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蒋毅:以TOD为驱动的未来城市空间

城市设计 2023-02-0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风景园林网 Author 不断前行的

前言:伴随着轨道交通的持续建设和城市的不断扩张,TOD成为众多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点。不久前,一场TOD重塑城市空间论坛在线上举行。查普门泰勒(Chapman Taylor)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蒋毅在演讲中提出,TOD设计应将“站城人一体化”,他结合几个案例分享了在满足轨道交通、公共服务和物质消费基础上,将自然景观、艺术氛围结合城市个性融入,构建立体微城市的经验。



蒋毅先生介绍,TOD发展至今,经过了从1.0到4.0的变化:

TOD1.0——车站的出现

TOD2.0——“站楼—体化”:集聚简单商业系统

TOD3.0——“站城一体化”:依托垂直交通聚合

TOD4.0——“站城人一体化”:以“人”的需求为驱动,在满足轨道交通、公共服务和物质消费的基础上,将当地的自然景观、艺术氛围结合城市个性融入,创造出富有独特魅力的“站城商居—体化”场所,构建立体微城市。


查普门泰勒的TOD规划设计在满足必要的运营要求的同时,意在创造一个综合的城市发展。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从概念到竣工,再到以后的几十年里,尽可能实现最高质量的包容性乘客体验、安全标准、效率和可持续性,同时了解不同区域的最佳商业组合,为社区创造发展机会,使项目成为重要城市资产。




案例1:圣潘克拉斯国际火车站


圣潘克拉斯国际火车站位于英国伦敦,设立于1927年,更新完成于2007年,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主要对车站内的服务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新增零售、商业与餐饮,与城市空间接轨。



项目周边业态:办公作为500米半径范围内的主导功能,车站周边新建了2000个居住、464500平方米的办公和新的道路。核心片区已经被大范围的修建,包括对历史建筑的修复以及一些新的建设。



站城一体道路交通:圣潘克拉斯国际火车站与紧邻的国王十字车站之间联系紧密,彼此共同服务广阔的地上空间与一个更广阔的地下网络,两个车站的步行时间少于5分钟,同时它们也共享一个地铁站。


酒店及公寓作为车站上盖的主要功能,车站内部包括多种餐饮和零售。改造后,站厅内新增6个站台、62个零售店面与15家餐厅。



车站保留了原有的大部分钢结构。站台增加休闲功能,为在此停留的旅客提供小聚的场所。地下一层主要是商业空间。



修缮与更新:设计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基础上,通过崭新的玻璃门店将结构的砖石拱顶展现出来,凸显了历史和现代的碰撞。



提升:引入艺术作品,提升空间价值,讲述城市故事。


每年有4000万人次途径该车站,零售和餐饮服务的扩张,以及圣潘克拉斯万丽酒店的翻新工程,创造了一个重要的交通主导型多功能枢纽,为新的国王十字商务区和游客带来全新的到达及购物体验。




案例2:吉达空港新城


项目位于沙特阿拉伯的吉达,位于城市北部开发重点区域,为机场与城市连接的主入口,是重要的城市门户。项目面积6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1万平方米。空港新城在建设吉达机场的基础上,意在为吉达带来一个充满活力的新社区,创造一个新的城市目的地,在抓住旅游和商业机会的同时,也提供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活方式和家庭娱乐中心。



设计原理:吉达新门户、空中新城、城市新枢纽、多功能联结、可持续设计。


总体规划:打造多重体验与最大程度的连接性。


可持续设计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 城市规划:打造与传统城市相似的紧凑型新城。


■ 景观绿化:“一个基于景观和建筑完美结合的总体规划。”利用当地树木和树冠结构,营造荫蔽空间,消除热感;避开大片草地;灰水用作灌溉;利用爬行和肉质植物和耐旱野花;绿色屋顶和遮阳庭院。



