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五年· 发展成就巡礼 | 地理与海洋学院:砥砺前行风正劲 琅函如海筑津梁
中国共产党闽江学院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是在全校师生员工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肩负着凝聚共识、统筹规划、引领发展的重要使命,既要全面总结过去五年学校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也要认真分析新形势新问题,为学校新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谋定方向、擘画蓝图。
为迎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的召开,我们特推出“我们这五年•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报道,力求多维度、立体化地呈现学校近年来事业进步的新面貌,展现新时代闽院人牢记嘱托、笃行奋进的精气神,总结凝练改革发展的好经验。
地负海涵,理通浩瀚。地理与海洋学院自2021年8月成立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走应用型办学之路,遵循“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和“立足福州、面向市场、注重质量、突出应用”的办学宗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坚持主动融入福州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立足福州、面向福建省海洋第二、三产业,培养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海上福州”建设战略所需的海洋产业应用型人才。
党建引航,全面促进学院发展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方向管大局,构建“围绕中心抓党建,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党建工作体系,全面统领学院事业发展。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全院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学校办学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根本遵循,强化党建引领,不断提升学院办学质量和水平。
坚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学院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省市党代会精神、学院“十四五”规划紧密结合起来。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员大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年累计集体学习50余次;创建“求其友声”宣讲团,先后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系列宣讲宣讲活动10余场,覆盖受众超1000余人。
学院领导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坚持以组织建设为基础。2022年地理科学系党支部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成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海洋系党支部获批校级党建工作样板培育创建单位。学院获“光荣在党50年”勋章1人、福州市优秀共产党员1人,获市、校级“两优一先”表彰4人,1名党支部书记微党课获评校级“书记好党课”。强化基层党建“四化”建设,开展“学习·诊断·建设”、“我为师生办实事”等系列活动。团结引导党员教师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进一步延伸党建工作“触手”,实现党建与业务、人才培养与地方服务相融互促的良好局面。以党建带团建,守正创新、五育并举,推动“三全育人”工作,连续两年获“阳光体育先进单位”、“体育道德风尚奖”,第二十一届校运会总锦标第二名、校园健身操比赛二等奖、足球赛第二名、游泳第二名等佳绩。学院团委获评“闽江学院2021-2022学年五四红旗团委”。
科研引路,持续推动学科建设
深耕学术,成效凸显。学院积极鼓励教职工夯实基础,增强本领,稳步推进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学院成立两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164篇,其中一作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6篇、权威论文71篇,获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项、林业学术年会论文一等奖1项,获得第十五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发表学术著作6本;新立项各级各类项目86项,到校经费累计3300万元,新增纵向项目4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省级项目19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纵向到校经费878.1万元;横向项目65项,横向到校经费1380.42万元;获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38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15项,软件著作权3项。获专利成果转化12项,成果转化到校纯收入33.5万元。
建强平台,激发活力。学院持续推进海上福州研究院建设、校内科研平台和校外研究基地建设。我院现建有市厅级以上平台8个(自然资源部东南生态脆弱区监测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福建省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永续利用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与药物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州市海水种殖行业技术创新中心、福州海洋产业技术研究院、福州市海洋生态养殖行业技术创新中心、泉州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创新中心、平潭河长研究院),其中省部级平台4个,2个市级平台(泉州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创新中心、平潭河长研究院),1个省级平台(福州海洋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验收。
聚焦教学,提质增效。学院成立两年以来持续在教学上以匠心精神深耕细耘。我院与厦门大学共同开展的课题项目“海洋思政:学思行的统一”拟获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测绘工程专业入选校第二批工程教育认证培育专业,入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新华网”课程思政资源1门、省新工科教育优秀案例1项,获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4项、校一流本科课程立项1项、校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课程项目立项3项;教学成果及教学改革方面,获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立项5项、产教融合背景下教学方法改革项目立项2项、课程教材建设立项1项;此外,获批校教学应用型本科教学团队1个、校示范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7位教师的第二课堂“金课”通过验收;获奖方面,8人获校本科教学优秀奖,3人获2022届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获福建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1项、福建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级及以下一等奖、正高组二等奖、副高组二等奖各1项、校教师教学竞赛团队特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以及个人二等奖1项,获评校“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课程思政”示范教师各1项。
