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任见:体验、有机、艺术和审美【原创】

任见:体验、有机、艺术和审美【原创】

第五章  艺术、审美与“诗性”人格

 

博物教育学认为人体是奇妙无比的第一存在,博物教育学的设计充分考虑人的个体的“体验式”成长,已被认可为成长之学,价值之学。我们也已讨论了在博物教育学中,学习对象的新奇性、神秘性、变化性,激发儿童、少年的认知,促生儿童、少年的智慧,是学校教育、班级教育、灌输教育、应试教育望尘莫及的。

在博物教育学中,博物对象对儿童、少年“好奇心”的激发、诱导,对新奇性信息喜好需求的“捕捉” 、“放大” ,博物教育工作者对儿童、少年在体验过程中的辅助、赞美,都会成为个体加深认知、提升智慧的强大动力。



15  体验、有机、艺术和审美

 

博物教育学中的“体验” ,是通过人的身体的感觉,经由比较和想象,达成“认知”的“具身化”即“身体化”过程。

博物教育学又强调“回归事实本身”,“回归事物本身” ,即“回到生活本身” ,那么,这里的“体验”就是人对生活的体验。

博物教育学“体验”的“对象场”由日常生活到馆所设置,再到大自然的万事万物,是个开放和扩大的进程。

博物教育学的“体验”是一个自然而顺遂的过程,是一个参与者的个体生命鲜活绽放的历程。简而言之,就是“活”的。

而且,宇宙万物是有节奏的,博物教育也是有节奏的,有起承转合的。由日常生活到馆所设置,再到大自然的万事万物,这个个开放和扩大的进程也是有节奏的。

对于儿童、少年来说,无论是在植物中寻找“秘密”,还是去动物中谋求“协作” ,都是体验万物如何在大自然中生长,变幻,都是启发儿童、少年“自然的渴望” 、“节奏性的渴望”和体验者内在的生命的回响。整个过程贯穿的是“新知”和“愉悦”。

因此之故,在儿童、少年的博物体验过程中,并不特别强调外在的“驱动”,强调的是陪伴、提示和激发。陪伴、提示和激发是博物教育工作者应当做的。

在博物教育学中,儿童和少年被看作“享受”过程的主体,而不是客体。他们被看作具备足够的内在动力,达到他们的目标。如果其中有什么问题,教育者应该去体验对象的选择和课程的设置上寻找原因,予以纠正。

博物教育学的重要原则,是视儿童、少年参与者为“鲜活的生命”而非知识的接收器。体验,是生命与生命的和谐。儿童、少年是活生生的个体,是有感情的“存在”,宇宙万物也是有“生命”的——当然,它们的“生命”或具象或抽象。

大自然是“人”这个“第一存在”的根,生命离开了根是不能存活的。现代应试教育,受机械思维控制,人为地割断了学生、课堂、学校与自然、社会、实践体验的血脉联系,使得培养对象即学生失掉了归属感。

归属感,首要的是对自然万物的认同与融合,使受教育者认识到“人”并非脱离世界的“自我”,而是宇宙万物中的一个“存在” ,这个“存在”当然包括与万事万物的关系。

个体的“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分子,有机的一分子,其“存在”有赖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存在。所以,博物教育学进行体验和认知自然的教育,培养“人”的善待、尊重、敬畏自然存在的意识,陪同和鼓励儿童、少年亲近大自然,走向山林草泽,探知日月星辰……自由自在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

在现代应试教育中,老师带领学生专注于分析物体的构成要素,解释物体的数字关系,对活生生的植物、动物、阳光、雨水,乃至整个自然界缺乏真实的体验、感受和认知。不能不说是现代应试教育的带来的遗憾。

以博物教育学的视角观察,建立“人”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是克服“无根浮萍”缺憾的必由途径。优质的教育不应该割裂而应该增强儿童期望的却没有表达出来的与世界的联系感和亲密感。

让孩子生活在水泥、钢铁、电线、车轮、塑料、计算机之中,而几乎没有任何“原初”的现实世界的内容可供他们体验,甚至在城市里他们夜里抬头也看不见空中的星星,这是一种剥夺,是对人生体验的剥夺,更是对灵魂需求的剥夺。

成年人陷入现代生活,可能没有机会和条件体验大自然,但是,难道成年人没有机会和条件,就有理由、有权力剥夺孩子的体验吗?

