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字号|亚佛润饼:一张润饼里的“情”与“艺”

2015-12-20 李泓江 好食记


这是食记君为您分享的第62期匠心内容;新朋友点标题下蓝字或搜索微信号haoshiji001关注。


旧时,每到清明和春节前后,泉州人家家户户做润饼菜以祭拜祖先。久而久之,润饼成了当地有名的特色小吃。


《舌尖上的中国》曾报道过的亚佛润饼店,位于古老的开元寺对面,如今已开了七十多年,就连一根搅面棍也几成文物。


名气的背后,不过是以情做事。当食物中有了情感的因子,就是令人怀恋的美好记忆。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1)


每年清明节前后二十天,是亚佛春饼店生意最好的时候。不论晴雨,门口总会排起长长的队伍。


傅亚佛记忆里,有好多次,清明节下大雨,他料定没有人会来买。但当打开店门时,又总能被门口那条雨伞排成的长龙深深震惊到。


旧时清明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寒食,把蔬菜放凉再包进面皮中包裹食用。这传统,至今已延续了上千年。润饼,便是包裹寒食的那层面皮。


▲润饼菜


傅亚佛的店,就在泉州昔日最为繁华的西街上,现在店门口,抬头便能看到赫赫有名的开元寺。花开花落、人来人往,傅家的店在这条老街上已有七十余年了,和开元寺一起见证着岁月沧桑。


▲眺望开元寺


(2)


“好吃又多不用提,哪需鲍鱼大龙虾。百年专门做这行,上好阿佛润饼皮。”傅亚佛随口唱起了自己编来的顺口溜。


▲亚佛润饼


从爷爷傅维义那代开始,润饼皮一直是他家的谋生手段。傅亚佛坦诚:“之前家里一直很穷,做润饼也不赚钱,最不好的时候几乎都要揭不开锅。”


但傅家祖孙三代一直都在用心做,傅家润饼里包含得,反而更多。




傅亚佛的爷爷傅维义十几岁便学会了做润饼皮,在南安溪口的村子里贩卖,常常是挑着箩筐到大街上叫卖。为了生计,父亲傅金钟又到了泉州西街旧市场叫卖。傅家在西街的时间越久,越受到当地人的认可。


早年的西街,只有傅家一家润饼店。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周围又有几家润饼店开张了。但对于从小吃到大的人们来说,傅家润饼皮的味道早已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令傅亚佛最为感动的,是每年清明节都会到他家买春饼的老苏。


老苏的母亲生前最爱吃的就是傅家的润饼了,临终前告诉他,等她死后每年清明节祭拜的时候,什么都不要带,就要简简单单的润饼菜就好。


“老苏已有六七十岁了,妈妈去世后的十多年里,每年清明节那天一大早他就会到店门口排队。”


(3)


其实,傅亚佛的本名叫傅国忠,亚佛是亲人和街坊邻居唤他的小名。因为父母疼爱,就以他的小名作为店铺的名称。



傅亚佛个子不高,操一口浓重的闽南腔,特别爱笑,是个有情有义的男人。一提起家里过去的经历,傅亚佛鼻子都会酸酸的。


傅家在文革年间被定性为投机倒把分子,两次被红卫兵抄家。家里的那口铁锅屡次被当做反面教材,父亲傅金钟也频频被揪到承天寺接受教育。


一教育就是十天半月,傅亚佛的母亲心疼丈夫,常常背后抹泪。不太忙的时候会带着傅亚佛到承天寺探望。那时亚佛还小,大人不允许进去,妈妈只能在门口远远张望,小亚佛则揣着好吃的进去给父亲吃。



▲傅亚佛向食记君讲述以前的故事


傅亚佛的父母一生相爱,父亲傅金钟去世十四天后,母亲也因过度悲痛撒手人寰。


父母给孩子的影响总是润物无声的。三十多年前,傅亚佛店里忙不过来,就雇用女工陈淑珠,两人日久生情,最终结为夫妻。


“我和我老伴就像我父母那样,感情可好了,几乎没吵过架!”


(4)


除了情义,傅亚佛为人称道的,自然而然是他做润饼时娴熟的手艺。


傅亚佛拌面用的是从父亲传下来的T型搅面棍,木棍有近一人高,一头横嵌进一截圆木,成“T”字形。这根搅面棍,如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顶端的圆柱木头,也已被面粉磨出两个平面。



▲陈淑珠与有着多年历史的T型搅面棍


傅亚佛每天都用这根棍子搅拌制作润饼皮的面粉,在拌的过程中还会加入祖传秘方,这样拌出来的面粉才会非常有黏性和韧性。


做好面团后,傅亚佛就开始做润饼皮。


他站在锅前,把手里捏着的面团往锅上一贴、一蹭,然后快速提起。面团在他手里,就像一只跳跳球,上蹿下跳,随心所欲。手起手落间,粘在锅底的面立即变成一张薄面皮。


▲面皮制作


见过他做春饼的,无不感慨是场精彩绝伦的表演。


“平常卖得不多,每年春节前后和清明前后,生意最为红火,一天至少要卖三百斤面粉。”


女儿傅锦娜告诉我,虽然生意红火,但那段时间也最累。“尤其是在清明时,最少要支起9口铁锅,每天凌晨四点多就要开始做润饼皮,制粉、摊皮,一天24小时,至少要忙20个小时。”


(5)


傅亚佛说,他家润饼与别家润饼最大的不同在于工具。


摆放在店里的一口铁锅,是1961年印度华侨送给父亲傅金钟的。这口铁锅足足有三十多斤重,用它烙出的润饼,厚薄均匀,不容易破,且又嫩又Q,弹性十足。


亚佛润饼也的确好吃。采访前,买了他家一份润饼菜。那样子,就像袖珍版的北方烙馍夹菜,一张清薄透亮的润饼皮里卷着胡萝卜丝做成的润饼菜。



但吃得时候可千万不能大意,头回吃润饼菜的人,会觉得这薄薄嫩嫩的润饼皮一下就能咬断,如果真要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


那天,我咬下第一口的时候,竟然费了挺大力气。实在是太筋道了,QQ的、弹弹的感觉让人不由得心花怒放。


润饼皮带来的刺激消失后,胡萝卜丝的清爽又开始占据味蕾,丝丝香气恣意扩散,随之整颗心都跟着安静下来。


忍不住夸赞。傅亚佛对我说,单吃润饼皮味道也一点不差。说着,妻子陈淑珠递给我一张润饼皮。


我卷巴卷巴送入口中,那份筋道来得更加纯粹。牙齿用力碾过的地方,面香呈现出来,有种咸咸的、油油的、滑滑的感觉,与刚刚吃得那份润饼菜迥然不同。虽然没有清爽,但带来的却是更为持久的温暖与幸福。


文|李泓江

编|张慧子



『匠心地图,想去品尝美味的伙伴们看这里』

匠心地图

上海亚佛润饼店

中山福建 泉州 鲤城区 西街165号






『点击蓝色字样,查看往期系列』


专栏|大相国寺的斋饭,也会以素充荤吗?

老字号|吃不了闭门羹,就做不好牛肉羹

匠心派|献给对土地友善的我们

失传菜|看!慈禧消磨冬月的小零嘴儿

老字号|石花膏:泉州人的海上“果冻”

豆汁儿:他乡人的“毒药”,老北京人的蜜糖


本公众号发布内容均属原创,版权属于观素文化创意工作室。

欢迎转发朋友圈,欢迎投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好食记。

投稿及商务合作,请留言微信后台或发邮箱:1572889817@qq.com

或者加微信zhzdym进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