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学术|周刊·第119期|2023.05.15-05.21
「数字经济学术」
摘要:在许多多边应用平台上,供应方通过定向广告实现盈利。定向广告引发了人们对用户隐私的担忧,并导致人们呼吁平台公司和监管机构禁止这种做法。这场争论的重点在于理解禁止定向广告对APP开发的影响。本文利用谷歌在2019年禁止在安卓儿童游戏中投放定向广告的做法。这种设置代表了一个理想的现实世界的实验室,并让准实验研究设计得以实现。实验总体发现是定向广告禁令导致大量应用被抛弃。该禁令减少了功能更新的发布,特别是对于年轻的、单一的和依赖广告的公司的游戏产品。只有高质量和高需求的游戏产品才会出现开发增长。与此相吻合的是,受影响的游戏产品更有可能被下架。开发商将精力转向未受影响的游戏产品,平均而言发行的新游戏更少。进一步的测试证实,定向广告是受影响游戏的一种重要盈利形式,禁令抹杀了用于APP开发的广告收入。我们的发现有几个含义。为了避免APP创新的损失,平台公司应该考虑采取措施来减少开发者的负担,特别是通过创造其他盈利机会。消费者和政策制定者应该意识到,定向广告对应用程序的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利用本研究的估计来设计政策。因此,消费者对隐私的需求可能与平台公司促进APP创新的目标相冲突。
摘要:互联网和在线渠道极大地改变了依赖实体店和物理渠道的传统零售业。近年来,行业内出现了一种被称为新零售的混合和特殊的全渠道结构,它有望将在线渠道和实体渠道紧密结合;一些行业专家将新零售称为零售业的未来。例如,在新零售模式中,零售商不仅将实体店作为实体渠道消费者的前端,还将其作为小型本地仓库,为在线消费者服务。本文深入研究了新零售模式下竞争企业在线上渠道、实体渠道和全渠道中的零售渠道选择。在线渠道和实体渠道在地理市场覆盖范围、消费者购物成本和消费者估值方面可能有所不同:一个在线渠道可以同时服务于城市和偏远(郊区)的消费者,而一个实体渠道可能只能服务于城市消费者,消费者在在线渠道的购物成本可能低于实体渠道,但对在线渠道的估值却低于实体渠道。我们发现,只有当消费者对实体渠道有较高的评价时,才会出现至少有一家企业经营全渠道的均衡状态。此外,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家公司只经营在线渠道。相反,当消费者对在线渠道的评价高于实体渠道时,两家公司都不可能经营全渠道。在不同均衡下,市场特征和渠道特征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是不均匀的、反直觉的。此外,相对于郊区消费者而言,城市消费者数量的增加会损害只为城市消费者服务的企业。企业间竞争、市场扩张、消费者细分以及企业渠道选择的蚕食效应之间的权衡推动了我们的研究结果。
摘要:保持良好的评级可以增加网络平台上卖家的利润。本文分析了在垄断者销售质量未知的商品时,战略定价对评级管理的作用。较高的价格降低了性价比,平均来说会导致评论恶化。然而,更高的价格也只会吸引那些对产品有强烈兴趣的消费者购买,平均来说会改善评论。本文的模型灵活地参数化了这两种效应。这种参数化可以合理观察到评论和价格之间关系的异质性。基于最佳动态定价策略分析,本文研究了一个平台如何选择评级系统对新评论的敏感性。最佳敏感性取决于价格对评论的影响,以及平台如何在其目标中权衡消费者和卖家。尽管卖家总是从更多的敏感性中受益,但由于内生价格和评级周期的出现,消费者可能会受到更高价格和从评论中学习更慢的影响。
摘要:许多在线零售商提供个性化推荐,以帮助消费者做出选择。虽然标准的推荐算法是为了引导消费者选择最相关的商品,但零售商可以选择将消费者引向有利可图的选项。本文拟探究这种战略行为是否在实践中出现,以及它在多大程度上减少了消费者从个性化推荐中获得的利益。利用某大型在线零售商引入个性化排名的大规模随机实验数据,结果表明,相对于统一的畅销书排名,个性化排名使消费者搜索更多并产生更多的购买。本文估计了一个搜索和排名模型,使用它来逆向设计零售商的目标,并评估个性化排名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尽管目前的算法确实对盈利能力给予了积极重视,但个性化排名仍然大大增加了消费者剩余。该案例表明,在线零售商可能有动机采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个性化算法,以留住消费者并最大限度地实现长期增长。
摘要:数字金融发展对微观企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12年—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费用粘性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费用粘性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旧保持稳健。进一步的,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三个分维度对费用粘性也均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区分企业费用的不同组成部分,数字金融发展对非高管薪酬粘性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对高管薪酬粘性不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费用粘性的抑制作用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公司治理水平较差的样本中更显著。结合地区金融环境,在传统金融禀赋较差、金融监管较好的地区,数字金融发展存在更强的费用粘性抑制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数字金融发展发挥微观治理效应、优化企业费用决策以及完善金融市场监管提供了可靠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摘要:本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2011-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然后基于全局基准技术的MinDS模型,对省际制造业碳排放效率进行测度,进而就数字经济对中国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并对作用路径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考察期内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上升,但存在显著的数字鸿沟现象,表现为东部地区发展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中国制造业碳排放效率呈现逐年上升的演进趋势和“由东向西、梯度递减”的空间格局;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的“U形”非线性影响,支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路径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劳动生产率提升—制造业碳排放效率提高”的劳动效率增进效应,以及“数字经济发展—能源强度降低—制造业碳排放效率提高”的能源要素节约效应,是发挥“数字降碳”效应的两条可行路径,并且后者的降碳效应更加明显。
本期责任编辑:徐君如 唐彬鹏
©️版权声明:数字经济周刊版权归属数字经济与商业模式课题组所有。
本公众号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字经济与商业模式课题组维护,我们将致力于追踪数字经济与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最新进展,提供高质量的公立研究机构第三方洞察观点。
公众号简介
“数字经济与商业模式”公众号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经济中数据要素有效使用与消费者保护”研究,由项目负责人乔晗教授课题组运维,致力于追踪数字经济与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最新进展,分享课题组成员的最新研究成果,提供高质量的公立研究机构第三方洞察观点。欢迎共同交流探讨!
投稿、意见,请直接回复或发信debm_ucas@163.com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往期文章
课题组专家介绍数字经济与商业模式课题组主要成员|专家介绍
数字经济热点习近平心中的“数字中国”习近平: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热点研究| 数字社会治理
实践前沿实践前沿丨2022年数字化转型百项优秀案例实践前沿丨企业数字化人才发展白皮书(2022)实践前沿 | 中国上市公司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
学术视界学术视界 | 数字经济能够促进产业链创新吗?——基于OECD投入产出表的经验证据
学术视界 | 推动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 引领数字经济全球化发展学术视界|《管理世界》数字技术提升经济效率:服务分工、产业协同和数实孪生
数字经济周刊
数字经济学术|周刊·第118期|2023.05.08-05.14
数字经济政策&热点|周刊·第118期|2023.05.08-05.14
数字经济学术|周刊·第117期|2023.05.01-05.07
数字经济政策&热点|周刊·第117期|2023.05.01-05.07
数字经济学术|周刊·第116期|2023.04.24-04.30
数字经济政策&热点|周刊·第116期|2023.04.24-04.30
数字经济学术|周刊·第115期|2023.04.17-04.23
数字经济政策&热点|周刊·第115期|2023.04.17-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