人生在世一趟,世界并非只是客厅、教室、书本、作业,而“人”的身体,人的“肉体”被设造得如此美妙,他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都是用来对大自然进行回应的啊。

“根”需要土和水的滋养,离开自然,“根”会萎缩,人会变得窄小和贫薄,最后提前萎谢,路向不归。“根”有了土和水的滋养,会产生叶茂花香的风景,获得势壮果硕的成就。

在博物教育的视野中,万事万物都以这样那样的方式相互关联,没有什么事物的孤立存在的。所以,博物教育学强调“人”与万事万物的和谐。

学生的“身”和“灵”是有机的整体,也就是说,“肉身”和“智慧”是有机的整体。因此博物教育学重视“身体”的体验,博物教育工作者“助力”、“激励”儿童、少年身体的体验,强调身体体验的愉悦和享受对认知的重要性。

在现代僵化的应试教育中,传授知识和启迪智慧被割裂,被对立,传授知识的方法是灌输,独立思考被禁止,考核知识的方法是“标准答案”,在标准答案之外的哪怕再优秀的答案也是错的,要求学生遵守纪律整齐划一,自由快乐的成长被扼杀。

博物教育学的目的是使儿童和少年生发活跃的“认知”,达到智慧的境界。

怀特海说过:“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思维。”进而言之,教育的更高目的就是激发人的潜能和智慧。活跃思维、激发潜能、达成智慧,比之传授知识更加伟大,伟大得多。

知识是智慧的基础,知识却不等于智慧。学到很多知识的人如果没有智慧只能重复使用知识,有了智慧的人是“灵性”的人,他的“创新”和“创造”对其他人而言就是知识,就是供人传播的知识。

因而也可以这样理解,“知识”是可能传播的,可以传授的,智慧是人可以达到的灵性高度,是无法传播的,无法传授的。“知识”对拥有智慧的人不是那么重要,而智慧对于学习知识的人却非常重要。

是的,知识和智慧并非总是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而且甚至,随着智慧的的增长,知识反而可能减少。

当一个人摆脱了本本,抛弃了为应付考试而背得滚瓜烂熟的答案时,才能消除“知识奴隶”的身份,学会积极地运用知识,进一步“创造”知识,最终拥有智慧。

不掌握知识不可能有智慧,但是可能有的人很容易地获得了知识却没有智慧。为什么呢?其实,智慧不仅是人可以达到的灵性高度,具体地讲,智慧也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方式与方法。

智慧,是一种人生高度,拥有智慧的人,融会贯通知识,整体把控事物,既见树木也见森林,在森林的背景上看待和分析树木,肯定具有非凡的效果了。

显然,智慧高于知识,是人可以达到的最为高度的思维自由的效果。

现代应试教育把知识和智慧对立起来,重视知识灌输,轻视智慧启迪,重视标准答案,轻视自由思维,必然造成大量的书呆子和考试高手,他们空泛无益,缺乏创新,毫无智慧可言,甚至也谈不上有什么知识。

在造就智慧的过程中,体验一马当先,自由思维必不可少,探究辨析也要跟上。

在造就智慧的过程中,教育从业者想方设法,努力为受教育者搭建、营造一个自由思维、创新创造的环境非常重要。

当然,纪律不可或缺,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要获取知识进而造就智慧,相关的法则和方法不可废除,条理亦即纪律必须遵从。

注意,这里所说的“纪律”是万事万物的条理,而非现代应试教育管理中的“整齐划一”、“不准越矩” 。

现代应试教育管理中的“整齐划一”、“不准越矩” ,把自由和纪律对立起来,把“理性分析”和“精确答案”作为圭臬,把大量充满活力、充满激情的年轻一代学子培养成迟钝、木讷、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知识容器”、“答案容器” ,是人类教育的悲剧。

在博物教育中,自由与纪律和谐相济,儿童、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像珍贵的幼苗,受到培育和呵护。

博物教育学理论视知识为有机的、整体的存在,反对教育活动与实践脱节,反对知识传授与体验分离,反对人为地画地为牢。

现代教育的僵死和对青少年的戕害,就是在认识上缺乏远见,机械的物质主义横行,二元对立,割裂学校和生活,割裂肉身和灵魂,只注重书本知识,把学生当作考试机器,是对儿童、少年的多重扼杀。

