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减《激荡三十年》=下个三十年的投资机会?
“不在场”假设:凡系统性问题皆存在至少一个逻辑上自洽的量化模型
阅读本文的几个前提,你需要
1、承认经典,认同150年前德国人理论在时间轴上的普适性
2、相信经济领域也存在质能守恒
从而,一切经济问题归根结底是流通问题,一切投资问题归根结底是周期问题
其实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标题这个公式,基本的逻辑则是以资本论为工具对中国30年的经济关注点进行扬弃,留下那些未来的趋势,放弃那些已经饱和的过去。不追求方法论,因此没有聚类、没有回归。。。
反过来,也是对经典的一种解构和致敬。
通过对资本论全四卷的大数据分析,可以发现马克思撰文的基本逻辑是围绕经济活动的四个主要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展开,用二分法则可归纳为生产和流通两个维度,其中,以出现频次在1000以上的25个关键词为代表,可概括为,
1、生产:主要指生产要素,投射在资本、资本家、土地、地租、劳动、劳动力、工人、机器等关键词;
2、流通:表现为货币、商品、预付、价格、产品、消费、利润、支付等关键词。
之后,
再对《激荡三十年》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左右两列数列语言词最大的区别在于,左侧是架空的理论模型,右侧是以人为主线关注实际的企业史案例描摹。
贝叶斯机器人对下一个30年中国经济的五个判断:
第一类机会:新国货、国产品牌的再崛起
代表关键词:联想(107次)、海尔(87次),柳传志80次+、邓小平80次+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也是国产品牌崛起的30年,这一点可以被数据佐证。吴晓波笔下点击率最高的人名是柳传志,第二位的则是小平同志。这两个人代表了上一个大经济周期中“政府+本土企业家”的发展模式。到如今:政府+还在,+的却已经不仅仅是品牌。
第二类机会:基于国际化的商业场景讨论
关键词:美元(164)、美国(146)、世界(110)、国际(84)
随着社会创业创新能力的爆发,孵化出很多有潜力的商业形态,然而头一个30年这些潜力股大多在国内市场上积蓄能量,日趋饱和,下一阶段如何舶出去将是很多企业的不二选择。
第三类机会:去投资化
关键词:投资(121)、股市(105)
中国a股市场出现近30余年,也是充满讽刺的30年,极富戏剧性:97年亚洲金融海啸、99年大牛、基金黑幕、非典、股改、08年大波动、15年大波动。而股市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种侧写,反应的则是整个社会转型期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的真实写照。经过数十年的沉淀,健康的社会经济形态,必然从资本泡沫回归实业理性,从品牌化扩张回归技术革新。
第四类机会:中国人口红利第二春
代表关键词:改革(164)、工厂(104)、生产(85)
这个跟国情相关。资本要素逻辑中劳动力占据重要位置,然而在一本反应改革开放企业史的长篇著作中,却鲜少见“劳动力”这个关键词,与此相关在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表述多与生产制造相关,这一方面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有关,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在一个人口基数过大的庞然大国,劳动力价值未被充分挖掘。在城镇化、去农民化、新中产阶级化日益兴起的当下,基于基础劳动力的商业模型值得探讨,以产品为内核,对传统制造、贸易行业的颠覆,将在新制造、新零售等形成规模空前的产业机会。
第五类机会:创新支付领域的颠覆式机会
代表关键词:无
在资本论中,大篇幅讨论了商业流通领域的各个侧面,仅支付二字在全书即出现1100次。其实,无需赘言,中国国内以支付宝、财付通及很多第三方支付、民营银行业态的突然出现已经是对这一机遇的很好佐证。归其本质,仍需探讨的是,基于货币流通领域的模式创新、产品革新。
1原创文章,凡转引请注明出处;
2本文仅代表文sir个人观点,是行业思考,不是学术文章,仅供参考。
前尘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