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中山路380号,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在周围步行街商圈繁华喧闹、车水马龙的衬托下,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是一处安静肃穆的存在。94年前,这栋古朴的大旅社作为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豫章城内星火跃动,红色火种由此萌发,那一声震撼寰宇的枪声,惊破苍穹,光照城市夜空……红色历史就在这里,从未走远;红色基因已深入城市肌理,在新时代焕发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资料图
97年前的中山路380号,是一座中西合璧的豪华旅社。这栋建筑,就是建成于1924年的原江西大旅社。但另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则使它跨越世纪的风雨,彪炳史册——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也是人民军队的起点。
由南昌商界知名人士李晋笙、包竺峰、罗和仲集资40万银元兴办的江西大旅社,是一座回字形的砖混结构建筑,主体建筑共4层,坐南朝北,屋顶摘星茶楼可凭栏鸟瞰全城,成为当时南昌规模最大的高层建筑,亦是江西民国时期的三大建筑之一。
记者走进江西大旅社旧址,看到古朴座钟的指针永远凝固在了起义打响的时刻: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带我们重回到了那个和光同行的时空。90多年前,白色恐怖笼罩大江南北。1927年,正当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向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成千上万的革命者倒在血泊之中,中国革命处于命悬一线的紧要关头。“血的教训,使刚刚度过6岁生日的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馆长王小玲告诉记者。面对大革命失败的严峻局面和白色恐怖,是否坚持革命?如何坚持?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根本问题。1927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会在武汉召开会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派周恩来赴南昌,组织成立中共前敌委员会。1927年的南昌城,全城面积8.28平方公里,人口17万。四周有城墙,共有七座城门。1927年7月26日、27日,叶挺、贺龙部队先后到达南昌。贺龙所率第20军第1师把江西大旅社整个租下来,在大门口挂上师部的牌子,并派卫兵严加守卫。大旅社一楼的喜庆礼堂,是当时指挥部的核心活动场所,“喜庆礼堂是大旅社的点睛之笔,陈设布置都围绕‘喜庆’二字,精妙布局令人赞不绝口。”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宣教科副科长周甜说。喜庆礼堂的大厅正中是一长条案桌,案桌左端置一仿古屏风,右端是一座钟;长条案桌两侧分别立着两米高的穿衣镜,如此将座钟、座屏和两面穿衣镜放在一起,意为“始终平静”(取谐音)。喜庆礼堂的两扇大门分别刻着“大吉羊”,取吉祥之意。种种独具匠心的设计,展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然而在风云涌动的1927年,寓意平静吉祥的喜庆礼堂也注定无法平静,在革命洪流中扮演了重要的历史角色。7月27日晚,以周恩来为书记,李立三、恽代英、彭湃为委员的领导南昌起义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就在江西大旅社的喜庆礼堂正式成立。前委在此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初步决定了起义的时间和主要军事指挥人员的任命,研究讨论和部署有关起义的重大问题,大旅社也正式成为领导八一南昌起义的总指挥部。然而,就在起义即将打响的关键时刻,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张国焘赶赴南昌,传达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指示。张国焘对争取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存有幻想,主张一定要得到他的同意后方能举行起义。周恩来听后愤慨地说道:“现在形势已刻不容缓,我党应站在起义的领导地位,再不能依赖他人。”经过两天一夜的激烈争论,前委会议决定“起义不能拖延”,于8月1日凌晨4点举行起义,后由于第二十军的一个副营长投敌叛变,起义提前两个小时,改为凌晨2点举行。“为了再现当年的场景,如今喜庆礼堂的陈设是按南昌起义当年的样子布置的。喜庆礼堂中的四把太师椅、两张茶几和一面穿衣镜,是当年的原物,现为国家二级文物。”周甜说。
资料图
江西大旅社内共有96间客房,一楼喜庆礼堂旁的9号房间是起义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军事参谋团办公室,军事参谋团参谋长刘伯承在此办公。一楼还设有警卫队住房,时任警卫班班长的粟裕就住在这里。战斗打响后,一楼还临时设有卫生队救护室、战利品存放室。看着这些陈列品,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起义前整座大楼弥漫着临战前的紧张状态,起义官兵包括警卫连、卫生队都根据部署,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备战工作。位于江西大旅社二楼的25号房,当年周恩来曾在这间房间工作和休息。此房间前为会客室,后为卧室,墙上悬挂有周恩来年轻时的照片。房内装有电话,屋内陈设的梳妆台是当年的原物。这间房间在南昌起义时是周恩来办公和休息的地方,它见证了周恩来工作的点点滴滴,是筹划南昌起义具体工作的重要场所。在那些紧张的日日夜夜里,周恩来工作极其繁重,几乎没有时间休息。曾在江西大旅社工作的老工人深情地回忆道:25号房间的灯光,常常是通夜不灭的。拾阶而上,老式建筑楼梯发出清脆的声响,时光倒转到94年前,这里汇聚了当时全国的革命精英。他们中有来自各地的工农运动领导者,也有中国共产党派来参加联席会议的各省代表们,还有部分国民党左派人士。