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道法时政热点:网络安全宣传周
我要进群 | 商务合作微信 | 我要资料 |
我要微课 | 18205613175 | 我要投稿 |
九年级上册七科微课大全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网络安全成为大家广泛关注的话题。网络安全既关乎国家安全,也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周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本次网安周有何亮点?个人如何保护信息安全?下文为你一一解读。
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于9月14日至20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主题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多部门联合举办。今年网安周的网络安全高峰论坛等重要活动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
主要内容
网络安全高峰论坛
包括1场主论坛和11场分论坛,分论坛围绕APP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标准、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发展、网络素质教育、青少年网络信息安全等议题,以线上、线下等方式举办。
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高峰论坛现场(图源:中国网信网)
数字化展会
通过虚拟展馆方式,为网民展示网络安全领域重大成就,最新产品和技术成果。100余家互联网和网络安全知名企业参展。
图源:2020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官方网站
网安周特别节目
网安周举办以来首次推出的大型特别节目,聚焦近年来社会广泛关心的网络安全热点话题,通过情景剧现、场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宣传网络安全知识。
全民网络安全知识竞赛
面向广大网民开展的在线知识答题活动,最终将评选出十位网络安全达人,并给予现金奖励。
线上网络安全课堂
组织国内11所一流网络安全学院示范高校的知名教师以及互联网企业技术专家,共录制70余堂精品课程。
主题日等活动
举行校园日、电信日、法治日、金融日、青少年日、个人信息保护日等系列主题日活动,以及线上对话、“强网杯”网络安全挑战赛、网络安全微课征集等活动。
活动形式
创新宣传方法
首次推出网安周特别节目,首次设置大咖打call、助力网安周内容,首次在“学习强国”平台引入网络安全答题,首次开设线上课堂等。
发挥互联网和网络安全企业优势
相关企业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积极制作宣传科普视频和教学视频,开展线上答题活动;平台发挥传播优势,利用自身流量广泛宣传网安周内容,扩大覆盖范围。
突出网民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
网民可以参与所有线上活动,包括有奖答题、线上逛展、课程学习、在线评价等,在寓教于乐中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我们能做哪些事来避免个人信息的泄露?如何规避可能遭受的财产损失?需要做好以下这些事~
图源:2020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官方网站
你的SIM卡设密码了吗?
手机设置开机密码、支付密码是很多人的习惯,但你会给自己的SIM卡设置密码吗?据技术人员介绍,只给手机设置密码,忽略给SIM卡设置密码,也有可能会遭受财产损失。
个人信息往往与手机号码息息相关,不少App账号都可以通过验证码找回或修改密码。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一漏洞,在捡到手机后将SIM卡拔出,威胁你的财产安全。虽然手机打不开,但通过SIM卡也可以偷走你的“钱袋子”。
你扫过恶意二维码吗?
随着电子支付的发展,无现金支付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但有些不法分子将木马病毒、钓鱼软件植入二维码,威胁着人们的信息安全。目前,恶意二维码主要可能带来信息泄露、人身财产损失、木马病毒传播等方面的风险。
技术人员建议,不要随意扫来源不明的二维码,扫码后认真核对相关信息,也可以下载一些知名度高、安全性强的安全软件来规避风险。“要增强安全意识,遇到来源不明的二维码多一些防范心理,不要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崔宗福说。
在公共场所连免费WIFI小心“被钓鱼”!
点上一杯咖啡,连上咖啡厅的免费WiFi看个剧,不少年轻人喜欢在工作之余用这样的方式放松心情。专家提醒,公共场所需警惕“钓鱼WiFi”。
图源:2020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官方网站
公共场所的开放WiFi大多不止一个,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设置移动基站的方式诱导大家连接,所发布的信息、网站访问记录甚至登录密码都会被不法分子窃取。除此之外,一些恶意软件会在连入网络的同时获取用户的通讯录、相册、支付信息等。公共场所连接WiFi时一定要多加小心。
你的密码安全吗?
“一组密码走天下”是很多人的习惯,但这种设置密码的方式在方便、好记的同时也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一般不法分子会采用四种方式尝试破解用户密码,一是暴力破解,即用一定的频率尝试破解密码。二是用用户的生日等个人信息尝试破解。三是使用弱口令尝试破解。四是根据已获得用户密码在其他平台进行“撞库”。
如何保证设置密码安全?专家建议不要用文本储存密码,在设置密码时尽量设置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的15位以上“强密码”,并定期重置密码。尽量不要使用自己的生日、姓名作为自己的账户密码。
“黑客”可能就在你我身边
相较于之前,如今的“黑客”所指的范畴更大,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更广。我们网购时填写的姓名、地址、微信朋友圈的定位等都可能会在不经意间泄露个人隐私信息。
目前用户的个人信息买卖现象时有发生,垃圾短信的轰炸也让人不胜其烦。要尽可能避免这类问题,需要每个人增强防范意识,适度“晒圈”,不要随意点击陌生人提供的信息,在网络平台上尽量不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黑客’可能就在你我身边。
来源:新华网、人民网、2020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官方网站
往期资料分享
暑假预习:七上道法知识提纲暑假预习:八上道法知识提纲暑假预习:九年级道德与法治高频知识点梳理
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精选 中考道法:《抗击疫情专题》新题练习 2020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2020全国“两会”
来源网络 侵权删除 微信:18205613175
精品道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