考试或考核,并非纯害无益,但是当学生被迫成为学习的奴隶,当考试成了教育的惟一目的,在理论上说,它已变成了“非人”的教育。儿童、少年在最富浪漫和激情的金色年华,接受超过他们承载力的知识灌输,日夜紧张地穷于对付各门功课的作业,实在是不人道的。

“非人”教育,强调整齐划一,强调标准答案,任何创造性思维都会受到扼杀,任何与标准答案的出入哪怕更好也是犯错。

“非人”教育误导了教育的方向和路径,在现实中造成了大量的悲剧。这种机械化的不良教育尽管培养了大量“考试能手”,但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没有了,解决时代、社会、人生面临的各种各样问题的希望没有了。

博物教育学以“五彩缤纷的生活”为主题和主体。以生活和实践的体验为惟一源泉。如果生活和实践是动态的和创造的,那么博物教育也应如此。

博物教育绝不游离于生活之外,它只有一个主体,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因为生活之所以“活”正在于它有“根” ,博物教育因而是有“根”的教育,深深地植根于日常生活之中。

需要指出的是,博物教育学对生活的理解,不是现代教育那种割裂的、分离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全貌”的做法,而是全面的、融合的、“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既见局部又见全貌”的理解,是契合传统博物学对万事万物的总结和认知的。

进而,博物教育学所要传授的,不是对生活的“杂多”现象的浅层学习,而是对生命存在中的“力——生命力”和“美——成长美”的深刻洞见,这些洞见来自于生活,由受教育者感悟于生活。

在现代教育史上,除了少数知识爆发期以外,学校教育几乎总是受着各种僵化观念的束缚,这种可怕的僵化观念在现代发展到了极致。所谓“僵化”,就是知识仅仅为大脑所接受却不加以利用,或不进行个人检验,或者各种知识仅仅各自孤立地存在,而不相融。简而言之,缺乏想象力,没有创造观念。

囿于这种僵死观念的教育,消极,被动,是必然的。它停留在陈腐知识的传授上,隔离活生生的生活和实践,分割学科间的关联,扼杀学生的创造活力,毫无价值、极其有害。

大自然的万事万物,所谓“没有两片树叶完全相同”,又没有一个时刻不在发展变化,作为自然中“第一存在”的人类当然也是“生生不息”的,当然应该不断创新,不断进取,所有的知识,对“人”而言,都应该充满活力,而不是人为地使之僵化。

人类在历史上的每一次思想革命,都是对各种僵化观念的冲破。教育的重任是增进自由思维,服务人类进步,就必须砸碎僵化的教育观念,否定以“被动”为核心、为特色的应试教育,强化行动中的首创精神——“体验为先”,和思想上的首创精神——“自由思维” 。

博物教育学正是自由思维、体验至上的创新教育,作为一种认知学说,作为一种行为过程,它充满了自由、历险、创新、愉悦和享受。

博物教育学的“创新” 、“创造”要素,是对传统教育秩序和现代应试教育模式的突破。在机械论思想控制下的应试教育,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秩序固定,反对创新,制造“巨婴”。博物教育学崇尚自由思维,鼓励创新创造,并不反对“秩序” ,认为秩序和创新没有冲突,秩序是变化的和发展的,因而是需要顺应的。

在博物教育中,秩序服从于历险和创造。如果一种秩序不能迈向更高的秩序,不能实现向“新质”的转变,就应当变革这种秩序。博物教育正是在这种自由与纪律、创新与守旧、变革与秩序的良性互动中,向前发展的。

博物教育学特别强调愉悦、享受与体验、创新的内在关联。任何知识领域都没有博物领域有趣,有益,有愉悦,有快乐,有成长。而博物学知识,浩如烟海,广阔无边,高远无限,参与博物学习的儿童和少年,学习多少博物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博物教育中愉悦的“成长”和人格的“造就” 。

在人类的两大认知路径“感性——知性——理性”和“感性——诗性——灵性”中,博物教育学走的是后一种路径。如果说“知性”是求“真”的话,“诗性”就是求“美”,“灵性”则是达到智慧的高度。

诗性之美,能让一个人富有艺术气质、美学气质,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格的魅力自然就产生了。

在传统教育和现代应试教育中,诗性和审美一种受到冷落,受到“科学和理性”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挤压,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在博物教育中,诗性和审美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核心和灵魂。

应试教育把学生囚禁在分门别类的专科知识囚笼中,学生无法看到“日出的辉煌”和“落日的光彩”,体味不到生命的璀璨与辉煌。

实际上,博物教育所要传授的,不是对生活现象的表面观赏,而是对生活和生命意义的“美”的深刻认知,是引导个体去领悟生活、领悟万事万物的诗性之美的艺术。在“人”的生活中,在“人”的一生中,美和浪漫应该居于崇高的地位。

博物教育学为什么如此强调“诗性”和“审美”呢?

