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交文脉 | 广州快速公交BRT与城市发展

点击蓝字,一键关注 

走进《公共交通资讯》,及时掌握公交领域的行业政策、管理理论、科技信息、专家观点和先进经验... ...


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公交企业员工情绪管理
【学习】公交驾驶员操作规程(出车前)


 # 广州公交文脉 # 

一条条公交线路,

交织了城市的交通网络,

是城市的血脉。

广州公交的发展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呈现,是一部融合了不同年代百姓故事的“民生字典”。羊城晚报《广州公交文脉》系列报道拟以20个关键词,梳理广州公交发展和城市文化变迁的历程。

本期关键词

【 BRT与城市发展 】


二十一世纪初,随着广州“东进”战略的提出,越来越多的资金和人口涌入黄埔,这片创业热土急需一条能和中心城区快捷连通的公共交通走廊。2010年,被誉为“东部彩虹”的广州首条快速公交系统应运而生。十二年里,它和这座城市共生长,见证了广州东部日渐繁华起来的全过程。

风雨十二载

“东部彩虹”为沿线带来更多价值

连接天河区体育中心和黄埔区夏园社区,全长21.8公里、设站26座的广州快速公交系统(下简称“广州BRT”)是广州的首条也是唯一一条快速公交系统。到如今,它已陪伴市民走过了风雨12载。

这些年里,被誉为“东部彩虹”的广州BRT,用实力打破此前公众对它“该不该建”的争议,不只对沿线的交通效率提升效果显著,还串联起广州的东部热土,为沿线地区带来了更多的价值。

广州快速公交系统全长21.8公里、设站26座

在争议中诞生


从天河路到中山大道,再到黄埔东路,色彩斑斓的公交穿梭在沿途站点,如今乘坐它上下班的人们早已习惯了快速直达的出行体验。实际上,广州BRT从2005年开始规划,2008年开始建设,在规划建设之前,社会上曾广泛地存在着关于其该不该建、建后有没有用的争议。直至开通之际,社会舆论普遍不看好这条BRT线路的建设。

当时的有关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市民对BRT试验线公交是否能真的快起来心里没有底,甚至有网民说“BRT搞不好要拆了重建”,市民对BRT试验线能否解决东部地区居民出行难、交通拥堵问题心存疑虑,担心“通了一条路,堵了一大片”,“不让通”一时成为BRT的代名词。 

公众对建设BRT的主要争议还包括路权的分配、施工占道的影响两方面。事实上,BRT的交通方式本身是一种路权分配,如果建设BRT专用道,必然排除了其他交通方式对专用道的使用,在所有交通资源只有那么多的前提下,如何分配、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分配,取决于老百姓、城市的管理者能不能达成共识。

彼时,天河路到中山大道这段路是广州东部的交通大动脉,在这条线路上建BRT就像是在广州心脏旁做手术。长达两年的施工占道,BRT在建设过程中对沿线道路通行的影响可想而知是很大的。广州巴士集团快速公交公司营运部经理李巍杨说:“BRT往往是在交通量、客流量比较大的地方去建设,所以在建设过程中的矛盾也会比较厉害。”

广州巴士集团快速公交公司营运部经理李巍杨

画就“东部彩虹”


一切的争议都在广州BRT建成开通后烟消云散。它对沿线交通的改善情况如何?广州BRT管理公司通过调研获得这样一个数据:广州BRT开通后,通道内平均运营时速约24公里,比开通前提高了近84%;中山大道沿线社会车辆的平均时速也从开通前的13.9公里提高到开通后的17.8公里,提速28%。

岗顶公交车站开通BRT之前时常拥堵


岗顶公交车站开通BRT之后行车效率提高除了交通效率的提升,广州BRT还带来了出行的便利和实惠。31条BRT公交线路覆盖全市750对公交站点,约占中心城区公交站点的15.6%,BRT公交也由此成为全市公交换乘枢纽通道,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方便。BRT将东部地区17条3元以上的公交线路票价统一降低至2元,乘客在任何一个BRT站台内都可享受同方向免费换乘的优惠待遇,享受每月15次之后6折优惠。更重要的是,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BRT像是在广州东部画就的一条彩虹,为沿线地区带来了更多的价值。BRT系统的建设实施后,大大方便了天河区、黄埔区沿线一带的交通,改善运输条件,增加沿线的可达性,提高沿线区域运输能力,改善生活和投资环境,增强沿线地区的投资吸引力,从而带动沿线商业快速发展,系统走廊沿线的土地得到升值。从2010年2月10日正式建成通车至今,广州BRT已经走过风雨12年了。12年里,广州BRT累计服务乘客超过33亿人次,新冠肺炎疫情前,BRT的日均客运量超过75万人次,目前,BRT日均客运量34万人次。李巍杨自信地说:“就单线BRT而言,它依然可以说是亚洲最繁忙的BRT系统。”边运营边完善


