检测及抽验。在这个新的垂直穿测机构中电磁铁用于穿测针动作,接通电流的夹针动作;分别拉动几个气阀开关,用“吸”的方法把从导向槽滚出的磁芯移到被测位置,测好分类的磁芯吸到分类盒中。
自动测试台发挥极大作用
在测试过程中全部实现了磁芯的“软”传送,穿针动作准确性,测试夹接触电阻一致性,方便补偿电路调整等。较完好地解决了测试准确率问题。在830厂磁芯存储器生产过程中,尤其在183机磁芯存储器生产过程中起了非凡的作用。
磁芯测试班的班长王红兰和李秀芳都对孙宗英同志给予高度评价:他知识渊博为自测机攻关多年,终于成功。他对同志诚恳,和谐可亲,没有丝毫留学生大架子,尤其对年轻人的关怀和培养做得非常好。
孙宗英同志
孙宗英在工作中
当时,磁芯自动测试机有8台可测外径1.4、1.2、O.8和O.6毫米磁芯。经自动机测试合格后,抽样手工检测即可移交下步工序穿磁芯板。合格磁芯中的不合格率低于百分之一。磁芯自动测试机正样于1978年底鉴定並穿测了6O万颗合格磁芯,穿制了几块183机的试验磁芯板。
磁芯自动测试台起了非凡的作用
孙宗英同志离开我们几年了,他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经常浮现在我们眼前。他为国家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在磁芯存储器及磁芯自动测试方面倾注了全部心血,他淡泊名利,带领同事攻坚克难取得显著成绩,在中国计算机事业中是一块坚固的基石,值得大家了解和纪念。 (2022年08月30日于广州)
孙宗英同志
孙宗英简历(1936.03—2016.01)
孙宗英,上海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55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城加里宁工学院自动控制系计算机专业学习,1960年7月毕业回国,分配在三机部一局,1961年底调到北京有线电厂(738厂)三科电子二室内存组,从事104机调机等工作,主持磁芯自动测试攻关组,解决了磁芯测试自动化的难题,并完成了自动测试机的样机。1963年任电子三室内存组组长,主持121机磁芯存储器设计试制工作。1966年7月调贵州凯里南丰机械厂(830厂),1968年主持磁芯自动测试机研究工作,解决直径为1.4mm、0.8mm磁芯测试。1976年进行一系列改进,于1978年制成样机投入运行,通过鉴定上报电子部获技术革新奖。1979年5月调厂部引进办公室,为引进法国索拉系列小型计算机做技术准备。1981年4月调广州华南计算机公司从事赴法引进技术组织工作。1983年任公司计划处副处长,1987年任公司供应处代处长,1988年被聘为广州电子计算机厂副厂长,主管索拉机计划生产工艺技术协调工作直到退休。
1977年获工程师技术职称,1978年出席贵州省科学大会并获省级科技奖励,1979年获贵州省083基地劳动模范称号,在华南计算机公司期间获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文章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