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6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连自己都吃的“吃货”

生物100 2023-02-13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3日中午11时30分,北京时间10月3日17时30分,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洛琳斯卡医学院揭晓,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获此殊荣,以表彰他在自噬机制发现所做出的贡献。他的工作不但揭示了一种基本的细胞机能,更为许多疾病机理的阐明铺平了道路。


关于自噬作用简单地理解:

比利时科学家克里斯汀·德·迪夫(Christian de Duve)发现了消化车间——溶酶体(在1974年因为溶酶体的发现,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来发现一个囊泡大量往溶酶体运东西(包括分子和细胞器等),迪夫给它起个名字叫自噬体。

自噬什么?

1.吃外来物。进入细胞的感染性的粒子被清除

2.细胞的自我修复(吃自己的成分)。细胞中的衰老的没用的分子及细胞器及时清除掉,并把消化后产生的大分子原料用于新细胞器的合成。恢复正常的细胞活动。


3.不断吃掉细胞中的组分,直至细胞死亡;为什么防止细胞非正常死亡的生理过程,有时又会导致细胞死亡?那是因为细胞器的损坏程度过于严重,超出自噬作用的控制范围,细胞就不得不死亡,以维护整个生物体的利益。这是自噬作用导致细胞死亡的一种途径,另一种则是直接激发细胞凋亡。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自噬作用也不例外。自噬作用本来是细胞自救的措施,有时候也会被坏人利用比如癌细胞偶尔能激发自噬作用,达到“自救”的目的。通常,抗癌疗法会诱导恶性细胞自杀,但在治疗过程中,放疗和化疗会诱发超常水平的自噬作用,赋予癌细胞抵抗治疗作用的能力。科学家因此提出了一种抗癌策略:在放疗或化疗期间,抑制肿瘤内部的自噬作用。目前,用于这种疗法的药物已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细胞自噬机制比喻为人体细胞的“清洁工”和“搬运工”。“如果没有自噬的话,细胞里很多该清除的东西清除不掉,然后就会积累起来,造成一堆的问题。”

细胞自噬除了能够分解细胞内的老化物质及有害物质,维持身体健康外,不少有冬眠习性的哺乳类还会利用这一现象,让细胞内的物质再生以此维持生命。

自噬在机体的免疫、感染、炎症、肿瘤、心血管病、神经退行性病的发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领域研究最热门的三类疾病是肿瘤、包括帕金森症在内的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

送福利!
关注我们,并在公众号回复【福利】,即可免费下载教育资源。
微信号:bio1297
微信名:生物100

注意

①搜索微信号②搜索微信名③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编辑:小呆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