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版最新丨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结构: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

请为码字者点赞 生物100 2023-02-13

1月6日,最新课程标准正式发布,现将人们最关心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结构分享如下: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独特性和复杂性,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并以此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科学思维,如能够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和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法,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学生应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在探究中,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

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学生应能够以造福人类态度和价值观,积极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关注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主动向他人宣传关爱生命的观念和知识,崇尚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成为健康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生物学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贯穿与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及考试评价中。

、生物学科课程结构——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

(一)结构

图1展示了高中生物学课程结构。高中生物学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部分。必修部分包括“分子与细胞”和“遗传与进化”两个模块;选择性必修部分有“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和“生物技术与工程”三个模块;选修部分涉及现实生活应用职业规划前瞻学业发展基础三个方向的多个拓展模块。

图1高中生物学课程结构

(二)学分与选课

本课程的必修学分共4分,每个必修模块2学分,每个学分的教学需18学时。每个学生必须完成2个必修模块的学习,共72学时,每周2~4学时,建议高一年级开设。

学生在修满本课程必修学分的基础上,可根据兴趣和志向学习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每个模块为2学分选修课程每个模块为1学分,每个学分的教学需18学时。学生在完成了必修课程的学习后,可以直接学习选择性必修或选修课程,也可以不再选修本学科课程。

选择生物学纳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生,应完成选择性必修所有模块的学习。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可以同时开设供学生选择,对于选修课程中“学业发展基础”类模块,教师可以提出选课的顺序或条件。学生可以从选修模块中选修不超过4学分的课程。

相关阅读:

1.新课标出炉,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内容汇编

该文末有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下载链接

2.【最新】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记住吧!]

与这个未公开的版本相比,理性思维改成了科学思维,具体内容也做了修改。

由于目前没有word版,本文的文字都是小编手动敲上去的,有用请点赞和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