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美欧势力助推伊朗骚乱,并非“物价上涨”这么简单!

2018-01-02 国安使命

国家

安全

第158期

转发本公众号相关文章

让更多人关注“国家安全”

美欧势力助推伊朗骚乱

并非物价上涨这么简单


    一场毫无征兆的大规模反政府游行正在伊朗上演,表面上这次骚扰是出于对高物价和高失业率的不满,但情况并非这么简单。通过对相关情况梳理,我们还是发现了欧美西方势力参与其中的一些影子,本文将从伊朗实际物价情况、矛盾问题转移、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交网络推动、周边国际关系等方面,对当前伊朗反政府示威进行解读。

    12月28日,伊朗突然爆发反政府示威活动,截至新年,这场骚乱已经进入了第5天。示威游行已经快速扩散,蔓延到包括德黑兰、马什哈德、哈马丹、内沙市、卡什马尔、亚兹德、库姆、伊斯法罕、克尔曼沙阿、大不里士、设拉子、沙赫鲁德在内的多个主要城市。伊朗官方12月31日称,已有12人死亡,但这一数字随着骚乱的继续,很可能将大幅增加。

    伊朗的突然大乱,来得很突然,但也并不意外。伊朗这个国家虽然是伊斯兰国家,但却是为数不多政教合一的国家,而且伊朗波斯民族的性格、文化都与阿拉伯人的民族性格、文化有很大不同,这个国家很少有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这一次也是2009年抗议选举不公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同时,伊朗作为欧美西方势力“西华分解”的重点目标,虽然经受住了“阿拉伯之春”的影响,但并不意味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放弃对伊朗“颜色运动”的策动。

    伊朗这次突然爆发的大规模示威游行,让人不禁想起了2010年的12月在中东、北非地区突然爆发的“阿拉伯之春”运动。那一次的 41 36871 41 15265 0 0 2562 0 0:00:14 0:00:05 0:00:09 3048动,“阿拉伯之春”运动这股颜色风暴摧毁了包括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多个国家的政权更迭,影响深远,而作为“阿拉伯之春运动”中重中之重的伊朗却并没有被风刮倒。7年后的2017年12月,伊朗又爆发了大示威、大游行,这是否意味着要爆发“德黑兰之春”运动?

    自1979年以来,类似的骚扰在伊朗总共发生过两次,分别是1999年的伊朗学生运动和2009年的选举骚扰。这一次是第三次。1999年7月7日至13日,德黑兰大学的学生因不满改革派报纸被封而展开和平示威,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下令镇压,约10人死亡,超过70人失踪,还有1000多人被捕。2009年的伊朗选举骚乱,规模更大,先后持续了7个月,按照官方的数据是36人被打死,4000人被抓。


   2017年12月28日以来,伊朗多地开始爆发反政府示威游行,表面上这次骚扰是出于对高物价和高失业率的不满,但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

    一是伊朗物价变化并无太大变化。从目前来看,此次爆发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是因为老百姓对高物价和高失业率表示不满,但从伊朗实际情况来看,虽然伊朗近年来有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但均在国家经济发展可控范围内,并不是致命的问题,伊朗国内近期的物价并无太大变化,在伊朗的消息人士表示,近期伊朗的蔬菜、水果、粮食的物价变化并不大,只有黄瓜和西红柿因为季节原因上调了40%左右,但这种上调是每年冬天都有的事情,而鸡蛋涨价,是由于近期禽流感等因素造成的,鸡蛋价格的涨幅也控制在40%以内。

    二是伊朗骚乱爆发毫无征兆。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创造的神权政治体制,让伊朗的社会秩序异常的稳定。类似的反政府骚乱在伊朗极少发生。而近年来,伊朗外交上不断取得令人可喜的进展,也让外界对这个神权国家统治阶层的掌控能力感到放心,此次骚乱发生的前一天,伊朗还通过了放松女性戴头巾的禁令,而在骚乱爆发同一天,伊朗全国大约1200座城镇举行年度集会,以纪念“击败”2009年总统选举后的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支持政府的民众还挥舞国旗,举着伊朗最高领袖大阿亚图拉阿里·哈梅内伊的头像。

    三是伊朗人民诉求矛盾突然转嫁宗教政权问题。伊朗这次爆发的反政府浪潮,从一开始,人民就是要表达不高兴,并没有集中的诉求,目前越来越多的伊朗人从反对伊朗用有限的国力支持叙利亚、也门等战争,上升到伊朗人不愿意国家是一种极端宗教主义国家。但是这种局势相互矛盾的却是,12月28日第一个爆发反政府示威的城市并不是伊朗的中心城市,而是保守派宗教人士把持的圣城马什哈德,与此同时,伊朗最神圣的宗教城市库姆,也随之爆发了反体制的骚乱,有消息称,最初的示威游行是反鲁哈尼势力组织的,但最终失控,以至于示威者喊出了针对最高精神领袖的不敬之语,而且库姆的骚乱中还有示威者发出了对神权体制和最高精神领袖不满的吼声,这也是对伊朗政权体制的反对。

