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融时报 | 奥斯卡·穆里略(Oscar Murillo)专访节选

展览现场,《暴力失忆》,剑桥Kettle's Yard,2019


《奥斯卡·穆里略:我希望人们看到我的展览后,心跳会停一拍》

文/Peter Aspden

完整原文于3月29日于FT Magazine发表


在奥斯卡·穆里略位于英国剑桥Kettle's Yard的个展开幕前夕,金融时报作者Peter Aspden拜访了穆里略位于伦敦托特纳姆的工作室。


在他艺术生涯的早期,奥斯卡·穆里略,这位33岁、现居伦敦的哥伦比亚艺术家,已成为一个艺术世界现象级的名字。他上一分钟还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边攻读硕士、边在伦敦的“小黄瓜大厦”(瑞士再保险公司大楼的昵称)做清洁工补贴收入;下一分钟,关于他作品的赞叹已经流传开来:明亮、讲述了文化错位的精妙绘画、运用了多种手法——蒙太奇、语言游戏、抽象表现主义。


奥斯卡·穆里略在他位于伦敦托特纳姆的工作室中

© Cian Oba-Smith及金融时报


《暴力失忆》,Kettle's Yard 展览现场,2019


穆里略的作品总是与社会的不公正现象有关。10岁时,他与父母从哥伦比亚最大的甘蔗产区来到英国,逃离他所谓的当地的“经济混乱”。他相对舒适地融入了新环境。“我常意识到我在伦敦长大与学习的优势,”他说道。“这让你想到那些没有这些机会的人们。”


他的新作品也关注了这种差异。“所以的作品都源于我自己的想法,我的焦虑,我的愤怒。”他指向工作室墙上的作品,“许多痕迹都是我的焦虑与力量的释放。”


“我希望解放这种力量,让它公开地存在,不用指涉太多政治。我想诚实地把我的实践展示给更广泛的观众,成为某种超越表现的、符号性的东西。[…] 对我而言,卸下这巨大的能量,这过程好比经历了一次治疗。或者去跑了个步。我在面对我自己的痛苦。


《无题(催化剂)》,2017

油彩、油彩棒于帆布和亚麻布面,210 x 165 厘米

© Oscar Murillo

图片由艺术家和卓纳画廊提供


而穆里略应对自己艺术名气的办法,是拓展和多样化自己的艺术实践,而非重复自己眼下的成功。穆里略已经用装置、录像和表演等多种形式,发展了他的创作主题:移民、超越国籍、边界与空间。全球化带来的恐慌,但他也意识到,当他在创作这些作品时,这些问题反而在全球变得愈加严峻。策展人奥奎·恩维佐(Okwui Enwezor)曾说,穆里略在尝试“在工作室与真实世界之间,确立一条多孔的边界”


在Kettle's Yard的展览上,穆里略带了一件全新的声音作品。“我叫贝利萨里奥。”他的父亲用西班牙语讲述了他在1990年代中期来到英国的经历。他的话随之被无名的讲述者翻译为法语、英语、德语、希伯来语与和阿拉伯语。在来到伦敦时,穆里略的父母一句英语都不会说,吸引他们的却是一个不太常见的原因:罗杰·摩尔(Roger Moore)。


《暴力失忆》,2014-2018

石墨、油彩、油彩棒、索环、不锈钢于帆布和亚麻布面

300 x 164 x 15 厘米

© Oscar Murillo

图片由艺术家和卓纳画廊提供


“我的父亲在他青少年时观看了《圣人》(使罗杰·摩尔成名的英国电视剧)。《圣人》投射了英国的形象……他没有其他参照物。他有着这样一个单纯的想法:英国是个单纯的地方,有着单纯的文化与历史。”在如今时事的对比之下,穆里略任由这些话的讽刺意味自圆其说。


我需要反思——我已经尽全力了吗?我目前33岁。大卫·霍克尼已经80多岁了,而且他依然强壮。这告诉我,我至少还有50年。这给了我全新的思路。


展览现场,《暴力失忆》,剑桥Kettle's Yard,2019


奥斯卡·穆里略现正于英国Kettle's Yard及上海chi K11美术馆同时举办个展。6月,而纽约的全新艺术机构The Shed亦将举办奥斯卡·穆里略与托尼·科克斯(Tony Cokes)的双人展。


相关阅读:英国剑桥Kettle's Yard | 奥斯卡·穆里略个展

相关阅读:上海chi K11美术馆 | 奥斯卡·穆里略个展


关于卓纳画廊


卓纳画廊是位处纽约、伦敦及香港的当代艺术画廊,现代理近60位在世艺术家和已故艺术家遗产,拥有过百人的专业团队。画廊自1993年创立至今,成功举办了众多具开创性的展览。卓纳画廊活跃于一级和二级艺术市场,一直致力于培育艺术家的职业生涯,当中许多已在当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列。英国艺术杂志《ArtReview》于2018年11月公布的艺术界Power 100榜单中,画廊创始人大卫·卓纳名列榜首。

网站:www.davidzwirner.com

微博:卓纳画廊

微信:david_zwirner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