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蜜蜂文化|蜂蜜是甘甜的象征

葛凤晨 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 2023-10-24


上期回顾:蜜蜂文化|源远流长的长白蜜蜂文化(一)

“长白蜜蜂文化在长白山地域有深厚的土壤,是产生于黑土地上的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有丰富的内涵和浓毓的地方色彩,今天虽然有的已消声匿迹,但它却有着辉煌的昨天和深深的踪迹。”

本平台将陆续发布葛凤晨研究员关于长白蜜蜂文化的系列内容,旨在挖掘长白山中蜂的文化历史,传播蜜蜂文化知识,丰富蜜蜂文化遗产。



源远流长的长白蜜蜂文化(二)

——蜂蜜是甘甜的象征

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  葛凤晨陈东海历延芳

 

史志记载.长白山区古人在上树打松子或打干柴时发现了蜂巢,尝识了蜂蜜,从此蜂蜜成为当地人的甜食资源而被开发利用。在人们的心里蜂蜜是最甜的食物,谓之“甘甜之首”清朝乾隆皇帝东巡盛京时在“温普”一诗中写有“山果还将山蜜浸”的诗句,可见蜜之甘甜,远在山果之上。

蜜因甜而倍受人类喜爱。据史志记载,天命元年(1619年)五月努尔哈赤带领队伍去十八岭打猎进入扎喀路时雨一滴一滴地下,柞树叶上有玻璃般的光彩,用舌舐这是甘甜的蜂蜜。努尔哈赤一边甜一边说:“这个太好了”,并令将士都舐食“蜂蜜”;

“天命二年(1620年)424日中午在七百里的地方降了蜂蜜雨”。在当时人的意识中,这是天赐给的甘甜,预兆吉祥。这种蜂蜜雨虽然不一定是蜜蜂采的蜜(可能是某些植物分泌的甜汁,现在山区有时也出现落在树叶上的甘露蜜滴)。但从此事可以看出当时从清开国皇帝到将士都对蜂蜜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喜好。

满族的先世极为嗜好粘食和甜食,在辽 金以前的女真人就以油煮面食涂蜜为“茶食”做为当时的高档食品。吃粘食甜食耐饥饿,也适合从事远程采捕活动的携带。至今东北的汉、满、朝等民族仍有用黄米饭拌蜂蜜、粘豆包蘸蜂蜜、打糕蘸蜂蜜等传统食俗。《绝域纪略》记载:“多洪有蜂蜜贵家购之以佐食,下此不数数得”(据考证,多洪系古驿站,现吉林省蛟河市前进乡附近)。古代山区人们常以清凉的山泉水和蜂蜜制成降暑的饮料.既能解渴又能品味蜂蜜的甘甜。

蜂蜜当时在民间和官府都还是赠礼的佳品。“新年夫妇同往女家多携带以蜜涂拌的油炸食品分馈女家戚族……”。喜庆之日赠送蜂蜜及其制品表示“甜蜜”的祝福。蜂蜜在宴会上标志宴席的丰盛和甜蜜程度,以白蜜和红蜜衡量宴席的级别。女真等民族还将蜂蜜及其制品做为祭物来供奉和悼念故去的先人,一代一代流传下去;清朝皇帝进关以后.东北的三陵和寺庙祭品中的蜂蜜年用量多达数千斤。



蜂蜜不仅住民间有着广泛的用途,而且在国家政治、经济的往来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常做为贡品进送,做为贸易商品,以此来维护国家之间的关系或换取经济效益。如10世纪前的女真国常以蜂蜜等为贡品献给邻国;明朝女真在马市上销售数量较多的蜂蜜、人参等土产品,以此壮大经济实力。在清朝的贡品和商品中白蜜、蜜脾、蜜尖为蜜中的珍品,这种贡蜜送进皇宫要经皇帝御览后再交内库房收存。至今在民间仍有“蜂蜜是甜食之王、白蜜是蜜中之王,蜜脾是王中之王”的传说,这是长白山古人从生产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经验。

长白山地区多种史志记载:“渤海国著产蜂蜜”、“女真国土产蜜蜡"、“蜂蜜出乌拉(吉林)诸山中”;“辽东产蜜盛行”;“蜜产诸山中”……等等。数千年来,从采捕时期到农耕时期,在人们传统的意识中,长白山是蜂蜜的故乡,是甜蜜的源头。蜂蜜是长白山甘甜的象征。

精彩链接:

蜜蜂文化|东北地区蜂种的血统结构

蜂种推介|蜜胶一号,蜜胶就是好

疫病防控|蜜蜂种群习性与蜂病流行的关系

养蜂技术|学会箱外观察,养蜂运筹帷幄

蜜蜂文化|从百年邮票看养蜂发展


长按二维码,欢迎关注吉林蜂研微信公众平台

平台功能

发布蜂业信息

传播蜜蜂文化

介绍优良蜂种

推介科研产品 

宣传蜂类授粉

进行研发推广

践行科技扶贫

建设生态产业


蜂研蜂采

文/泽华

地松江续长白,

葱椴黄应香槐。
飞促农提质效,
发扶贫保生态。
制良种遍华夏,
锐熊蜂授粉来。
掘乌拉蜂文化,
翼启航百花开。


责任编辑:小蜜  小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