十二年里,为提升乘客服务,广州BRT经历了一些重大的改进节点。BRT开通初期,针对早晚高峰客流潮汐化、车辆排成“小火车”、高峰期乘车拥挤等难题,交通管理部门采取了“2+1借道”“双向闸机”“静态借位”“空车切入”“始发分流”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峰期人流拥挤的状况。

此后,广州巴士集团快速公交公司按照“边运营,边完善”的思路,分别组织各承运企业实施了十三版线路运营计划。针对不同阶段的客流需求变化,优化调整常规与非常规班次比例、重点站空车切入班次、重点线路途经重要站台的班次等方面,为市民创造更好的乘车体验。2019年三季度,为充分挖掘BRT客运市场潜力,强化BRT公交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为广大市民提供多元化定制公交运营服务,广州巴士集团快速公交公司又开展了BRT定制公交线路试点工作,为BRT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东部彩虹”广州BRT还会在发展中继续改进完善

未来,这道美丽的“东部彩虹”还会在发展中继续改进完善。李巍杨透露,在站台硬件方面,将根据设施设备使用情况,逐步推进更新改造计划;在提升营运服务方面,将按照“做强优质线路、培育潜力线路、调整低效线路”的工作思路,通过适当调整承运里程任务、加强高峰期发班合理性安排、充分挖掘线路客流潜力、优化线路停靠子站等措施,实现营运服务再升级,推进公交客运量逐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今后广州BRT还将深化‘产业+设计+运营’合作,瞄准做大做强BRT上下游产业实现‘走出去’,服务构建城市交通的发展新格局。”李巍杨说。

快速公交十二年

一位公交车长眼中的变与不变

B5路“党员示范车”的车长李建敏是一位退伍军人,十二年前,他将原来在50路的“阵地”,转移到新开通的广州快速公交系统(下简称“广州BRT”)B5路。广州BRT和这座城市共生长,在快速发展的城市空间里,B5路公交的车况和公共交通环境得到改善,承载的乘客也在更新换代,但不变的是李建敏做好公交服务的匠心,他坚信,“要以一颗平常心,走好每一趟车,服务好每一位乘客。”

B5路“党员示范车”车长李建敏


路况改善,用时减半


2010年2月10日,广州BRT正式建成通车,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广州市一汽巴士有限公司的司机李建敏的驾驶室从50路转移到BRT线B5路上。相比50路,B5路的起讫站点未变,同样是连接宝岗大道总站和黄埔港总站,不过,李建敏驾驶着全新的B5路走在这条邂逅了13年、连哪里有个坑都一清二楚的老路上,却又发现一切都变了。就车内环境而言,李建敏用“非常大”来总结50路和B5的区别。“50路是煤气车,故障多,而且座位也不舒适,空调也不凉,现在B5路是纯电动车,车况好,故障少,车厢更宽,载客量比以前的50路多出近20人,大大提高了开车乘车的舒适度。”开进BRT线路,李建敏花了两天来适应这个新事物。以往,他到站停车是对准站牌停靠在路边,车身和站台的距离保持在80厘米左右即可,而新的BRT站台则要求车离站台35厘米以内。即便李建敏是十多年的“老司机”,这对他也是有一定的挑战性,他坦言:“刚开始花了两天才适应过来,之后就学会了提前减速、凭感觉稳稳当当地停靠在20厘米以内。”让李建敏深感变化的,还有沿途的公共交通环境。BRT开通前,从天河区到黄埔区的路面比较堵塞,人车混杂、社会车辆乱窜的情况经常出现,BRT开通后,路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从起点到终点所需时间缩短了一半。沿线里,变化最大、让李建敏记忆最深刻的站点当属岗顶站,“之前附近交通很乱,进站容易出站难,如果遇到下雨天水浸街,有时会塞上几个钟。BRT开通后,我们有了专属车道就畅通无阻了。”乘客在变,匠心未变


