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爱上中国造# 驾车遇险不用慌,中国造的超强应急包来帮忙(系列报道十三)

Penny 加拿大视传媒 2022-07-28

 点击关注“加拿大视传媒” 

       欢迎关注#爱上中国造#系列

爱上中国造

Fall in Love with Made in China

在海外生活,车是最重要的生活必需品。没有车,可以说寸步难行。


身在加拿大,最近最值得开心的事,应该就是又可以开着爱车四处玩乐了。

 

随着疫苗接种率的上涨和各地疫情的控制,

尽管疫苗护照和口罩的规范还在,

但各种娱乐活动和娱乐场所都慢慢解禁,

自然公园和各地旅游景点都逐渐开放,

各省过境限制也稳步放缓。

 

秋日已至,红枫漫山,

是时候计划一场久违的驱车旅行了!

 

不过,除了健康措施之外,

驾车出行基本的安全保障也是一样也不能少。


生活在海外的华人们出行时,一般会更重视在医药方面的准备,大家的车里大多都有个急救医药包。

但“汽车应急工具包”大家都准备了吗?

如果还没有、或者还不了解它是什么的话,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到你。


***

 

汽车应急工具包,英文叫 Car Emergency Tool Kit, Roadside Emergency Kit 或 Auto Safety Kit。

在加拿大亚马逊等电商网站、Walmart或Canadian Tire等各大连锁超市都能轻松买到。

现在全球市场上的这类行车应急包和里面的所有工具,几乎都是“中国制造”!

 

简易版


中级版


高级版

市场上形色各异的汽车应急工具包

 

收纳整齐的时候,一般是个不大的小工具包的样子,

展开后如上图所示,有许多功能各异的应急工具。

市场上品牌多样,价格根据工具的内容和数量,一般在30到100加币不等。

 

这些工具到底都有什么用,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又会有多重要呢?

下面就以一个比较标准的汽车应急包配置来为大家重点分解。

 

 

按照图中顺序:

 

1.收纳包 (Fabric bag)

 

多是尼龙材质,防水、耐磨、耐脏。

把大部分工具收纳进去后,可以方便的放在后备箱内,不占空间。

但其中有些特殊工具建议放在车内伸手可及的地方,下文会重点讲解。

 

2. 反光背心 (Reflective Vest)

 


停车处理紧急情况时,让路过的车辆看到你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在昏暗光线下或夜间,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所以,处理紧急情况时记得穿上这件反光背心,

其他人员最好待在远离道路的安全地带。

 

3. LED闪光信号灯 (LED Road Flare)


 

圆圆的像个小飞碟,外观是显眼的橙色,

有若干LED小灯,反面装入电池后按正面按钮即可点亮。

阴天或夜间车辆紧急停泊时,可以把它点亮后吸在车身上以警示过往车辆。

背面有个小吸铁石,可以方便地吸附在车体。



6. 三角警示牌(Warning Triangle)

 

用塑料反光材料制作,和闪光信号灯作用相似,

在紧急停泊时放在车旁边,起到警示、防止二次事故的作用。

以时速100公里行驶的汽车为例,

通常司机需要 350米左右的距离来减速和避让。

三角警示牌强烈的反光可以让其他司机远远的就能看到它 。

 


至于合适的放置位置:

普通道路上,应该在来车方向50米外放置三角警示牌;

高速路上,应该在100米外设置警示牌;

而一些特殊情况,比如雨天或拐角,则要在150米外放置警示牌。

 

应急工具包里的三角警示牌是可以拆分的,收起来只有一根尺子的大小,不占空间,再安装起来也很便捷。


 

10.安全锤/安全带切割器(Safety Hammer)


这个可以说是应急包里最重要的工具了。

真心建议每车必备,而且要放在车内伸手可及的地方,不要和其他工具一起收纳到后备箱里。



它主要有两个功能:

一是可以锤碎玻璃,使用时尽量将锤尖和玻璃面垂直;

二是可以割断安全带。

这都是意外逃生必备技能。

即使不买工具包,大家也至少备上一个这个工具,放在司机和副驾中间的储物箱里最好。如果有人受伤,清醒的人也可以轻易拿到并协助其他人逃生。

 

12. 电瓶线(Jumper Cables)

 

这件也是必备!

如果你启动汽车时或在行驶途中突然显示电池没电了,电瓶线就是救命神器了。

光有工具不行,使用方法你知道吗?

这可是带电的,要小心使用。

而且需要另外一辆车来协助你,自己是干不了的。

 


仔细看下,电瓶线的端部有两红两黑四个电钳。

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先把一个红色电钳夹在“被救车”的电池正极(+)上,

另一个红色电钳夹在“施救车”的电池正极(+)上,

再把一个黑色电钳夹在“被救车”的负极电池(-)上,

最后把另一个黑色电钳夹在“施救车”的负极电池(-)上;

然后先启动“施救车”的引擎,再启动“被救车”的引擎。

一般这时候,“被救车”就会被启动;

如果还没有成功启动,就需要再返回检查电钳的金属接触部分是不是没夹好或接触不良。


如果成功启动后,

要先取下“被救车”的黑色电钳,

再取下“施救车”的黑色电钳;

然后是“施救车”的红色电钳,

最后是“被救车”的红色电钳。


大家一定要切记这些步骤,否则就有可能引起短路,不可以乱用哦!

 

其他工具,还有多功能工具卡、拖车绳(Tow Strap)、防滑手套、手摇手电筒、绝缘胶布、改锥、雨衣、小毯子、口罩、铁锨等等,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用法。

购买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反正有备无患啦!

 

这种车辆应急工具包,虽然品牌不少,但目前大部分都是在中国制造的。

出口海外的都会附上英文使用说明书,大家用起来没有障碍。

中国造的这些应急工具,特点是重量轻、体积小、但功能上都可以得到保证。

中国拥有这些应急工具的成熟生产链,真正可以做到成本低的同时,质量也非常过关。

 

总之,还没有的朋友们快去备上吧。

中国造,助你驾车路上更安心!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爱上中国造


“原来这些东西都是Made in China?!”


人民日报海外网加拿大融媒体中心全新推出的“爱上中国造”系列,解读市场上那些你可能想象不到的、狂欢般地“中国制造”。







  爱上中国造·系列

  往期内容



#爱上中国造#风靡西方的咖啡文化,中国制造的咖啡机 (系列报道一)


#爱上中国造#用创新科技向世界重新定义中国造(系列报道二)


#爱上中国造#一流的原创设计需要中国造来实现(系列报道三)


#爱上中国造# 抵御病毒的最后一道防线 由中国制造(系列报道四)


#爱上中国造# 夏日凉爽,烧烤最爽!“中国造”圆你夏日吃货梦(系列报道五)


#爱上中国造# 中国造的宅家神器:家庭影院梦一秒达成(系列报道六)


#爱上中国造# “中国造”玩具,创造“福利”般价值(系列报道七)


#爱上中国造# 中国制造出的火爆北美无所不能网红锅(系列报道八)


#爱上中国造# 户外露营的圣品(帐篷)—“中国造”,户外封神!(系列报道九)


#爱上中国造# 海外华人必备养生神器——泡脚盆!中国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十)


#爱上中国造# 买家具别再只知道IKEA,这家满是“中国造”的加拿大本土家具店不容错过!(系列报道十一)


#爱上中国造# 挑战苹果,对决三星:中国造的智能手机OnePlus 何以风靡北美(系列报道十二)


点击标题即可翻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