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脐血移植:储存和捐献脐血靠谱吗?

生物100 2023-02-13

脐血移植

脐血是胎儿出生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1974年丹麦学者克努茨贡(S.Knudtzon)等首次发现脐血中含有大量造血干细胞,1988年法国医生Gluckman等进行了世界首例脐血移植,成功治愈了一名5岁的范科尼贫血患儿,患儿至今仍健康存活。近30年来,世界各国都积极开展了脐血干细胞的临床研究,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研究发现,脐血和骨髓一样,含有可以重建人体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肿瘤、遗传性及先天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脐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在全世界得到快速发展,以前一直废弃不用的脐血也变废为宝,成为继骨髓、外周血后的第三大造血干细胞来源。与骨髓和外周血相比,脐血的来源广泛、采集方便,不会给供者造成任何损伤;脐血中各种病毒的感染机会相对较少;脐血中的免疫细胞不成熟,免疫原性较弱,HLA配型相合程度要求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较低;脐血中的细胞更原始,增殖与分化能力更强,能更好地重建造血;脐血的获得快捷、便利、稳定,脐血在低温下储存,便于运输,供体稳定。因此,脐血移植具有配型成功率高、移植后排斥反应低且程度较轻等优势,发展潜力巨大,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截至2015年,全世界脐血移植病例已累计超过5万例,其中90%以上都是异体移植,仅3000例是自体移植,这是因为一般人使用自己脐血的概率本身就很低,小孩在出生后20年内(脐血可以保存的年限),需要用到自己脐血的概率极低,仅为0.0005%0.04%。对于基因突变导致的血液疾病,如先天性白血病,由于自体脐血干细胞不能纠正自身基因缺陷,使用自体脐血治愈白血病的成功率极低,而用异体脐血治疗效果更好;若是后天因素导致的白血病,如化学物质、放射线、病毒感染等,因自体脐血不存在基因缺陷,则可使用自体脐血移植进行治疗。脐血移植也有局限性,由于脐血的量比较少,一般只有几十毫升,含有的造血干细胞数量较少,往往不能满足成人移植的需要,常用于儿童的移植,若用于成人则需要双份脐血或更多,移植成功率会降低,从而限制了脐血移植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关于脐血长期冻存后的细胞活性和自体移植的成功率,目前也知之甚少。
储存脐血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以备将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某些疾病。脐血最大的价值是对别人有用,它能构成一个巨大的干细胞库,脐血库有公共库和自体库两种类型,公共库的脐血移植率比自体库至少高出100倍,使脐血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公共库越大,每位患者找到合适配型的可能性就越大,配型成功率会提高很多,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够在公共库中找到配型,以挽救更多的生命。因此,捐献脐血给公共库有着巨大的社会价值。目前,对于脐血的储存和捐献,国际科学界和医学界致达成共识并建议:支持大家捐赠而非自体储存脐血。鼓励和提倡捐献脐血给公共脐血库,捐献者享受优先配型权。但如果储存者的其他孩子身患需要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疾病,则可以考虑定向捐献或自体储存。
来源: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必修1教师用书

相关阅读:

胖不起丨肥胖对造血干细胞有负面影响

每日一练:干细胞(高考新倒计时17)

对细胞培养和体细胞核移植的两个问题答疑

核移植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技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