首先,艺术和审美是文明社会的两个基本特征,缺少了艺术和审美,就谈不上人类的精神生活,而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存在相比,最大的不同正在于人类有精神生活。

历史也证明,一个民族,要想走上文明的道路,必须繁荣艺术。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让欧洲引以为豪,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从广义上说,艺术就是文明的象征。

其次,艺术和审美对人的个体的成长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在人的生命中,既要有学习、劳动的付出,也要有艺术、娱乐的享受。试想,一个在单调而又繁重的劳动中变得心力交瘁、麻木无感的人,即使他的手再灵巧,能创造出什么富有独特创意的新产品吗?如果让他利用艺术和审美陶冶自己,获得生活乐趣,他不就能保持生产所必需的精神健康了吗?

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和审美在人类生活中应该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它们对于经济生产的贡献,不亚于吃饭和休息,远胜于吃饭和休息。

一个社会,如果只重视发展经济,忽视艺术和美学的作用,那就会助长功利主义,压低全社会的道德水准,社会文明就会有腐败和崩溃的危险。

更重要的是,艺术和审美可以扩大人的感官世界,唤起生命中的潜能和智慧,使人对事物的价值有特殊的感知,独特的判断,从而形成鲜明的个性。

接下来,我想进一步论述博物教育学在造就“健全的人”方面的道理。

在人的生命征途上,“感性:博物体验”——“诗性:人格魅力”——“灵性:智慧高度”是一条康庄大道,博物教育学即是在这条康庄大道上助力人的前进。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用大量的篇幅论述了“感性:博物体验”的意义与过程,也已进入了“诗性:人格魅力”的门槛。现在具体而深入地论述“诗性:人格魅力”建构中的核心元素:艺术与审美的价值与作用。

博物教育学中的“艺术” ,不是俗常认为的,是摆设或玩物,也不是传统所认为的,是特殊的技术,更不是机械主义者眼中的美术、音乐等。

自然万事万物中的艺术和审美,自古及今为人类所不断开掘,从古希腊诠释物象的数字和比例,到东方典籍中所记载的人类设施对自然之物的借鉴,如穴居与巢居的“穴”和“巢”等,艺术和审美在人的“博物领会”中的踪迹清晰可见。

博物教育中的艺术,进行深处理解,是万事万物相互关联、相互“对话”、相互作用的生命现象,具体而言,与人的“个体生命”息息相关,或者类似于“个体生命现象”的某一构成、某一部分。

进而言之,博物教育学所指的艺术,是激发人的灵感和智慧的源泉,是人类文明的纪事簿,记载着不同阶段文明深度和高度,是人类文明的博物化的、形象化的历史,它的营养是人的情感,它的生存与发展有赖于博物环境。

在博物教育学的方位看问题,凡是真正的艺术,无不以典型、集中的模式展示人类集体意识深层的基本、恒常的由“物”和人的身体融合而生成的“认知模型”。如果个体的人,经常接触博物艺术和欣赏博物艺术,不仅有利于意识深层系统的建构,而且会提高个体的人的整体素质,成为开放的人、可持续发展的 人、有性格魅力的人。

古代文献《国语·郑语》记载了史伯的音乐见解,很好地阐释了博物艺术问题。他认为,音乐的本质是“和合”。这里的“和合” ,技术不同的元素的交互与融合,造成的开放的、动态的、共生的和谐状态。

史伯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金木水火土杂,以成百物……和乐如一。”

这段论述明白地告诉人们,音乐之所以为音乐,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不仅包含了多种要素,而且多种要素是在相互碰撞、交流、融合,不断产生“新质”,形成持续过程。假如音乐中只有相同的、相近的要素,就不再是优秀的音乐了,它会在单调和贫乏中死亡。

