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砥柱现身!第一个数字网络的开拓者!
《急寻电报分集器》有回音!
上世纪80年代,电报自动转报网络是覆盖全国的第一个数字网络!
我在这儿写“第一个数字网络”,不是标题党,而是真有道理。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很多计算机人,也包括很多电信人,都不了解80—90年代中国电报网络的一次大胆的技术创新,就是程控自动转报系统。虽然现在看来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是,近30年前,要在中国实现一个全程全网的自动交换的文字传输网,连接近2000个局所,还要24小时开业务,还不能丢一份,错一份报。有多少人敢于承担这个责任呢?
是的,大家都不知道,但是不等于没有做到。我告诉大家,不光做到了,还一下子运行了10多年!可是,30年过去,要寻找这些开路先锋,也真是不容易。在去年那个特殊日子,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电话,接听的女士说,电话机主正在ICU抢救;又几经周折,找到一个养老院,前台说,老先生一周前已经走了!
数字网络的定义:网络的若干交换中心和终端有统一的通信协议,有足够数量的各有唯一标志的终端,所有终端可以依据收报终端标志通过存储交换方式传输、分发信息,终端互通并执行管理及调度命令;网络中心可以对终端和运行状态进行监控、统计;全网稳定运行。
做到了网络定义的内容,才能完成全国的大数据量的电报投送;十多年一如既往地完成公众电报的投送,还不是响当当地数字网络吗?
百年电报对当今的中国人来说已经是历史了,使用过电报的人,现在最小的人都应该是30岁以上的。不过90后最多也就是陪着长辈去邮电局窗口发过电报或者走出院门在胡同里接待过高呼“电报!”的电信局投递员。那时候的电报投递员比起现在的快递小哥来说,可要神气得多,不光戴着大盖帽,还因为他们骑的都是当时不多见的正宗的大马力摩托车。
成都优秀投递员李朝品,“复活死报”1000份。(1983)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活跃,人口流动汹涌澎湃。电报是当时唯一的,能够普遍为公众使用的快捷又便宜的通信手段,所以电报业务量出乎意料地直线上升,1983年,年业务量增长12.5%,1992年全国电报2.818亿份,上海电报局电报最多一天17万份。幸亏60年代末,邮电部已经完成了中文汉字智能译码机,省却了一个极费人工的流程。江西省的电信局那时就恢复了给收报单位提供汉字译码报文,早先因为电信局人力有限,只能给他们投送一串数字,让收报单位自己从译码本子里,翻读出来报文。
北京电报大楼1958年落成,在这儿工作是一种荣誉,也是责任和辛劳。
这是网友“甘泉湖”,昨天给我的上海电报局“按钮式半自动国际转报系统”的坐席照片,省去撕断电报凿孔纸带,要由人工按键操作选择路由。
1957年5月20日,山西太行山区屯留县邮电局每天处理数千件信函、包裹、电报、报刊,这是同心农业社社员在营业员帮助下“打电报”。
从80年代到90年代,10多年时间,邮电部电信总局完成了全国省会一级30个城市的电报转报联网。要转报的一份电报在局里停留时间从起码三四十分钟,降低到三分钟内送出。
至于从一个县经过几千公里到遥远的另外一个县,要实现自动联网,就要依靠电报分集器了。从收报窗口再投递到家门口,也从4个小时降低到两个小时之内,那时还没有“提速”用词,这是现在最快的快递也做不到的。
这一切,第一点自然是要有计算机;第二点遍布全国的县级和县以下的电信局所,1986年的37453名报务员(其中电传机值机员30034名)和9353名投递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是时代的先锋,是信息技术大军的突击队,是电信服务创新的幕后无名英雄。
可惜,在金融时期,看重的是直接的金钱收益。所以互联网20周年纪念大会,出头露面的完全是賺了大钱的网络公司老板,而没有在覆盖全国城乡的线路上奔跑的电信技术人员,一位也没有。作为历史,他们应当在博物馆里留下当年的贡献和身影。
邮电部第十研究所电报分集器硬件班,1989年8月(西安)。
邮电部第十研究所电报分集器培训班1995年5月
邮电部第十研究所128/256微机转报培训班1995年12月
邮电部第十研究所公用电报培训班1996年6月
邮电部第十研究所电报自动转报培训班1996年10月
邮电部第十研究所(贵州)电报技改培训班1999年6月30日
这些网络开发和应用、运行人员,都是信息社会的突击队员!(以上邮电十所照片,贾安凤女士提供)
中国电信(不是指现在的电信企业,是说早先的邮电部所属的全国城乡的电信局)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新业务领域,从BP机开始,市内电话,长途电话,移动电话,一路放号奋进,一直到互联网现身,电子信箱、短信逐步替代电报。20世纪初,电报业务逐步关停。由于当时部委机构连续调整和电信部门转制为企业,这10多年转报技术创新工作没有总结,也没有转移一部分设备给博物馆。辛勤工作多年的、不断创新前行的电报职工和网络技术骨干,悄然隐身在历史的长河中。
6月17日,我在公众号上发出“急寻30年前的电报分集器”,分集器可不是普通的计算机或者是通信接口,它有过特殊的使命,对全国电报网络来说,它是终端;转身对县以下的局所来说却有“网络中心”的功能;它是一个“连通器”,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节点。因为有了分集器,全国的一级省会电报网能够一路延伸到县镇的邮电局所,1990年11月连接到全国1926个节点。
从此电报网遍布全国,覆盖东西南北的城乡。这是全国第一个开放的、为公众服务的数字信息网络,功勋无与伦比。在电信博物馆,计算机博物馆里面都应该有它显赫的位置。
应当寻找那些开发过自动转报系统和电报分集器的人士和单位,遗憾地是那些科技人员、技术骨干的名单已经缺失,单位也大多转制。我希望,要在计算机博物馆2025年开馆之前,尽可能的找到这些为国家,为通信事业,为全国电信建设和服务工作做出贡献,立下首功的人们,让大家见证他们所做过的一切。
急寻有了结果!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6月17日我在公众号发出“集寻”文章以后,不到12个小时。就有广州劳汉雄和西安贾安凤两位电信老职工,给我发过来了10多张照片,将近20份早年的技术文件和电报网络的技术框图,这都是当年的记忆。我在本文公布其中的片段,希望通过这些资料的传播,能够找到更多的省市地县的电报职工,把他们的经历,把他们的奉献,把他们的见闻都汇聚起来。完善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全国电报业务的传输格局和电信网络所作出的贡献。
6月18日,何有福先生告诉我,全国第一台电报分集器,1989年7月30日,在江苏省常州市电信局安装使用,研发单位是西安邮电部第十研究所。
(以上文件广州劳汉雄先生提供)
民航专用电报交换机
电报分集器(西安,邮电部第十研究所)
附带说一下,谁家还保留了当年的电报报文,都是文物了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文章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