上个世纪末,在文冲造船厂、广州石化厂、南方制碱厂、黄埔化工厂、货运港口等工业基地,大量工人每天上下班都离不开市区往返工业区的公共汽车线路,行经海珠区、越秀区、天河区和黄埔区的50路便是其中的主要线路。二十一世纪初,随着广州“东进”战略的提出,越来越多的资金和人口涌入黄埔,普通的公交线路已无法满足通行需求,这片创业热土急需一条能和中心城区快捷联通的公共交通走廊,被誉为“东部彩虹”的广州BRT应运而生。广州BRT和这座城市共生长。开行B5线路十二年,李建敏敏锐地观察到,以前黄埔道路两旁的村庄变成了高楼,随着城市景观同时在变化的,还有公交车上的乘客。他回忆:“以前在终点站黄埔港附近,上下车的大多数是上下班的中年码头工人,到如今,车厢里学生、游客、上班族......形形色色的人群都有,就业地点也越来越丰富,从产业园到写字楼都有,整体而言乘客的年龄层变得越来越年轻了。”

承载的乘客在变,但不变的是车长李建敏做好公交服务的匠心

沿途城市景观越来越美,车厢乘客素质越来越高,BRT线路带给李建敏更舒适的开行体验,使他能够一心一意地做好乘客服务。走过25年、88万公里的安全里程,李建敏也和B5路共成长。适应BRT线路后,他养成了一个行车习惯——车辆到站时,只要看到站台有老人、小孩及行动不便的乘客,他会尽可能地将车子停靠得更贴近车站一些。“尽量让他们迈一小步就能上车。”李建敏说。

穿行半座城

他是时代的见证人

扎根广州公交行业16年,现任广州巴士集团二巴公司B1线车长的吴志军“东西南北的线路都跑过”,不过,提起自己的工作经历,令他最自豪的还是来到广州的首条也是唯一一条快速公交系统(下简称“广州BRT”),成为B1路第一批18米长的“巨无霸”铰链式公交车的驾驶员。穿行半座城,吴志军目睹广州BRT逐渐完善和发展的同时,也见证了沿线区域从荒凉到繁华的全过程。“巨无霸”的好伙伴


吴志军爱车惜车。在天河区汇彩路北总站,停车熄火后,尽管有专职的保洁人员在车内打扫卫生,他还是拿上了拖把和抹布,用心地擦拭起各个不起眼的角落。吴志军多次获得过公司“节能降耗标兵”的荣誉,在日常行驶车辆时,他习惯了缓踩油门轻刹车,减少对车辆的损伤,爱护眼前这辆和他并肩工作多年的伙伴,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广州巴士集团二巴公司B1线车长吴志军


2010年2月10日,亚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的快速公交系统——广州BRT正式建成通车。在广州东西南北多条公交线路工作过、经验丰富的司机吴志军,被调到BRT的B1线路。同年8月,由于BRT客流量猛增,为提高公交服务水平,18米长的铰链式公交车正式投放到B1路运行,2011年又再增购了多台此类“巨无霸”公交车。吴志军成为“巨无霸”公交车的第一批驾驶员,向记者回忆起第一次踏上“巨无霸”公交车的情形他仍然很激动,“这个车的设施在当时很先进,不是每个司机都能开上的,我很高兴很自豪!”与路面上常见的12米BRT公交车不同,18米长的“巨无霸”公交车在前、中、后设置了3个车门,两节车厢的中间用圆形钢盘和铰链式塑胶管连接成一体,它可以使“巨无霸”公交车上路行驶遇到转弯时,具有较好的伸缩弹性,将车身前后两部分协调带动起来。一般情况下,普通公交车载客量约为70至80人,而18米长的“巨无霸”公交车能够承载约160人,载客量是普通公交车的2倍。吴志军说,有了“巨无霸”的加入,可以极大程度地缓解BRT高峰时期的交通压力,也为每天往返天河区至黄埔区的乘客通勤按下了“加速键”。B1路高效安全运营,市民乘坐公交出行也更加方便、舒适和安心。

时代的见证人


东起夏园,西至体育中心,B1线路行经的地方,既有羊城的传统风情,也有广州的现代繁华。作为B1路的“老司机”,每天穿行半座城,吴志军在目睹广州BRT逐渐完善和发展的同时,也见证了沿线区域从荒凉到繁华的全过程。公交在升级,时代在变化。2018年,为响应环保要求,广州公交开始推动电动化,B1路也迎来了华丽升级。2020年8月,新一代的18米纯电动“巨无霸”公交车投入B1路运营。与原橙色车身最直观的不同是,新车身披彩色外衣,还多了2扇安全逃生门,车厢内部也更加宽敞。相比旧的液化石油气公交车,新车在使用过程中大大减少了运行噪音和空气污染,运行更平稳,乘客乘坐更舒适。8月18日,在纯电动“巨无霸”公交新车上,吴志军谈起他看到的BRT交通和半座城的发展时提到,带给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乘客素质越来越高,交通秩序越来越好,交通设备越来越完善,沿途的高楼景观也越来越多了。“车到了黄埔区这边后,沿途的景观前后对比最为明显,以前两边还有村庄田地,现在都是高楼大厦。”心态乐观、总是笑眯眯的吴志军对未来充满希望,他拍了拍静静地停在一旁的伙伴说:“我们是时代的见证者。”