所有艺术都是相通的,音乐如此,视觉艺术和其他艺术也同样,绘画艺术的“笔墨相济”,“开合相谐” ,均皆如此。

艺术,具体到博物艺术,来自大自然,与人的身体和心灵沟通,不仅是“存在”的,也是“高级智慧”的,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发展的关键。博物教育中的参与者,受教育者,能够经常窥见博物艺术的持续发展的人,也就是窥见宇宙中最高“智慧现象”的人,因而他自己就具备了成为高等“智慧境界”的人的可能。

也就是说,长期浸染于博物艺术和博物审美的人,通过“异质同构”的潜移默化,渐进激发,其心灵结构会逐渐接近高等“智慧境界”的结构。

当今时代,很多人大谈回归自然,大谈生态建设,大谈可持续发展,惟独不谈博物艺术和博物审美。他们不知道,博物艺术和博物审美是维持个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泉,而且最能推动个体生命的能量激发和智慧点燃。

同样,当今时代,很多人大谈自我发现与自我实现,却不知道博物艺术和博物审美是最好途径,能开启个体自我最深层和最要害的锁钥。

概而言之,个体的人通过博物艺术欣赏和博物体验激活的创新、创造能力,人的内在心灵结构就会恢复到与博物整体、生态整体谐和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可持续更新模式。

毫无疑问,艺术是审美的和愉悦的,博物艺术尤其如此,因为不无艺术的新颖性、奇特性常常出乎人的意料,予人以巨大的惊喜,予人以空前的刺激。

当然,要实现艺术的审美,获取艺术的愉悦,需要一定的条件。打个比方说,所有的人吃到食物都能填饱肚子,消除饥饿,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从食物中品出特色美味,获得审美经验,说出一二三来。

有时,一个文化水平较低的成年人难以从博物教育中得到艺术趣味和审美收获,原因是成年人收到功利社会的浸染,实用思维总是占据头脑,因而关注的往往是博物对象中与自己生活经历中某些东西的相似性,关注的是“有用”的信息,忽略博物对象作为基本生态模式所具有的审美特质。

一个文化水平较高的成年人,在看到博物对象时,艺术经验和审美态度会占优势,会被感动和激发。哪怕他看到的是“再现”性的对象,其中包含很多对于他来说熟悉的成分,他可以依靠过去的审美经验一下子“认出”对象,他也不会驻足不前,而会继续去发现博物对象各种要素极其关系,或者引导随行的孩子——儿童、少年去注意那些东西,有的人还会联系其他对象,生发更多的艺术享受和审美愉悦。

人是“第一存在” ,人对万事万物的观察,看到表象和看到更细腻、更丰富的“联系”,人的思维和心理模式的变化是大不相同的,看到的愈多,“灵性”的“更新”愈大。

“灵性”的“更新”是人的文化素养成长的标志。

众所周知,在人类发展的相当长的时期,“人”的能力,几乎全部在“适者生存”的斗争中消耗掉了,很少有时间、有精力像欣赏艺术那样,去关心身边事物的审美性质。

生产力的发展,将人类从物质束缚中解放了出来,使人类有了休假的可能,有了可以支配的闲暇时间,但多数人仍然在滥用这种“胜利果实”——逛街、寻找零食……成了他们炫耀的东西。他们或者仅仅是为了打发掉闲暇的时间,要么随意相邀结伴,打牌娱乐,消耗了时间而已。

一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可能是造就一种更高级和更有质量的生活的前提条件,但闲暇时间本身并不意味着生活的自由和愉悦。

对属于自己的时间的开发,为了个体的人的素质提升而寻求超越,才能获得真正的“更新”。

人的最有价值的追求和目的,就是使自己的生活从物质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人性得到更充分和更自由的实现。无数事实证明,这样的追求和目的,最易于通过艺术欣赏达到。

在所有的艺术欣赏中,惟有博物教育中的博物艺术与审美阔大而高卓,诸如电视荧屏上那种“大众娱乐”则是致人于愚的“愚乐”,或许它并无大害,但沉浸其中,会严重削弱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审美能力。

直说吧,那种“愚乐”艺术,有人指为“娱乐至死”,是在掏空人的精神和智慧,而不是在激发人的精神和智慧,使人“虚度光阴” 。因为那种“愚乐” ,缺乏博物艺术的变化性、可能性和复杂性,从而无法参与人的审美的变化性、可能性和复杂性追求。