地海学院师生赴厦门大学走访交流
厚植三创,成果迭出。学院成立两年以来,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获奖39项,其中,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RoboMaster2022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等国家级奖项33项;获得大学生“校长基金”项目38项,获得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省级奖项4项,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8项,在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菌物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18篇。
支部党员指导学生参与“三创”比赛
实践引导,多元助力学生培育
知行合一,社会实践见行见效。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适应社会需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要求,紧紧依托专业优势,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其中,“闽山闽水物化新,美丽乡村绘新篇”的社会实践,通过组织师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观山鉴水,经丘寻壑,辗转多地,凝成4篇调研报告和106幅手绘作品,入选省高校原创文化精品项目,获得各级各类媒体报道62篇,感谢信23篇,在校内成功举办展出,并获得《人民画报》特刊结集出版。此外,学院广泛动员师生深入福州市溪源官村、武夷山市下梅古村、连城县培田村等地进行实地调研,积极探索专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模式和路径。所获宣传报道共计101篇。三年来学院组织横跨3个年级,共52支实践队伍,580多名师生参加实践活动。并积极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助力地方发展。学院成立以来新获批13名个人科技特派员(其中7名省级科技特派员)、2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团队(盛庭科技服务团队、海水生态养殖模式研发和推广团队)。现有31名个人科技特派员(其中20名省级科技特派员)、3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团队,服务范围涵盖连江、罗源、马尾、闽清、闽侯、永泰、东山、政和、周宁、屏南、涵江等县区。新建实践基地11个 。
与罗源县鉴江镇共建社会实践基地
求真向善,志愿服务笃志笃行。深入打造"1+X"志愿服务育人模式,以服务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和福州市“海上福州”、“数字福州”的人文、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依托资源与环境一流学科建设平台优势,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海洋生态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学探索,侧重开展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承、水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卫星定位技术的开发与利用、碳中和等系列科学研究,重点开展乡村土地规划与利用、渔业振兴、无人机航拍与测绘、“蓝星生物治水”等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设立书峰乡、下党乡等20余个实践基地。获得2021年福建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福建省河小禹暑期社会时间双百大赛“最具影响力实事”、“优秀画画作品”,福州市首届最佳青年志愿项目奖,福州市志愿服务相关先进个人3项,闽江学院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2项等。
“小蓝星”志愿服务队大合照
多措并举,产学协同互联互通。学院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对接市场,协同育人,实现产学研融合。通过与各地方自然资源规划部门、城乡规划设计院、基础教育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建教学团队,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培养面向新市场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学院成立以来,与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福州市勘测院、泉州市水利局、福建省渔业资源监测中心、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亮洁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福建珊瑚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中节能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中科深源科技有限公司等17家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外实践基地,与23家企事业单位达成合作,合同经费达577万元;完成技术成果转化9项。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国家海洋三所、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等高校与科研机构建立项目合作关系。
访企拓岗
征程万里风正劲,琅函如海筑津梁。继往开来,地理与海洋学院将始终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和发扬成绩与经验,勇于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凝心聚力,砥砺奋进,不断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地理文化节展览
参观“闽山闽水物华新”展览合照
历史文章
我们这五年·发展成就巡礼丨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聚合无间 催化无限
我们这五年•发展成就巡礼| 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软件学院):戮力同心促发展 奋楫扬帆向未来
我们这五年•发展成就巡礼︱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党建引领促发展 “艺工结合”育英才
我们这五年·发展成就巡礼丨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铭记厚爱感恩奋进 不负嘱托勇毅前行
责任编辑 | 李晓滨
图文来源 | 地海学院
本期编辑 | 全媒体中心 刘帆