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城市一同成长 | 如何让儿童有效参与社区空间营造
如今,不少城市设计项目都采用参与式设计的方法,以工作坊的形式邀请社区居民代表参与设计讨论甚至兴建。由社区居民参与营造的社区空间更具针对性,更能服务到当地社区,也更能体现当地的社区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儿童的福祉和健康发展,解决公共空间资源向成年人倾斜的问题,有些项目也会邀请社区里的小朋友们参与社区空间的营造。
儿童可以为设计团队提供独特的视角,运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同情心,共同创造一个儿童友好的社区空间。
这篇文章以新西兰罗勒斯顿的社区花园为例,探讨如何让儿童有效参与社区建设。
儿童参与社区空间营造的背景
儿童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然而他们常常被排除在像社区空间营造这样的重大决策之外。一方面,儿童作为市民和未来城市的主人和成年人一样有权利参与城市设计和建设,比如新西兰在1993年批准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保障了儿童参与和就有关问题进行协商的权利。邀请儿童参与社区空间营造可以帮助他们化被动为主动,去创造一个适合他们的同时也是他们喜欢的环境。
另一方面,目前以成人和汽车为中心的规划不利于儿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儿童游戏、互动和探索的需要,导致儿童经常无法安全地使用公共空间。所以我们需要儿童用他们的视角为社区空间的营造出谋划策,让社区空间更具包容性,能同时为成人和儿童服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起了“儿童友好城市倡议”,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儿童参与城市设计和规划的活动。
儿童参与社区场所的营造得以让设计团队有机会从与成人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一方面是因为儿童的身高,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世界的热情和好奇心。
参与设计的三年级小学生做出“嘘”的手势,告诉同伴们不要吓到野鸭子(source:Stephen Cardinale,https://thefield.asla.org/2020/07/21/the-benefits-of-including-children-in-participatory-placemaking/)。
罗勒斯顿的社区花园
在我居住的新西兰小镇罗勒斯顿,有一个由当地九所小学的小学生参与设计和兴建的社区花园。
罗勒斯顿是赛尔文省最大的城镇,人口增涨很快,发展迅猛,带来了大量新增的市政项目及配套设施,有新建的游泳馆,图书馆,医疗中心,大有一跃成为赛尔文省会的架势。
这个刚刚建成的社区花园就是赛尔文图书馆的室外延伸空间。花园里琳琅满目色彩缤纷,有充满童趣的装饰桅杆和地砖,有菜园,果树,小朋友们的艺术展品,室外乐器等等。虽然占地面积不大,却提供了很多与空间互动的机会,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在里面找到乐趣。
花园的中心是围成一圈的九个装饰桅杆,分别由九所小学的小学生完成,桅杆前放着印有学校名字的铭牌。九个桅杆上的图案各不相同并且融合了各所学校的校训和价值观,有的印着小学生的手印,还写有“希望,卓越,爱和和平”的字样;有的画着手拉手的小人,象征着人与人之间宝贵的联结;有的画着毛利文化特有的花纹和塞尔温地区的标志性动植物;有的记录着小朋友们与学校间深厚的感情,例如外塔哈小学的小学生在他们的装饰柱上写道:“在学校的鼎力支持下,我们得以茁壮成长发挥我们的特长”。桅杆上丰富的色彩和充满童趣的涂鸦成功地成为了整个花园的C位,让人不禁停下来细细观看。
©何雨晴
©何雨晴 罗勒斯顿小花园小学生手绘的九根装饰柱
九根装饰柱的东面是两个由特殊儿童参与设计的区域。由于生理原因,特殊人群对环境也有着特定的需求,比如花园的景观建筑师迪伦·罗宾逊就了解到嘈杂的环境会对自闭症人群过敏的感官造成太多的刺激,所以他们通常不会去市中心喧闹的地方。于是市政厅请罗勒斯顿的外塔哈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们担任小小设计顾问,由他们来出谋划策帮忙创造一个特殊人群也能畅游其中的公共空间。
“我问他们什么样的环境能让你们感觉舒服,我们需要设置些什么才能让你们也能在里面畅快地玩耍”,罗宾逊说,“他们提出了一大堆他们喜欢看到的和能带给他们不错的体验的环境的样子,我们再拟出草图,让他们看看是否包含了他们提出的设计要素。”
最终,花园最终建在了一个略微偏离未来的镇中心的地方,并且用图书馆作为镇中心商圈的缓冲,为小花园减少噪音干扰,使得它可以同时享受中心地理位置和相对安静友好的环境。
花园里专门为特殊儿童设计的区域里面设置了班戈鼓,木琴和通话管,中间的草坡会随着温度变热或变冷,深受外塔哈特殊儿童们的喜爱。这些小物件让外塔哈的特殊儿童们和社区中的残障人士得以舒服地使用社区空间,并且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体验。
©何雨晴 罗勒斯顿小花园里专为特殊儿童设计的区域,设有班戈鼓,木琴和通话管。
考虑到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和重复性运动障碍,例如不断地来回跑或转圈跑,花园里的路设计成了相接的环形,供他们进行无限地转圈圈运动。其中一个圆形区域的中心有一圈马赛克图案,采用了外塔哈学校的主体色调,经由斯普林斯顿艺术家RaewynBeaver设计而成。学校的主题色可以让外塔哈的特殊儿童在花园里有一些熟悉的元素,减少因陌生环境带来的过度刺激和不安。
©何雨晴 采用外塔哈学校主色调的环路铺装
如何推行儿童参与社区空间营造
罗勒斯顿的社区花园真实地展示了如何把儿童的想法巧妙地应用在社区场所建设中,为儿童有效参与社区空间营造提供了范例。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儿童参与设计而成的空间其实不仅仅只为儿童服务,这样生动活泼又富有文化内涵的设计让大人们也流连忘返。也就是说,一个儿童友好的社区空间实际上是更加包容的。
