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隆重介绍Applied Geochemistry期刊的华人编辑

AG期刊 AG应用地球化学 2022-05-19

Applied Geochemistry自1986年创刊以来,一直作为国际地球化学协会(IAGC)的官方会刊为人所熟知。期刊的编辑团队由在国际知名科研院所从事一线工作的地球化学家组成。由于Earl Ingerson先生在Geochemical Society和IAGC两大地球化学组织及其各自会刊的创办过程中的历史贡献,Applied Geochemistry有时也被认为是Geochimica Cosmochimica Acta的姊妹刊,两者拥有相似的学会背景和编辑团队运行模式,即由一位主编与领域覆盖面广、人数较多的副主编,以及遍布全球的审稿人共同协作管理期刊。

截至2019年,先后有李向东教授、郭华明教授、龚庆杰教授等华人学者担任了AG期刊的副主编。2020年,AG期刊第一次设立了共同主编(co-Editor-in-Chief),由复旦大学王梓萌教授担任,并制定了一系列改革和发展规划,以回应期刊和协会对新兴研究领域和中国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视和关注。

 

2020年内,IAGC协会和Elsevier出版社先后为AG期刊增补了9位华人副主编,他们是陈玖斌、贾永锋、石振清、谭文峰、唐元之、王震宇、谢先军、杨毅、赵晓丽。经过本轮增补,AG期刊副主编达到44位,华人12位(含海外华人1位),更好地覆盖了应用地球化学的各个领域,并有助于吸引更多来自中国的优秀稿件(注:近五年中国稿件仅占14%,欧美发达国家占近75%以上)。

 

AG编委会借此机会,对关心和支持期刊发展,为期刊的主题以及人员规划提供战略指导的各位领导和国内外资深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广大读者、作者和审稿人对Applied Geochemistry的支持和关爱。让我们热烈欢迎新加盟的华人副主编!



 

Applied Geochemistry现任华人副主编简介 (按姓氏拼音为序)


陈玖斌

Chen, Jiubin

请上下滑动查看简介

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万人计划”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海外杰出人才类)”入选者。2008年于法国巴黎地球物理学院、巴黎第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9-2010年于加拿大Trent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金属(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开发了Hg、Zn、Ga、Sb等同位素分析方法,在现代环境(极地、河流、湖泊、大气、土壤等)及古环境(地球演化、生物灭绝事件等)金属稳定同位素应用研究中取得系列开创性成果,文章发表在Nat. Commun.、GCA、AC、EPSL、EST等领域权威期刊。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生态环境部环境损害与鉴定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绩效评估专家组成员等。中-法景观动力学联合实验室中方负责人。获得国际地球化学学会Kharaka奖等荣誉称号。


龚庆杰

Gong, Qingjie

请上下滑动查看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应用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地球化学协会主办期刊《Applied Geochemistry》副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期刊《现代地质》编委等。主要从事勘查地球化学和实验地球化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参与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化探资料应用研究、全国地质资料馆地质数据集成整理工作,提出风化过程元素行为定量表征的经验方程和地球化学异常七级划分方案,提出地球化学基因的理论框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7部,获得省部级奖励7项。


郭华明

Guo, Huaming

请上下滑动查看简介

二级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项目”首席科学家,水文学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中科院Q1期刊)主编。曾为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委员。长期从事水文地质学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霍英东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等。共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国际SCI论文90余篇,曾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一)、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研究者奖、“银锤奖”、国际水岩相互作用杰出贡献奖、国际地球化学协会Hitchon奖等。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国土资源杰出青年科技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主要研究方向是在高砷地下水的形成机理和处理技术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包括:控制地下水砷分布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地下水系统砷释放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铁矿物形成-转变的砷吸附机理等。


贾永锋

Jia, Yongfeng

请上下滑动查看简介

博士,教授。2000年在英国Newcastle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0-2005年在加拿大McGill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生态学杂志》主编、Applied Geochemistry副主编、《生态毒理学报》编委,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环境地质与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表生与生物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沉积物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砷及其他重金属污染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主持基金委重点项目、重点研发项目课题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在GCA、ES&T、CEJ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件。


李向东

Li, Xiangdong

请上下滑动查看简介

香港理工大学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系环境科学与技术讲席教授(Chair Professor)。在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3年获得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07年获得国家基金委(海外)杰青资助。从2012年起担任环境领域旗舰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ES&T ) 副主编, 同时是多个国际著名环境/地学期刊的编委。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区域性环境污染、城市空气和土壤环境,及受污染土地的修复技术。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 其中15篇为环境及地学领域引用率最高1%的论文。他目前的研究焦点是快速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而出现的环境变化,着重于大气颗粒物、土壤、沉积物、生物体中的微量金属,有机污染物和抗药性基因, 以及它们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系统的影响。