    三是学生开始走向街头参与运动。随着伊朗反政府运动的蔓延,伊朗首都德黑兰也首次出现了示威活动,数以百计示威者在德黑兰大学周围阻断交通,呼喊口号。据媒体报道,至多70名学生聚集在这所高校的大门外,向警察投掷石块。伊朗学生通讯社报道,警方关闭附近两座地铁站,以阻止更多示威者抵达。德黑兰大学附近示威者散去后,街道上一些垃圾桶仍在燃烧,一些公交车站遭打砸,当天,3名学生被捕。虽然目前并没有学生组织参与其中的公开报道,但反政府示威向德黑兰蔓延的过程中,骚乱首先出现在了德黑兰的大学附近,这已经显出骚乱向学校和学生群体蔓延的趋势,无论学生是否有组织、有策动的参与其中,但作为参与“颜色运动”的重要力量,学生群体潜在隐患已显得十分突出。

    四是美国社交软件助推骚乱。关注国际局势的人都应该知道,2010年以后,再度掀起的“颜色”浪潮与横扫西亚北非国家的中东地区“阿拉伯之春”运动中,社交软件都发挥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伊朗国家电视台12月30日报道:“敌对网站和外国媒体继续试图利用经济困难和人民合法诉求,发动非法集会,煽动骚乱”。伊朗当局表示,抗议活动是“反革命分子”通过流行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Telegram”组织的,随后伊朗关闭了Telegram社交软件通讯,并称“因为政府官员指认这个账户传播仇恨言论、鼓动暴力骚乱”。为何在此时关闭Telegram社交软件通讯而不是其他社交软件,其背后也有深层次原因。Telegram社交软件在伊朗有4000万用户,占伊朗人口一半,该软件可在周边网络环境中创建多达200人的群聊空间,并带有“阅后即焚”功能,而Telegram 是由俄罗斯最大的社交网络VKontakte开发的,Vkontakte目前最大的股东之一是俄罗Mail ru Group Ltd斯互联网公司,而Facebook则是互联网公司的股东之一。由此可见,伊朗作出关闭Telegram软件这一动作,其背后所隐藏的深层隐患。

    是美国支持的非政府组织参与其中。近期公开报道中都,搜狐新闻军事栏目中题为“伊朗乱了!多地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文章中有这样一张照片,有伊朗民众所举的抗议标语中出现了“CNRI”字样。这个NCRI组织就是美国十分欣赏的伊朗“民主”组织,NCRI全名是National Council of Resistance of Iran(伊朗反抗力量全国议会),1981年脱胎于伊朗“人民圣战者组织”(有武装),成为反政府主要力量,它是宗教左翼极端派。2001年之后,他们放下武器,专搞街头政治运动,主张推翻伊朗现政权。随后该组织被伊朗政府列为恐怖组织“黑名单”。但在美国眼中,这样的组织就是对目标国开展渗透的最好工具,2009年1月26日,欧盟理事会将CNRI从恐怖组织名单中删除,2012年美国还曾出面要求伊朗将该组织从“黑名单”中移除,遭到了伊朗的反对,但美国方面将CNRI组织从恐怖组织名单中删除,这种挂着“圣战”字号的宗教组织,如果没做出一些让西方满意的事情,怎么会从恐怖组织名单中删除?据公开报道显示,CNRI组织在伊朗经过几十年的本土化发展,对伊朗的情况了如指掌,2016年该组织在“伊朗35名大学生被判鞭刑”事件中,公开发声,指责“伊朗国内人权状况恶化”,该组织还声称,曾在2002年和2008年曾经向美国提供伊核问题的情报。


    最近诡异的中东局势中,伊朗的突然动乱,不能不与近期剧烈动荡的中东局势和政治格局联系在一起,在这场危机中,伊朗面对的危机依然还有很多,其中不能排除美欧西方势力策动的“颜色运动”以及伊朗周边敌对国家的渗透的策动。