迎来又送往

她用匠心守护站台

坚守广州快速公交系统(下简称“广州BRT”)站台十二年,珠村站的站长张淑敏和广州BRT可谓是“老相识”了。这些年里,她辗转广州BRT东线多个忙碌的站台,用笑意盈盈的眼睛、略带腼腆的笑容迎来送往,感触于BRT开通后沿线城市和乘客的面貌变化,张淑敏带领服务团队用匠心守护站台,扎根在此为广州BRT的发展完善添砖加瓦。

广州BRT珠村站站长张淑敏(左一)

目睹沿线发展


目睹沿线发展


张淑敏是土生土长的黄埔人,每天下班后,她都会从珠村站乘坐最熟悉的BRT公交回到位于南岗的家。之所以说是最熟悉,是因为从2010年2月10日广州BRT正式建成通车开始,她就率先在BRT黄村站担任站长一职,此后,她又辗转去到车陂站、东圃站,最近的一年,她在珠村站落定。一个站长、三个班长,总共十几名员工,就组成了这个BRT站台的服务团队。广州BRT全长21.8公里、设站26座,在全线车站里,珠村算得上是“一类站”了,近来的客流量为日均1.5万人次。过去的十二年,广州BRT与城市同呼吸共命运,在BRT多个车站担任站长的张淑敏,参与了BRT服务不断改善的工作,也亲眼目睹了BRT沿线发展起来的全过程。张淑敏清楚地记得,2009年以前,从黄埔区的庙头去一趟天河区,当时人们称作“去广州”,其过程是非常艰难的。“那时的公交班次半个小时都没有一趟,车来了还不一定能挤得上,要到体育中心附近,起码要转两趟车,最低费用要6块钱,得花2个多钟头,而如今,乘坐BRT不仅趟次密集,费用只要2元,所耗时长也减半了。”乘着BRT一路东行,恍惚间十二年就过去了,张淑敏看到沿途的窗外高楼立起来了,商场繁华起来了,土地更值钱了,就连车上来往乘客的穿着打扮、精神面貌也更佳了。张淑敏说:“现在的公共交通环境好了,感觉幸福感多了很多。”


匠心守护站台


公共交通环境的好转,更加坚定了张淑敏那颗坚持做好运营服务的心。早上5点半到岗,员工培训、保洁监督、巡查站台、消防措施、疫情情况、服务安全......事无巨细,这些都是张淑敏履好站长一职的基本工作。

张淑敏(左一)在帮助乘客


从早上的早高峰疏运、安全设备检查到当班记录,她都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等到下午早中班交接时,她要组织早中班的员工开班前班后会,对一天的工作做出布置和总结。下午,她会继续在站台流动巡查,有时还会通过班组培训、消防演练等方式组织站务员们开展安全培训,提高班组人员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保障BRT站台的安全有序。有时遇到乘客需要帮助,张淑敏也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一位精神状态欠佳的男性乘客坐车来了珠村站台,下车后找不到去处,便坐在地上大哭起来,张淑敏第一时间赶来,一边安慰该名乘客一边通过街道办事处替该乘客寻找家人。“后来他家里人赶来站台,对我们说了很多感激的话,当时我心中作为公交人的自豪感就油然而生。”忙忙碌碌的站台,张淑敏用笑意盈盈的眼睛、略带腼腆的笑容迎来送往。她说:“乘客的一句‘谢谢’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乘客快乐的笑脸就是我们坚守的价值。珠村只是众多BRT站台中的小小一站,我会继续坚守好岗位,继续为广州BRT的发展完善添砖加瓦。”

《广州公交文脉》策划报道为原创内容,版权归羊城晚报社所有。

来源羊城晚报 广州交通


更多阅读

【学习】驾驶员应急处置原则及操作要领

【学习】乘客干扰驾驶员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自燃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湿滑路面行驶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爆胎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紧急躲避障碍物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驾驶视线不良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突遇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驾乘人员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碰撞时的紧急脱险方法

【学习】公交车侧翻时的紧急脱险方法

【学习】公交车起火时的紧急脱险方法

【学习】公交车落水时的紧急脱险方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