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好的爱情是势均力敌,携手并进!江西这对伉俪医生完美诠释

江西卫生健康 江西卫生健康 2020-02-22


点击蓝字  轻松关注


原标题:医生夫妻的一天


王乃清  欧阳茜/文      陈国安 衷凯 黄玮/摄




2月15日,雨,气温6-8℃。


《健康江西》杂志《长镜头》栏目组走进一对医生夫妻的工作与生活,记录了对于他们自己来说,特别平常的一天。


男主人公,陈海鸣,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急救中心副主任。


女主人公,王联群,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这对医生夫妻从大学时开始相知相恋,携手同行25个春秋。在各自岗位上用责任和使命、执着与热情,护佑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与健康。


清 晨


一日之计在于晨。


早上6点30分,天刚蒙蒙亮,在这个温馨的小家里,只听锅碗瓢盆叮当响。王联群已经在手脚麻利地准备早餐和女儿的便当,陈海鸣则步履带风地赶往菜场购置当晚菜品。


 买菜不问价格不挑精细,一个字“赶”。

一边炒着豌豆虾仁,一边说,孩子在读书,要补充营养。


白 天


早上7点40分,开始在办公室翻阅昨晚的病历并签字。

早上9点,例会结束后,耐心地在病房解答病人疑问。

上午9点40分,在急诊重症监护室细心检查患者病情。

上午11点20分,当日第一台手术开始。


白昼打开了这对医生夫妇的充沛精力。早上7点30分,他们相继赶往了离家不远的医院……


“我的爱好就是工作,我很喜欢我的工作。”面对记者,陈海鸣毫不掩饰对工作的热爱。2014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创伤急救中心,他连续在医院住了3个多月,连换洗衣服都是爱人王联群亲自送到医院来。该科从创建之初的12人发展到如今拥有32人的强大团队,无不倾注了他大量的汗水和心血。


ICU是生与死较量的地方,这里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当一次又一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时,王联群总会有很大的成就感,这是她热爱ICU的原因。


“我经常教育我的女儿,要做一个好人。”王联群的父亲曾是60年代的省劳模。他低调,朴实,乐于助人,不计回报,这些都对王联群的性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做一个好人,进而做一个好医生,一直是她奉行的职业操守。


早上8点30分,听取值班医生汇报后,带年轻医生一起查房,并悉心指导。

早上9点30分,耐心与患者家属谈话。

早上9点50分,给上了ECMO的患者做纤支镜。

下午3点30分,在病案室认真查阅病历,总结救治经验。


夜 晚

晚上6点30分,夫妻俩赶回家为七旬的老母亲做饭。

细雨绵绵中,牵手在家附近走走,是夫妻俩最放松的时光。

晚9点,放心不下患者,王联群又赶往了医院。


华灯初上。这对风风火火的医生夫妻回到了自己的小家,换了一番生活的样貌。



今年是陈海鸣、王联群的本命年。为表达对他们的祝福与敬意,当日,本刊主编万德芝代表《健康江西》杂志送上红围巾,祝愿他们事业、生活红红火火,身体健健康康。并祝愿所有医务工作者一生幸福平安! 




相关链接



心系病患比翼飞

记南昌大学一附院医生王联群、陈海鸣


王乃清/文      

今年是王联群、陈海鸣夫妇的本命年,一路走来,这对医生伉俪共同经历了二十五个春秋。他们从大学时开始相知相恋,如今,两人都供职于南昌大学一附院,一个是重症医学科(ICU)细心负责的主任医师,一个是创伤急救中心雷厉风行的科室主任,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用责任和使命、执着与热情书写着人生的精彩华章。


做个好医生是一生的追求


“我们没有节假日,病人必须要看到你在才会安心。”王联群说话的语气很轻,却透着一股让人感到心安的力量。ICU里都是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需要随时照看到,他们对医生的依赖心理往往比其他科室的病患更大,这是王联群必须要时刻待在科里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病人担心有事找不到王联群,希望能保存她的手机号码,王联群底气十足地告诉他们:“任何时候,你们都可以在科里找到我。”而对于出院的病人,王联群则会主动把电话号码留给他们,并告诉他们随时都可以打电话或发短信向她咨询病情。王联群的手机里,保留着很多病患发来的短信,或是真诚的感谢,或是简单的问候,这让她感到很温暖。“晚上回去,我会把这些短信拿给女儿看,和她一起分享这种简单的快乐和感动,也趁机教育她,要做一个好人。”

“做一个好人”,是王联群夫妇给女儿树立的人生观。这与她从小成长的家庭环境有关。王联群的父亲曾是60年代的省劳模,他低调朴实,乐于助人,不计回报,这些都对王联群的性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做一个好人,进而做一个好医生,一直是她奉行的职业操守。

ICU是生与死较量的地方,这里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当又一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王联群总会感觉到很大的成就感,这是她热爱ICU的原因。“面对一个危重病人,我们不会去想治不好怎么办,而是尽最大力量去治好他。”谈起十二年前的那场救治经历,王联群依然印象深刻。当时他们接到通知去南昌市郊抢救一个14岁心衰的男孩,到场一看,男孩脸色发绀,生命体征极其微弱,围观的人都摇摇头说没救了。王联群指挥团队快速将男孩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来到病房,她直接在平车上给男孩心脏按压,用了十多支副肾,上了最大剂量的药,插上了呼吸机……男孩最终抢救过来了,这件事更加坚定了王联群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要以治病救人为先的决心。

在清晨的交接班上细心指导年轻医生,在夜晚的街道上匆匆赶去病房,在拥挤的过道里急速地穿行,在谈话室里向病患家属耐心地解释病情,在医学院课堂上认真严谨地授课,在每一天琐碎的平凡小事中,王联群都在践行着做个好医生的誓言。


相互理解才能彼此成就


对于工作比自己更加忙碌的爱人,王联群坦言更多的是理解,“同为医生,我很理解他。”陈海鸣有过七年的部队医院工作经验,练就了他服从指挥、纪律性强、执行力强的工作作风。2014年该院创建创伤急救中心,陈海鸣作为科室主要负责人,连续在医院待了3个月,连换洗衣服都是王联群亲自送到医院来。“我很喜欢我的工作,可以说达到狂热的程度。”陈海鸣说,该科从创建之初的12人发展到如今拥有32人的强大团队,无不倾注了他大量的汗水和心血。“我现在很少做手术,基本上放手让年轻人上。”陈海鸣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光一个人厉害不行,这样的人最多只是将,当不了帅,当科主任最大的管理,就是把每个人的能量都释放出来。“现在我基本上是收庄稼的时候了。”团队成员都能独当一面,陈海鸣甚为欣慰。

“我们今年要争创国家区域性创伤急救中心,还要将医院的创伤急救模式推广到全省,目前要做的工作还很多。”繁忙的工作导致没有闲暇照顾家庭,陈海鸣用了一句话作为解释:“个人利益在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让。”   

华灯初上,在离医院很近的小家里,这对风风火火的医生夫妻又换了另一番样貌。王联群炒菜,陈海鸣在旁边打下手。不值夜班时,他们会手拉手出门散步。

像普通夫妻一样,他们互相支持,相互理解,在有限的个人空间里,共同经营着温馨舒适的小家庭。然而他们却又与普通夫妻不同,这对医生夫妻把大部分时间都倾注到工作上,他们爱岗,敬业,坚守着做个好医生的人生信念,在治病救人的行动中实现生命的价值。



来源:《健康江西》杂志、《江西卫生报》


     编辑/姚秀秀  统筹/黄迅前  审核/万德芝



往期精选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