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期
5月2日上午10点,《杭州日报》发微博称,教育部发布了一份关于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同时还发出了《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各地传达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家长。微博中还提到,到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对沉迷网络进行咨询、治疗的青少年80%以上家庭都有问题。微博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然而,这则新闻中存在着不少疑点。教育部的紧急通知是否确实存在?《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是否特地为防止青少年网瘾而发?“80%以上的家庭都有问题”数据从何而来?核真录记者通过对类似报道的梳理,总结出了以下几点进行了核查——
教育部的紧急通知确实存在吗?
结论:存在
核真录记者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检索到了这份文件,且确为紧急通知。此通知的发布时间是2018年4月20日。
其通知内容与“杭州日报”微博中提到的一致,这则通知要求“确保传达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家长”。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判定,教育部的紧急通知真实存在,且微博中有关通知的内容与教育局官网的信息基本一致。但该通知的具体内容是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倡导家长履行责任,其通知本身与“杭七院”、“网瘾”等并无直接关联。
02
《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存在吗?
结论:存在
在上文中教育部办公厅的紧急通知下有一个附件,附件名为《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这封信中也确有“防迷网”三字文。
然而,我们在询问太原志达中学老师时,发现《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不是这次仅有,而是每年中小学校在寒暑假前均会给家长发放。
可以判定,《至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确实存在,但并不是随通知特殊发放,而是每学期都有。
03
各地中小学收到教育部的通知了吗?
结论:目前部分学校收到
为了核查通知是否发放到了各地的“每一个”中小学校,核真录记者采访了全国各地的几所中小学校。经核实,部分学校收到了这份“紧急通知”,但也有部分学校还未接到通知。
(宁波市鄞州中学的回复)
截至5月5日,在记者采访的学校中,收到通知的学校包括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太原志达中学、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未接到通知的学校包括杭州学军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市市北中学以及宁波市鄞州中学。
由此我们判定,紧急通知已陆续向各地中小学发放,部分学校已经收到通知,部分学校还未收到。
04
杭州七院是否有新开设的、专门的网瘾治疗科室?
结论:没有
但心理科、物质依赖科有网瘾治疗服务,已开设多年
《杭州日报》提到,“杭七院今年开始接受网瘾少年治疗”。然而,杭州七院是否真的有网瘾治疗服务?是否是今年才开设的?是否专门成立了网瘾治疗科室?
为了核实以上信息点,核真录记者拨打了杭州七院官网上的24小时咨询电话,医院工作人员表示,杭州七院接受网瘾少年治疗,可以到心理科、物质依赖科或盘圣明医生的特需门诊就诊,没有单独开设的“网瘾治疗科室”。他们的网瘾治疗服务已开设多年,“从有网络开始就有了。”
同时,核真录记者还在杭七院官网上进行了信息搜索。
官网信息显示,杭州七院是一家正规三甲医院,主要治疗精神、心理疾病。
首先,记者到官网留言求助,医院工作人员建议,少年网瘾治疗到儿童心理科或物质依赖科就诊。
接着,经过进一步的查找,记者也在官网上发现,早在2011年医院的通知公告中,就提到过关于网瘾治疗的服务。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判断,杭州七院没有专门的网瘾治疗科室,但其网瘾治疗已开设多年,网瘾青少年可到心理科、物质依赖科或盘圣明医生的特需门诊就诊。
05
“到杭州七院治疗的网瘾少年80%家庭都有问题”
数据从何而来?可信吗?
结论:数据来自杭州七院的副主任医师宋海东。
可信度尚不确定。
经核真录记者查询,“杭州七院收治网瘾少年”的近期消息,最早来源于钱江晚报于5月2日早7点发布的题为《杭州七院收治沉迷网络学生 不乏重点中学尖子班学生》的报道。该报道中,教育部的紧急通知只在导语中出现,报道的重点在于杭州七院的网瘾治疗服务。
报道中提到,杭州七院(即杭州市心理卫生中心)门诊部宋海东接受采访时说:“网络沉迷的小孩绝不仅是孩子自身的原因,不是简单的自控力差,其中70%到80%的原因其实都是和家庭环境有关。”其中的数据最初来源可能是宋海东于2014年完成的课题《青少年网络成瘾机制及社会心理干预研究》。
核真录记者在打给杭七院的电话中,也向工作人员询问了该研究,但工作人员称“并不清楚,需要咨询医生”。记者也在盘圣明医生的咨询中提到了网瘾与家庭环境的关系,她回复“肯定有关系”。
然而,核真录记者在知网、百度学术等均未搜索到《青少年网络成瘾机制及社会心理干预研究》的原文。但在知网找到了宋海东参与发表的《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父母养育风格及生活事件的关系》、《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及生活事件的关系》两篇相关论文。
两篇论文中,作者以杭州2个地区6所学校的2162名学生为对象,采用了IAD(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养育关系问卷和儿童青少年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进行调查,从论文结论中可以得知,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父母比非网瘾青年父母给予孩子的关怀更少、控制更多,网瘾少年也比非网瘾少年所遭遇的生活事件压力更大。
但两篇论文中,都没有“网瘾少年80%以上家庭都有问题”的相关结论和数据。核真录记者也尝试联系宋海东本人进行核实,目前尚未有结果。
因此,“网瘾少年80%以上家庭有问题”这项论述目前已知来源只有钱江晚报对宋海东的采访,记者未找到其他专业研究的数据支撑,故“80%”这项数据的可信度无法确定。
结合上述两篇宋海东参与发表的论文,我们判断,该研究中使用了较为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环境有关”的论述有一定科学性,但还需要更多方专家的研究论证。
总结上述结论,我们不难发现,《杭州日报》对杭七院收治网瘾少年报道的转载不但弄错了重点,用大半篇幅介绍与事件无甚关联的“教育部紧急通知”,还转载了未经核实的数据,给读者留下错误印象。对此,核真录提示,我们在浏览新闻时,最好找到首发版本报道进行阅读,以确保自己对新闻事件最全面、客观的了解和认识。
本文内容首发于《NJU核真录》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文字| 胡雪菲 罗昊 陶欣园 周旦烨
美编| 王娜
责编| 陈必欣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