儿童参与社区空间的营造的优点显而易见,但是像罗勒斯顿社区花园这样儿童有效参与设计建成的场所营造项目并不是很多,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设计团队不知该如何与儿童进行有效地沟通和协作。因此,找到合乎儿童年龄的沟通方法成为了此类项目推行的关键。
新西兰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结合图像、口述、文字、照片、绘画和模型的方法可以引导儿童从多个感官的角度去体验场所,给出更为详细生动的建议。
边走边聊(walking interview)会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与其围坐在桌边讨论不如深入到儿童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去,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边走边聊可以营造更加平等和放松的对话状态,更有利于儿童生动地描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对环境的需求。在边走边聊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试着快速地给出一些设计方案与儿童探讨,为接下来的设计步骤节省时间。
在边走边聊的过程中,设计团队还可以请儿童们在场地内自由拍照,待回到室内再对照片进行标注。这个过程可以帮助设计团队用儿童的视角去看场地,发现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也可邀请孩子们一起画出来他们期待看到的社区空间的样子。就像罗勒斯顿的九根装饰柱一样,这样充满童趣的绘画也可使场地增色不少。
从罗勒斯顿的花园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儿童参与社区空间营造不仅可以为设计方提供思路注入活力,对认真参与的孩子们来说也是一堂生动的社会实验课。
参与设计的孩子们纷纷表示:
“我很高兴有人能倾听我们的想法,并且为项目出一份力。”
“我很珍惜这样的机会,能够在一种平等交流的氛围里分享我们的好点子。”
“我觉得我们小孩想象力丰富,有的时候甚至有比大人还棒的想法所以他们应该问问我们怎么想。”
“我很开心他们能听取年轻一代的观点,这样我们就能参与创造一个我们喜欢的环境了。”
“我们会和城市一同成长。”
公共空间是持续存在的,因此邀请儿童参与社区空间营造对跨代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就像惠特库姆说的:“我们需要考虑七代人:我们之前的三代和未来的三代……这才是真正的跨代规划。”
罗勒斯顿花园为儿童参与小尺度社区空间营造提供了范例,而这也是建造儿童友好城市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Outdoor Sensory Space,https://www.selwynlibraries.co.nz/redevelopment/your-libraries/te-ara-atea/outdoor-sensory-space2
A space to indulgeyour senses,https://www.landscapearchitecture.nz/landscape-architecture-aotearoa/2022/2/18/isxogi7u4nvi1e64k2rdkgok1d206z
School pupils createsensory space features,https://www.selwyn.govt.nz/news-And-events/news/archived/school-pupils-create-sensory-space-features-2021
社区研究中心(二)| 可参与式景观设计-从空间生产到社区营造,http://www.archina.com/index.php?g=portal&m=index&a=show&id=2714
The Barriers Of Participatory Landscape DesignApproaches Based On Experts’ Opinions,https://www.sid.ir/en/Journal/ViewPaper.aspx?ID=608584
城市社区更新中参与式设计的适用性研究,https://www.sohu.com/a/431498813_99965941
Co-design with YoungAucklanders ,https://kidsinthecity.ac.nz/wp-content/uploads/2020/01/Co-design-with-young-Aucklanders.pdf
何雨晴
城市设计特约编辑
新西兰林肯大学景观设计系博士、旅居新西兰十年、热爱大自然 关心人居环境、对于健康有益的景观设计尤为感兴趣、业余喜欢陪娃画画唱歌刺绣和推理小说
查看作者往期文章,欢迎点击链接
巴黎社会住宅:城市之殇
现代城市需要怎样的停车场?在水泥地上画框的时代该翻篇了!
黑客帝国,建筑师没了
外卖骑手:除了时间,谁来关注他们的空间问题?
* * *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本文是城市设计原创编撰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了解转载规则请在后台回复“转载”。城市设计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加入城市设计特约编辑,后台回复“特约编辑”了解详情。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更多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后台回复关键词“设计企业服务”。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