“愚乐”艺术是肤浅和表面的,抛弃和屏蔽的是严肃的思想内涵,既审美满足的强度,也因为没有对内在知觉的刺激,也不能促进人的自我理解。

一个终夜沉浸于“愚乐”的社会,也绝不会费心费力地去提升和扩展每个人的审美能力。上层统治阶级需要的东西,是被统治者对自由的忘却,而“愚乐”轻而易举地可以让他们达成。

博物艺术与审美中,充满不可预知的惊喜,充满与生命和情感同构的特殊活力,所以是“真正”的艺术,涉足其中,每一步,都是人类生存家园的体验收获,都是个体的人的智慧收获,都是令人愉悦的洞见。


选自任见《学以成人》


学以成人

博物教育学诠讲录

 

任见

 

 

前言

 

 

目录

 

前言

 

序论  人生问题和学术方向

“个性成长”的有效路径

2  博物学和博物教育学

 

第一章  人的知识结构的层级

默会性、认知性和逻辑性知识

优质人生与“在世”意识

人的天然好奇心和探险偏好

 

第二章 道家哲学和自然哲学

庙堂推崇与乡野生长

历史文化中可贵的清流

8  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之根

 

第三章 存在、现象、过程、体验

9  胡塞尔、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

10  怀特海:教育的多元性和差异性

 

第四章  人的“身体”的认知使命

11  “具身有形”和“博物无限”

12  自然、认知和优质教育

13  身体在认知中的决定性作用

14  实验证明“认知”的具身性

 

第五章 艺术、审美与“诗性”人格

15  体验、有机、艺术和审美

16  语言、文字和思维的关系

17  个性体验和“诗性”描述(a)

18  个性体验和“诗性”描述(b)

 

第六章 个体生命的“灵性”潜质

19  关于“灵性”的概念和理解

20  人生第二个十年的灵性爆发

21  孩子是成年人的灵性向导

 

第七章  博物教育的物质依托

22  博物馆在博物教育中的桥梁作用

23  责无旁贷的“博物教育”重任

24  博物教育中心馆与分馆建设

 

第八章 “具身为重”的体验原则

25  约翰·杜威的美好期望

26  层次性、同构性与博物教育方式

27  国家十一部委的优质教育意见

 

第九章  博物教育的愉悦本质

28  芬兰改革,博物教育:不谋而合

29  博物教育的形式特色

30  表述中的隐喻和文化元素

 

第十章 优质教育中的智慧造就

31  人生方向与个体未来

32  人格魅力潜滋暗长于无形

 

附章  约翰·杜威:教育信条 

 

33  教育、机构、教材、方法……


  

请点击阅读:


任见:实验证明“认知”的具身性【原创】

任见:身体在认知中的决定性作用【原创】

任见:自然、认知和优质教育【原创】

任见:“具身有形”和“博物无限”【原创】


任见:怀特海:教育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原创】

任见:胡塞尔、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原创】

任见: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之根【原创】

任见:历史文化中可贵的清流【原创】

任见:庙堂推崇与乡野生长【原创】


任见:人的天然好奇心和探险偏好【原创】

任见:优质人生与“在世”意识【原创】

任见:默会性、认知性和逻辑性知识【原创】

任见:博物学和博物教育学【原创】

任见:“个性成长”的有效路径【原创】


任见:龙门奉先寺佛像跟武则天的脸有关系吗?

万千风色,一部唐朝——读十五卷巨著《大唐上阳宫》

面首中的汉堡:任见著《薛怀义传》简介+目录+节选

最坏的翻译: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书是读不尽的,即便读尽也是无用


五大逻辑错误,许多人在常犯常新

喝过了洋墨水,回国却啃得一嘴泥

人是如何一步步变坏的?魔鬼的成果

中药企业进军欧盟为何全军覆没?

你可能不知道,这些传教士的功劳


统治者的愚蠢,远超老百姓的想象

土地可以割,贱民随意杀,此事不可行

腐败滋生,一万个海瑞也无济于事

摆脱愚昧,是消除专制的唯一途径

该着受辱的命,戴上皇冠也逃不掉


任见:庙堂推崇与乡野生长-《学以成人》节选

任见:优质人生与“在世”意识-《学以成人》节选

中国人待我不薄,我不想揭他们的短,但是……

细看550万在美华人数据  出乎你的想象

任见:存在的情侣,荒诞的歌女——萨特与波伏娃【原创】


任见的部分著作

任见的部分著作

台北张教授手持任见著台湾版《曹操传》

陕西电视记者苏战冰摄于西安鼓楼书店

任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