■ 车辆生态路线:“无车城市可以减少能源消耗、改善环境质量”。


本项目强调以人为本的可持续设计,体现互动性、安全性、教育、医疗、参与度、文化认知、社区和艺术等。



屋顶利用当地热带植被,点缀TOD新城。展览中心、商务中心、生活中心、社区中心等都以不同的建筑为核心。生活中心结合五大洲不同的空间类型,景观元素营造空间节点的独特性,如层层跌落的庭院引入自然光,也创造出有黏度的交往空间。社区中心/私人住宅引入不同的居住类型,强调不同功能的混合。





案例3:雄安城际站及小里站建筑设计


项目位于雄安新区起步区,为国际征集竞赛方案,在整体定位上,雄安站作为门户,雄安城际站作为城市客厅,小里站为邻里社区。



城际站设计概念:石上流水,湔湔其波。发源幽岫,永归长河。


设计以富有诗意的手法,用流动的本质塑造城市肌理。“石上流水,湔湔其波”,空间自由有机的流动重点延续了贯穿起步区的东西中央景观轴线。强调流动性、连接性及与城市融合。



项目地下三层是轨道站台层,地下二层是枢纽、站厅,地铁站厅、机场快线站厅,形成便捷有效的换乘。地下一层是辅助性设施。




案例4:嘉兴高铁新城


项目设计范围包括高铁新城核心区以及南部城区(余新片区)。前者是长三角创新共享先行区,国际化站城一体活力区;后者是高铁新城重要组成部分,嘉兴市跨G60南拓门户区,产城融合、城乡融合示范区。



设计愿景是建成一个环形城市,把嘉兴南站变成娱乐休闲一体化超级枢纽,依托高铁站打造集约互联的立体活力核心。


有着“九水归心”生态体系的嘉兴,丰富的水网资源承载了嘉兴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城市发展活力。以嘉兴水文化为灵感,构建如同水中涟漪般的由内而外、层层激发的“圈层效应”城市,最大程度地实现产城融合。沿南北城市综合发展轴,以北部高铁站和科学湖为2个发展核心,由内向外布局共享功能、生活服务功能和产业研发功能,形成“一轴两心两环三圈层”的城市结构。



从嘉兴南站核心扩展开的第一个圈层表现在站城一体的超级娱乐商业综合体上。要打造一个人气充足的枢纽新城,就需要从空间上、功能上将城市动线与高铁站流线对接,使高铁站与城市充分融合。依托高铁站强大的枢纽辐射效应,结合南北城市发展轴打造一条立体联络线将站南北的商业金融功能和跨G60的城市功能联通,通过立体流线、立体功能、立体景观的空间手法,实现全方位的结合。



在余新片区的规划蓝图中,以南部科学湖为中心的生态共享核心将南北片区统筹结合。以“科学湖核心”为理念,以市民活力共享组团为中心,打造环湖南部生态共享岛屿群,布局奥体岛、演艺岛、科教岛等7个生态共享岛。岛屿和岛屿之间蓝绿交织的步道公园打破单一滨水空间,以健身步道、景观栈道等串联水岸线,形成第一圈层共享空间。



利用现存的充满嘉兴城市记忆的无数毛细水道,以城市廊道的形式将生态景观渗透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打造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水韵新城,同时将水岸生活引入城市,以低影响开发为理念,展现自然生态的城市生活。



一条由下沉庭院结合空中连廊和地面中央公园的立体空间景观带,有机串联起双核中轴线上的多种地标塔,服务设施、商业功能等,使高铁核心区与南部中心文体娱乐功能紧密联结,最大化激发南站对余新片区辐射影响所带来的商业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



.END



点击查看城市设计往期推荐

用TOD驱动城市更新:伦敦国王十字区


同样的设计团队,但纽约的高线公园与迈阿密的低线公园注定有不一样的结局!


2021年,哪些TOD项目值得回顾?


日本的新城是如何衰落的?

* * *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更多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后台回复关键词“设计企业服务”。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