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卡罗尔·波维(Carol Bove)媒体集锦


卡罗尔·波维(Carol Bove),《证明》(局部),2019

© 卡罗尔·波维

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卓纳画廊香港空间将于11月1日起呈现美国艺术家卡罗尔·波维(Carol Bove)的首场亚洲个展《十小时》,带来波维“拼贴雕塑”(Collage Sculptures)系列的多件全新作品。


二十多年来,波维的作品形式不仅视觉上丰富多变,同时又隐含了她对“拼贴美学”“平台实验”的持续探索。在展览开幕前夕,本文将以丰富的图文资料,简单回顾卡罗尔·波维至今多元的创作生涯,带领观众更全面地了解本次即将在香港亮相的波维全新作品。



波维的艺术创作已得到广泛的认可,

《纽约时报》的专题报道将波维形容为“她是雕塑家,钢铁的女人”

《纽约时报》,2016年11月5日


1971年,波维出生于日内瓦。童年时期,波维随家人来到美国加州伯克利,在七十年代前卫而开放的西海岸文化中长大。随后,波维就读并任教于纽约大学,如今在纽约布鲁克林生活与工作。这样丰富多元的文化经历在波维的创作上刻下了印记——不论是早年的层架装置,还是近期极易辨识的“拼贴雕塑”,波维总是擅长将不同时代与领域的创作理论及艺术史的影响融于⼀体,以拼贴的⽅式把多种美学揉合于截然不同的风格和技术之中。


波维最初以她一系列嵌在墙上的层架作品装置为人所初识。波维有意将含义混杂、联系暧昧的物件摆放在这些层架上,于是整件作品塑造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时刻”。


卡罗尔·波维(Carol Bove)早期层架装置的代表作之一

《诗意冒险》,2002

作品现为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馆藏

木质书架与金属支架、29本书、9本期刊、树脂玻璃方块和纸

86.4 x 218.4 x 25.4 厘米


展览现场,波士顿当代艺术中心,2016


而在波维随后的“楔形文字”时期,“拼贴”与“平台”的创作思路依然可循,呈现形式却更为复杂。在2011年的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上,波维受邀展出了作品《一匹马的丰富唾沫》(The Foamy Saliva of a Horse, 2011)。在一块巨大的、高度与人眼平齐的平台上,波维精心放置了一组看似完全随意的物件,如孔雀毛、贝壳、漂流木、黄铜支架与一些现成品。有的物体更是被平台上的小平台托起,组成了错落有致的空间排列。整件装置好似纪念碑的形式,混搭的物件形成了某种超现实主义的景观



卡罗尔·波维(Carol Bove)

《一匹马的丰富唾沫》,2011

展览现场,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2011


卡罗尔·波维(Carol Bove)

《一匹马的丰富唾沫》(局部),2011

展览现场,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2011


但近年来,波维并未止于她早年的这些标志性作品,进而开始使用现成的钢铁废料与制成的钢材来创作抽象的大型雕塑。不论是早前的“象形文字”系列(Glyphs),还是近年来艺术家专注的“拼贴雕塑”(Collage Sculptures),波维都运用了高超娴熟的工业处理技巧,将钢铁本身笨重、僵硬的质感与作品最终的轻柔、灵活的视觉错觉“拼贴“在了一起。无论是由多个部件组成,还是单独的雕塑,波维多样的作品都在推动和探索着钢材形式的各种可能,并用它呈现出诗⼀般柔美的意味。


卡罗尔·波维(Carol Bove),《标志》,2019

© 卡罗尔·波维

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对于这样处理钢铁的目的,波维在本次香港展览图册中这样解释道,

“我们通常认为不锈钢是坚硬、强韧的,但是我怀疑是否真的如此。有没有一种温和、持续的处理方式,让材料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品质?有没有可能引诱它展露出自己的另一面?它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显得柔软和灵活?……这与我们对材料的认知相矛盾,所以或许我们对现实的把握应该放松一点,让我们可以真的看到眼前之物,而不仅仅停留在我们认为自己看到了什么。


波维受委托为纽约高线公园(Highline Park)创作了多件“象形文字”系列作品(Glyphs),受到广泛关注。

图为《华尔街日报》对此事的专题报道,2013年7月18日


同时,即便当波维在创作中操作的物件尺寸逐渐变大(难度也相应地增长),“平台”的概念依然是“拼贴雕塑”中的核心。在本次卓纳香港的展览中,波维对展厅进行了精心设计,以布展方式回应了英国著名雕塑家海伦·查德维克(Helen Chadwick)的经典展览《我是几何形状》。查德维克的几何形状将被波维引用为“拼贴雕塑”的“基座”。与早期创作中的“平台”相比,本次展览对“基座”的演绎体现了波维对这一概念的更深层次的探索。


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瑞士国家馆(2017)的展览现场,波维使用基座构建出富有层次感的景致,对贾科梅蒂的超现实主义雕塑《威尼斯的女人》做出了呼应


在今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展览现场,波维将四件尺寸各异的“拼贴雕塑”分别排列在错落的基座上,营造出某种空间节奏。


在二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中,波维不断拓展着雕塑材料与空间概念的边界,又不断打破自己的标志风格,以愈加成熟的技巧,延续着对“拼贴美学”与“平台概念”的思考。可以说,波维的雕塑和装置作品展现和偷换了当代社会中工业材料和现成品的属性与质感,她提炼出了超越材料本身的诗意。 



往期精彩报道


《南华早报》杂志,2019年10月27日



《今艺术》封面故事,2019年3月


《Wallpaper* 卷宗》国际版,2018年6月


《金融时报》,2018年6月9日


《纽约时报》,2013年4月29日


《W》杂志,2013年3月


《美国艺术》封面故事,2012年5月


相关阅读:卓纳画廊 | 香港 |《卡罗尔·波维:十小时》(Carol Bove: Ten Hours)
相关阅读:卓纳香港图册 | 对话 | 卡罗尔·波维与策展人乔安娜·波顿
相关阅读:图册回顾 | 卡罗尔·波维“拼贴雕塑”的回弹效应

关于卓纳画廊


卓纳画廊是位处纽约、伦敦、香港及巴黎的当代艺术画廊,现代理近60位在世艺术家和已故艺术家遗产,拥有过百人的专业团队。画廊自1993年创立至今,成功举办了众多具开创性的展览。卓纳画廊活跃于一级和二级艺术市场,一直致力于培育艺术家的职业生涯,当中许多已在当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列。

网站:www.davidzwirner.com
微博:卓纳画廊
微信:david_zwirne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