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答读者:日本自由爵士是「我就看你浪」吗?(上)

李如一 BlueNote爵士乐俱乐部 2021-12-01





答读者:日本自由爵士是「我就看你浪」吗?(上)
文:李如一



读者「莫扎特直梦(四月秀葽)」去年在本栏留言中写道:「真正的爵士乐学习者或者从业者,面对日本『自由爵士』,都会有种『我就看你浪』的感觉。我就记得一场演出,老黑和日爵同台,日爵那个眼花缭乱的演奏……但是旁边老黑苦笑着直摇头。


说者或许无心,我倒是认真了。这段话有对的地方,有错的地方,搞清楚哪里对哪里错,对于我们理解日本爵士甚至广义的日本流行音乐非常重要。

这段话有以下几层意思:

一、日本自由爵士乐手不算「真正的」爵士乐学习者或从业者;
二、日本自由爵士徒有自由之名,其实并不真的自由;
三、黑人系爵士乐正宗,因此黑人关于爵士乐——包括非黑人演作的爵士乐——的判断具有权威性。

应该说,文化正典主义(cultural essentialism)——即认为某种文化只能被其原生人群代表——在二战后的去殖民化时代已经渐渐被否定。到了今天,类似只有黑人才能玩好爵士乐这样的种族主义论断已不再被知识界认同。不过回退到个人日常身体感受层面,直觉和经验往往不易被理论说服。这未必代表直觉和经验是对的,但它们体现出的真实性和迫切性值得反复思考。以上读者评论就是这样一种经验之谈。

不久前我曾询问业内人士,为什么某张罕见的七十年代日本自由爵士乐唱片至今没有再版。答案虽是情理之中,倒也令我有点意外:因为自由爵士唱片卖不动。怎么,在日本也是吗?《解体的交感》被捧入殿堂的日本。阿部薰被跨乐种音乐人集体撰文纪念的日本。在本栏介绍过的《日本自由爵士唱片图说》不仅向我们证明有独沽一味专攻日本自由爵士的收藏家,而且光是这个课题就可以写出一本两百多页的专书。如果自由爵士唱片在这样的国家都卖不动,是否说明人们对于这个种类实在是采取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假若这一猜想正确,「我就看你浪」就确实有几分道理。和那位读者笔下假想中的黑人音乐家流露出的无奈情绪相比,日本乐迷的视线或许少了一些不屑,但那种礼貌的距离感是类似的。

我在亲历过的两场日本噪音艺术家Masonna的演出上感受到了类似的听众情绪。Masonna是身体派噪音的代表人物,他的现场演出有如相扑,时间极短(通常只有两到五分钟)而爆发力极强。他长髮及腰,墨镜遮面,用最夸张的动作飞身踩按效果器踏板、挥甩麦克风与话筒杆。一九九零年代被音速青年乐队的Thurston Moore在美国电视上推介后,他有了国际名声。可以说,如今大部分他的现场观众都是带着正确的预期而来。她们的欢呼和口哨声像京剧观众的叫好声一样妥帖到位。她们就是来看他浪的。

把自由爵士和噪音艺术放在一起考察是有益而且自然的。两者都注重能量的爆发、身体的直觉、以及对非乐音和无节奏声响的主动聆听。但如今秋田昌美(Merzbow)和Jojo广重(非常阶段)均已届花甲之年,也是时候对噪音艺术进行重新评价了。这种第一印象极为强烈的艺术有人避之唯恐不及,有人一听入迷。曾几何时,噪音艺术哪怕对于主流听众以外的乐迷而言也属于高处不胜寒的种类,但如今应该说它已经成为相当易懂的一类「极端音乐」。多年前,一位国内电子舞曲音乐家曾表示看不起噪音艺术,因为它太简单。(这和「我就看你浪」异曲同工。)尽管他所说的简单是指自己也能做(这是事实),但我们可以从另一个层面理解这个简单,那就是噪音艺术作为一个容器,能够承载的人类情感、经验、叙事、和精神维度是十分有限的。它就像「喝大酒」的快感。强烈、易懂,但与微妙无缘。多少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历年来人们往噪音艺术这个内核上挂了许多「插件」。例如秋田昌美的紧缚研究,不少噪音艺术家对非数字乐器和类比媒介的癖恋等等。这些插件为噪音艺术的实践与鉴赏提供了不同的入口,但它们解决不了音乐内容本身的单调。可以说,噪音艺术如今成了某种类似按摩的东西。只要有稍微不那么保守的心态,
一旦了解了它的语法和美学诉求(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困难),它就可以保证给妳带来舒爽和慰藉。这和噪音艺术「前卫」的认知已经南辕北辙。

