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筹监管出漏洞,你的同情心在被消费吗?
hello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传说公关,我是小编刘涛。要说起最近一周的公关回应呀,给小编留下深刻印象的,要数那句“再管不好,我愿意把水滴交给公益组织!”了。
颇为自信的语气、明确的态度展现了发言人整治问题的决心!这句话呢,出自一个陌生的名字——沈鹏,但他公司的名字“水滴筹”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大家跟随小编一探究竟吧!
一段时间以来,水滴筹在全国40座以上城市招募大量正式和兼职“筹款顾问”,而这些所谓顾问的主要工作便是“扫楼式”在各大医院刷单,以提供咨询为由,实则因为绩效压力和高额提成,鼓励病人通过水滴筹平台筹款。他们不会仔细审核甚至故意隐瞒病人的经济状况,有成套路的代写文案服务,筹款金额也随意估计。简单说来,不管你有钱没钱,实际花了多少钱,会不会写故事,有没有相关证明,只要想筹钱,我们提供一条龙服务。不过,这样的情况,大多数人都会心动吧,也“无愧于”助推骗捐产业链的称号!
11月30日,有媒体发布视频曝光水滴筹存在的线下服务问题,将它的诟病呈现给公众,引起了广泛热议。下面是媒体人暗访的视频,大家点击观看了解详情吧!
(来自网络,仅做学术研究,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概括来讲,本次事件的问题在于以下两点:
1. 公司“广纳贤才”,通过绩效压力和提成变相促使服务人员“刷单”,劝募行为令人发指!
2. 平台故意放水,对病人财产状况、筹款的去向等信息审核不严,募捐真实性难以保障!
而水滴的监管问题绝非一日之寒。18年的莫先生骗捐被举报,今年11月被北京朝阳法院判为首例网络大病求助纠纷案件;19年5月德云社演员吴鹤臣100万筹款事件也闹得一时沸沸扬扬;还有更多的假病历骗捐、付费“买故事”等问题均把矛头指向水滴筹的监管问题!
事件是负面的无疑,但公司的公关小编个人认为还是做得不错!
30日13:31,水滴筹官微先是发布了一条说明,主要说公司已经高度重视该问题并且第一时间进行排查,全面暂停了线下服务工作,组织服务者重新学习、培训,并主要解释了线下服务的初心在于帮助不善于使用网络平台的群体,坚决整改态度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
可以说即在第一时间发出声音,积极承认错误,又给出了解决办法,让公众看到改正的诚意,是加分的声明,也收获很多网友的理解。
(11月30日水滴筹官微首次回应及网友评论)
12月2日,官微再次发出正式声明,及时跟进展示了调查的情况,深入说明是公司的管理问题,就大家关心的“绩效问题”再度给出解决办法,将考核的重点调整为项目真实度及服务质量纬度,并强调“提成”绝非来自筹款。这次的声明更加抓住公众关心的核心问题,看得出公司确实在“自省其身”,给公众良好印象。
(12月2日第2次回应,官微发布正式声明)
12月5日,水滴筹创始人兼CEO再发长文,侧重公关语言的情感性表达,以个人的角度切入,以自己的创业经历和水滴的创办初心开篇,讲述自身鲜活的故事,更能拉进和公众的距离。接着进入正题,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并重点解释公众关心的“商业模式”问题,强调水滴的社会责任感,以一种更加人性化、更有人情味儿的语言,向公众解释,打动人心!除了没得感情的声明、盖章,小编觉得这样的“感性公关”也是不可或缺的!
(12月5日,水滴筹创始人沈鹏发布长文)
公关语言的基本原则“立诚,切境,得体,利他,主动”在本系列的公关中均有体现,公关声明注重的“内容”和“语艺”也贯穿始终。从各个角度看,本次的公关都称得上范本!
正如一位网友评论的那样,我们不能因为水滴存在的监管问题就不承认其真正做出的那些贡献。是啊,有多少陷入疾病灾难中的家庭因为水滴筹而走出困境。
当然,公关做得再好,我们也要看到实际行动才可以买账!公众也正是希望其真正落实这些善举,让他们的同情心不被消费!那我们就期待水滴筹做出的改变吧!
好了,本期的传说公关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关于本次的水滴筹线下服务风波,大家还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与我们留言互动哦~祝大家周末愉快,我们下期再见!
【往期热文推荐】
文案 | 俞书漫 刘涛
录音 | 刘涛
推送排版 | 刘涛
文中图片皆为网络资源,仅供学术研究之用。
若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
cuc_p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