    美国从未放弃过对伊朗政权的颠覆。自伊朗伊斯兰革命运动以来,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一直保持敌对状态。二战以来,只要和美国敌对的国家,美国从来没有放弃过颠覆其政权,而且屡屡得手,哪怕强大如苏联也倒台了。像伊朗这样有组织的行动,如果背后没有以美国为首的美欧西方势力的影响和推动,此次爆发的大规模运动不会蔓延如此之快。而伊朗大规模反政府游行刚一发生,美国总统就发发表了“伊朗应该尊重民众的示威权”的支持性言论,这毫无疑问是在向伊朗示威者示意支持,也更是对伊朗反政府势力的“鼓动”。从历史上看,这也是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策动“和平演变”的惯用手法。而伊朗政府方面则已经预料到了美国的这一步棋,针对美国白宫及美国总统特朗普呼吁“伊朗政府尊重民众示威权利的言论”,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迅速予以回驳称“伊朗民众已经认清了美国官员的欺骗伎俩和虚伪,伊朗人民不会忘记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巴勒斯坦、也门和巴林问题上违反人权的举措,美国向通过制造国际舆论给伊朗施压,影响更多伊朗民众参与示威,但伊朗不会给趁机煽动抗议的美国官员及特朗普以任何机会”。

    以色列中东最大的敌人是伊朗。历次中东危机中,伊朗方面都会对以色列造成巨大的压力,以色列甚至会对伊朗产生焦虑和恐惧,而从目前的中东国际局势来看,美国方面,特别是特朗普上台后,给予了以色列绝对的支持,并且有准备撕毁伊核协议的意思。站在利益角度看,以色列也更希望通过“西化分化”政策使伊朗土崩瓦解,对伊朗现政权进行颠覆,或最大程度削减伊朗实力,消除伊朗一直以来对以色列所构成的威胁。而且以色列从政治和社会方面与欧美体制更为相近,从地缘角度来说,对伊朗的渗透也更加容易,因此,如果说此次伊朗的“街头革命运动”是由美国和以色列作为幕后推手,一点也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沙特与伊朗的矛盾由来已久。从中东局势上来看,沙特想颠覆伊朗政权的愿望也一点不亚于以色列,沙特与伊朗矛盾由来已久,两国在很多地区问题上存在分歧。特别是近期,正在沙特访问的黎巴嫩总理哈里里通过视频突然宣布辞去总理职务并指责伊朗及其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破坏黎巴嫩安全,同一天,也门胡塞武装向沙特首都利雅得方向发射一枚弹道导弹。沙特主导的多国联军分析导弹残骸后称该导弹由伊朗制造。在这样的背景下,沙特主导召开了本次阿盟外长紧急会议,而会议的主题就是谴责伊朗。沙特外交大臣朱拜尔、阿盟秘书长盖特、埃及外长舒凯里等人纷纷发表讲话谴责伊朗干涉阿拉伯国家内部事务,威胁地区安全。有分析认为,沙特伊朗矛盾的升级,与沙特近年来的政策变化有关。沙特国王萨勒曼2015年继承王位以来以强悍风格示人。不同于以往沙特领导人的温和隐忍,他采取了更加强硬和主动的姿态应对国内外事务。特别是在对外政策上,从发动针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到以断交和封锁打压海湾兄弟国家卡塔尔,沙特“大招”频出。而沙特上述这些举动的目的是与伊朗争夺地区主导权,重塑沙特在阿拉伯世界乃至伊斯兰世界的领导地位。

    近几年中东层出不穷的各种“花朵运动”及其后遗症,也包括伊朗本国伊斯兰革命后的种种影响,可以说伊朗一直以来都在中东不稳定局势和国际社会的争议中生存和发展的,无论是面对周边国家的威胁,还是面对美欧西方的渗透,伊朗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抵抗住了外部的压力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虽然国内矛盾不断,部分民众受欧美西方思想影响,有打破目前局面的倾向,但大多数伊朗民众对维护国家独立的意愿是较为集中的,特别是中亚北非的“阿拉伯之春”运动,再一次教育了伊朗民众的谨慎,以免再次被人利用。不过从现阶段透露的几大迹象看,这次突如其来的大游行,并不是简单的伊朗国内问题,其幕后必然还有隐藏更深的推手。

觉得本文不错

记得转发点赞

【深度文章推荐点击即可阅读

48岁几乎成了警察们的魔咒

警察最新涨薪方案公布,真是万万没想到

李明哲案警示国人:颜色革命从未远离

从“红黄蓝”看境外抹黑军队分裂国家的手法

警惕国际暴恐势力向我周边蔓延

高度警惕暴恐分子“回流”危害我国家安全

警惕境外非政府组织渗透威胁我国家安全

警惕“伊斯兰国”战略转移“西奈半岛”新动向

国人都应警醒的日本间谍活动

“间谍之都”藏着7000个情报机构

世界四大间谍与情报机构详细介绍

CIA在华间谍网络被破获的“幕后分析”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哲学境界与世界价值

解密间谍案件和国安人员生活

“红色间谍”——金无怠

中共超级情报员——沈安娜

“伊斯兰国”的下个目标是什么?

巴格达迪之死对未来反恐战争的影响

欧洲放射物扩散与核安全隐患

巴基斯坦安全形势发生新变化

深度解析朝鲜核危机下的多方对决


获得更多国家安全资讯

敬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