对自由爵士的聆听也有类似的路径。坦白说,我很羡慕完全不知自由爵士为何物的人。第一次听到它时的那种震惊和困惑,难道不是所有具冒险精神的听者所追求的吗?事实是,
自由爵士在问出了为什么一定要有节奏、为什么要有传统意义上的旋律、为什么不能用非传统的方式演奏常规乐器等问题之后,很快就完成了历史使命。接下来,它进一步演化成了「自由即兴」(free improv),一种更接近瑜伽、灵修、以及仙术的实践。还有一些自由爵士音乐家走出了这一死胡同,把耳朵转向完全不同的音乐宇宙。只要稍微回想,就会发现不少日本自由爵士音乐家和自由爵士的关系是灵活且断续的。梅津和时的自由爵士时期终结于七十年代,之后他投入了摇滚和犹太克莱兹默音乐的世界(但并未完全拒绝自由爵士)。近藤等则中后期的创作意念多数源自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加古隆作为影视配乐作曲家的身份恐怕远在爵士音乐家之上。佐藤允彦和山下洋辅就更是三头六臂,不可能被自由爵士一个类型定义。就算是日本自由爵士的中流砥柱高柳昌行,从最近再版的最后录音《Dangerous》听来,其晚期作品已经逐渐向类电子原音音乐(Electroacoustic Music)过渡。似乎,自由爵士对于很多日本爵士音乐家而言是一个特训班,他们要么终究从中毕业,要么是把自由爵士当成一种时代的课题,一种自己需要通过实践来认知和学习、但并不一定要以之定义自己的音乐种类。日本爵士音乐家最诚挚地投身自由爵士运动是在七十年代,这并不令人意外。自由爵士对于能量和身体性的强调,那种迎面扑来的反建制味道,从来就是与六零、七零年代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的反抗运动紧密扣合的。随着日本进入消费主义全盛期的八零年代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增长停滞与政治冷感,作为时代歌声的自由爵士的精神土壤也随之消失。

阿部薰是一位终身坚持自由爵士之道的音乐家。一个典型的假想中的「我就看妳浪」场景可以发生在Wynton Marsalis和阿部之间——虽然后者于廿九岁去世时前者还只有十七岁。但如果说这条视线代表了掌握了技术者对于无技术者的轻视,那么这种基于「有」与「无」的 价值判断必定是反动的。因此,若这条视线真的发自著名的保守派Marsalis则毫不奇怪。但假如观看阿部薰表演的是同为黑人的Frank Lowe呢?假如是Art Ensemble of Chicago诸君呢?可以想像,阿部的非音乐性对于经常在演出中加入戏剧元素的AEoC是有吸引力的,而AEoC那庞大的乐器数量和华丽怪诞的装扮毫无疑问是可以和阿部一起浪的。

(待续)


 更多《日本爵士专栏》文章 

  1. 菊地成孔的艺术

  2. 梅津和时:永远的差不多先生

  3. 渡边香津美:什么是「Kazumi Sound」?

  4. 日本爵士乐唱片再版文化

  5. 日本爵士乐唱片推荐(之一)

  6. 从 Era 看日本 progressive 音乐现状

  7. 日本爵士乐唱片推荐(之二)

  8. 爵士乐与上海

  9. 日本的爵士大乐队:高级大众音乐

  10. 日本爵士乐的黄金年代:爵士以外无神明

  11. 《日本自由爵士唱片图说》书评

  12. 论封面至上主义

  13. 福居良:业余钢琴家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