他们在这里商讨斗争策略、交流经验,研究如何开展未来革命工作,整个大旅社都洋溢着火热的革命气氛。四楼是政治宣传人员的活动场所。起义前后,这里热闹非凡,灯火通明,宣传人员常常彻夜写标语、传单。南昌地区的群众代表,也频繁进出、积极配合起义军各项工作。起义胜利后,大旅社便成为革命委员会的办公场所,各种通告、宣言和任职命令都是从这里发出。为什么选择在南昌起义?据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陈列保管科科长刘小花介绍,当时形势危急,如不当机立断,迅速就近起义,共产党所掌握和影响的武装力量就有被瓦解和消灭的危险。南昌城中守敌只有6000余人,起义部队人数两万余人,兵力上占有优势,胜利的把握比较大。而大革命时期的南昌工农运动高涨,是起义的良好基础。当时南昌交通也不便利,只有一条南浔铁路,起义后敌军增援无法及时赶到。八一起义纪念馆陈列大楼里,悬挂着一张南昌起义前我党所掌握和影响的兵力概况表。当时,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所辖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是由共产党人叶挺指挥的,第四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第七十五团是以北伐战争时期的叶挺独立团为骨干编成的,第十师第三十团是为共产党所掌握的,第二十军是由接近共产党的贺龙(在起义后南下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指挥的。在南昌,还有原由朱德指挥的受共产党影响的第五方面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这些部队,是党在大革命时期培植和给予重要影响的正规革命武装的主要部分,也是举行南昌起义的主要军事力量。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南昌城头的枪声骤然响起。在以周恩来为首的前委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部举行起义。天主教堂,南昌起义战斗最为激烈的地点;贡院,南昌起义打得最悲壮的战斗地点;西大街,贺龙指挥部同敌朱培德指挥部隔街对峙;松柏巷,叶挺指挥部队与敌展开拼杀……经过4小时激战,2万余人的南昌起义部队以歼敌3000余人,缴获枪支1万余支、子弹70余万发的辉煌战果宣告胜利。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在逆境中看到了奋起的力量。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了,中国革命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南昌,这座英雄的城市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人民军队的摇篮”。8月1日,也被确定为人民军队的诞生日。南昌起义胜利后,当地老百姓欢呼雀跃,在大街小巷用方言传唱《八一起义》歌谣:“八一大天亮,百姓早起床,昨夜晚机关枪,其格格其格格响啊,它是为哪桩?原来是共产党武装起义,原来是红带兵(注:当年南昌老百姓都亲切地称起义军为“红带兵”)解决国民党……”
“南昌起义的枪声虽已远去,但其所孕育的‘听党指挥、敢为人先、百折不挠、为民奋斗’革命精神是永不磨灭的。”王小玲说,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八一南昌起义的革命精神,对坚定理想信念、继承革命传统、传播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历史的传承仍在不断延续。走入这栋银灰色建筑的人们不会迷失,大旅社旧址前的“一代英豪”群雕,会为他们指引去向历史深处的路径。94年来,他们搏击长夜的智勇无畏和坚定从容,仍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与精神的皈依。2008年1月免费开放至今,已有来自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和部队的党员干部群众2000多万人次,将足迹踏遍这处写满信念与希望的“革命圣地”。他们有的为“打卡”而来:“中国军史第一馆”,我一定要来看看;许多人心怀崇敬而来:我要在军旗升起的地方重温入党誓词;许多人带着思考而来:迎来第一个百年的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这支英雄的人民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红色文化资源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近年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利用丰富的军史资源,探索以阵地教育为主体,主题教育为特色,服务基层为抓手的宣教新模式,不断推进红色文化宣教工作创新发展。“我要当好‘讲述者’,把红色历史立体、有重点地呈现给观众。”讲解员林彦平说,“我们在这里守护精神家园,要让文物、情景‘说话’,用生动的故事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人民军队的军魂。”讲故事的人越来越多。纪念馆有一支志愿服务队,从军事爱好者到可爱的小学生,讲解词他们熟稔在心,并把对于初心使命的感悟带回自己的工作生活中。讲故事的方式也越来越多。2020年8月1日,纪念馆讲解员“变身”主播,通过学习强国和新华网直播带着观众“追寻红色记忆”;纪念馆通过海选征集百人演讲团队,讲述八一故事;“兵娃娃”玩偶公仔、“军事机要”笔记本、“石破天惊第一枪”摆件……文创团队开发“又红又潮”的产品,让红色历史传播拥有新载体。“相对以往围绕‘物’为中心的展览模式,我们逐步向以‘人的教育’为核心的方向转变,让年轻人真正触摸历史,培育新一代红色文化受众。”周甜说。
不忘来时路,奋进新时代。站在大旅社旧址前,仰望头顶碧蓝的天空,我们每个人都能去细细体会自己心中的1927。纪念馆里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纷至沓来,讲解员林彦平再次唱起《八一起义》歌谣,欢快的曲调穿越时空、昭示未来。
|来源:全媒体记者 徐蕾、李珍福 叶飞翔/视频、南昌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