石振清

Shi, Zhenqing

请上下滑动查看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2015年入选“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青年项目”。目前担任国际地球化学权威期刊Applied Geochemistry副主编和ACS Earth & Space Chemistry编委。1998年获清华大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学位,2006年获美国特拉华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和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开展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环境土壤化学和土壤污染控制,在土壤化学动力学领域已经取得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发展了土壤多组分多过程耦合反应动力学模型,已经在ES&T,GCA等刊物上发表SCI论文60多篇。


谭文峰

Tan, Wenfeng

请上下滑动查看简介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0年获华中农业大学土壤学博士学位,2006-2007年在荷兰Wageningen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长期从事土壤地力提升与污染修复的研究工作。创建了土壤污染物形态预测与评估平台,构建了污染土壤的绿色生态修复技术。近5年,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欧盟“土地退化”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先后获得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湖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现担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土壤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植物营养学会养分循环与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界面与污染(Interface Against Pollution)国际委员会委员,第21届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国际研讨会共同主席,第11届界面与污染国际会议主席。先后担任《土壤》,《Applied Geochemistry》副主编、《水土保持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Biochar》、《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等期刊编委。


唐元之

Tang, Yuanzhi

请上下滑动查看简介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地球与大气科学学院和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终身教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INFEWS专题项目首席科学家。2003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2008年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年底入职佐治亚理工学院。主要从事交叉学科研究,探究在微生物-金属-矿物多相界面上化学反应的分子尺度反应机理和动力学过程,其研究工作在环境工程、海洋学、行星科学和材料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的研究重点为污染物的迁移和修复、金属和营养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微生物在矿物形成和转化过程中的作用、锰矿地球化学、固废资源回收、以及同步辐射X射线光谱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主持多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和能源部研究课题,在Nature Comm., JACS, ES&T, GCA等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现任美国化学学会地球化学分会会议主席(Program Chair).


王震宇

Wang, Zhenyu

请上下滑动查看简介

江南大学环境过程与污染控制研究所所长,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地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毒理学会纳米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环境地质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一直从事环境地球化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等国家级课题10项。近年来的研究工作聚焦于人工纳米颗粒(NPs)的环境地球化学过程及生物响应、生物炭的制备及环境应用及污染环境根际调控等国际前沿研究领域。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环境领域主流SCI期刊上发表论文77篇,9篇SCI论文入选高被引文章。入选科睿唯安2019年度“高被引科学家”,荣获2019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2018年度江苏省双创人才、2018年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A类)、2015年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人才”卓越科学家、2014年度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3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谢先军

Xie, Xianjun

请上下滑动查看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教授,基金委“环境水文地质”创新群体骨干成员,现任环境学院副院长。2002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地球化学专业学士学位,2008年获得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和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进行访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地下水污染、高砷地下水成因、水岩作用机理、同位素水文地质学。其团队长期致力于通过野外的调查、监测与室内实验、模拟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揭示地下环境中原生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与修复机理,研发场地修复绿色高效新技术,为供水安全保障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水专项课题1项及其他省部级课题10余项,作为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各1项。


杨毅

Yang, Yi

请上下滑动查看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兼职教授。目前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地理专委会秘书长、Applied Geochemistry杂志副主编、J. Hard. Mater.和Sci. Total Environ.编委。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015年获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项目)和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等。近年来重点关注天然环境中纳米颗粒物,尤其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次生纳米颗粒物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环境意义。发表SCI论文60余篇(包括 Nature Communications、Water Research、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o等),应邀作为15个全球纳米地学领域科学家之一共同撰写Science的Invited Review(2019)。2016年作为中国地理学会推荐青年女性科技代表(任期2016-2020)参加“科技三会”。


赵晓丽

Zhao, Xiaoli

请上下滑动查看简介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水资源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为重金属污染物与有机物污染物的环境分析及水质基准(WQC)理论方法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围绕新型磁性纳米材料“制备-作用机理-环境行为和关键影响因素”,开展纳米污染物环境地球化学行为与环境应用相关研究工作。近年来深度参与了基金委环境地球科学学科战略规划的论证和编制工作。赵晓丽研究员获奖10余项,包括杰青、优青、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2013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项奖-杰出女性发明奖(WIPO)(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7年和2013年,分别为第七和九位),第18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016年,第一完成人),第九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2016年,第一位完成人),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2018年),并获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金奖(2019年)。


欢迎新加盟的华人编辑!



 • End • 

AG期刊公众号投稿方式

稿件(word文档)以邮件形式发送给邮箱

(applgeochem@outlook.com)

终稿会向投稿人确认信息无误后再发布


投稿内容包括且不限于

论文推送,学术活动,社群动态,招聘信息


推荐阅读

会议通知|第二届矿山环境污染与修复学术研讨会(第一轮更新通知)

AG精选     ▏中法合作团队利用锡(Sn)同位素揭示其在岩浆侵入煤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

国际地球化学协会(IAGC)的前世今生

Applied Geochemistry专刊征稿  ▏多孔介质中的应用地球化学:多孔介质化学反应-物理性质演化-流体流动耦合过程

复旦大学环境系王梓萌教授出任Applied Geochemistry期刊共同主编

/关注AG期刊

/获取更多信息



记得点击右下方的“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